新華社昆明6月27日電 題:讓生活更上層樓——滇西邊境山區探訪記
新華社記者楊靜
在我國滇西邊境山區,生活着25個世居少數民族。得益于精準脫貧,當地群衆生活水平得到提升,産業布局逐步完善。在鄉村振興的新征程中,雲南各級幫扶力量持續彙聚,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各項措施精準發力,努力讓群衆生活水平更上一層樓。
美化環境
走進維西傈僳族自治縣保和鎮拉河柱村,村内道路幹淨整潔、村民家庭院裡的鮮花盛開……
“大家都在注重環境衛生,要是落後臉上就挂不住了。”傈僳族群衆李自忠在收拾庭院,他說,自村裡推行“駿馬旗”和“蝸牛旗”評比後,大家都羞于懸挂代表髒亂差的“蝸牛旗”,努力搞好家庭衛生,種花草美化環境。
雲南西盟縣勐梭鎮班母村群衆正在澆灌“微菜園”。(受訪對象供圖)
在西盟佤族自治縣勐梭鎮班母村十四組,村民二妹家門口的“微菜園”郁郁蔥蔥。二妹說,過去這是一片空地,現在“微菜園”基本能滿足日常蔬菜需求。這是班母村探索把庭院經濟發展與鄉村環境整治結合的辦法,拓寬了增收渠道,也美化環境。
過去滇西邊境山區人居衛生環境較差。在幫扶幹部的參與和指導下,當地開始改善人居環境,并通過美麗鄉村建設讓邊境山村發展起鄉村旅遊。
雲南維西縣塔城鎮松贊塔城酒店負責人古麗英在操作電腦。(新華社記者楊靜攝)
在維西縣塔城鎮啟别村,一棟具有藏式特點的酒店格外引人注目,店内員工在各自崗位忙着,準備迎接暑期遊客。在松贊塔城酒店工作了11年的古麗英,如今是酒店店長。
雲南維西縣塔城鎮松贊塔城酒店負責人古麗英在整理餐桌。(新華社記者楊靜攝)
“環境優美的村莊、獨特的民族風俗,吸引着遊客來打卡。”古麗英說,以前村民主要靠種植和養殖,随着不斷提升人居環境、挖掘傳統文化,人們開始發展民宿旅遊,并提供定制化的旅遊服務。“遊客可以推窗見景,我們也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古麗英說,店裡20多名員工都是本地人,平均月工資超過3000元,還帶動生态種植養殖和石磨豆腐等行業發展。
鼓起腰包
在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勐撒鎮翁達村撒馬壩搬遷安置點,36歲的脫貧群衆董傑正忙着編制藤篾鼓凳,這是當地傳統手工藝産品,每年為他家帶來5萬餘元收入。但在搬遷前,他編制的凳子多是自家用,沒有銷售市場。
“老手藝有了新市場。”董傑說,村裡成立了專業合作社,在教授編制技藝的同時,對藤篾鼓凳進行統一銷售。現在一個藤篾鼓凳能賣到200元。
雲南耿馬縣勐撒鎮翁達村黨總支書記俸紹春指導群衆編制藤蔑鼓凳。(受訪對象供圖)
翁達村黨總支書記俸紹春介紹,他們建立“支部 合作社 基地 農戶”的産業模式,創建民族産業示範戶,輻射帶動約100戶群衆編制藤篾鼓凳。
為支持滇西邊境山區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雲南統籌出台了脫貧地區特色産業可持續發展實施意見,明确要求脫貧縣不低于50%的财政整合涉農資金用于産業發展。維西縣、綠春縣、南澗縣等被列為重點幫扶縣“一縣一業”示範創建,每縣每年給予3000萬元的支持,并推動各類新型經營主體與有産業發展條件和意願的脫貧戶建立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投入專項資金幫助滇西邊境山區群衆實現轉移就業。
今年初,為幫助滇西邊境山區脫貧群衆實現穩定就業,各地采取措施,強化就業信息發布、“點對點”開通出家門進廠門的專車等,不斷提升脫貧群衆就業率和就業水平。今年一季度數據顯示,雲南脫貧縣農村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1500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24元;人均經營淨收入1333元,比上年同期增加98元。
聚力振興
祥雲縣劉廠鎮大波那社區的脫貧戶宋新華去年面臨就業難題,在雲南“政府救助平台”上申請找工作服務後,社區幹部當天就推送了15個工作崗位。“我想就近找個工作,方便照顧母親。”在劉廠鎮人社幹部當日跟蹤回訪時,宋新華表示工作崗位太遠,他無法接受。當地幹部将回訪的情況向縣人社部門反映後,推薦其在村級保潔員崗位就業,最終實現穩定就業。
雲南西盟縣力所鄉圖地村群衆在文化廣場參加活動。(西盟縣委宣傳部供圖)
邁向鄉村振興新征程上,健強的基層黨組織、沖鋒在前的黨員幹部為滇西邊境山區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雲南省鄉村振興局負責人表示,在實施防返貧監測機制過程中,他們強化了基層幹部的執行力,及早發現風險、識别風險、消除風險,在落實具體工作中,也提升了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力、凝聚力。
在耿馬縣孟定鎮大水井村,南方電網雲南臨滄耿馬供電局負責人正摸排村裡的供電情況,對電壓情況、電力線路走向、涉電公共安全隐患等進行全面整改,确保鄉村建設發展的能源支持。
耿馬縣委組織部部長王文虎介紹,他們充分發揮黨員幹部熟鄉情、有情懷、懂知識的優勢,動員在外公職人員和社會力量回鄉聚智聚力,協力幫助群衆生活更上一層樓,推動美麗鄉村建設邁上新台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