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仕倫是貴州遵義市餘慶縣農村電影放映員,從風華正茂到兩鬓斑白,他走遍餘慶縣的每一個村寨,用43年的光陰為村民們搭建起了一個精彩的光影世界。
為滿足村民需求
他翻山越嶺43年放映電影
傍晚,太陽的餘晖尚在,熱氣也未散盡,遵義餘慶縣白泥鎮魁龍村的一塊空地上,農村電影放映員黎仕倫和同事用竹竿架起了一塊四米長三米寬的白色幕布。白色幕布上,光影逐漸勾勒出一個精彩世界,擡着凳子的村民三三兩兩聚集到幕布前。
這樣的工作,黎仕倫已經幹了43年。
△黎仕倫正在架電影幕布
1978年,18歲的黎仕倫被分到貴州遵義市餘慶縣敖溪區電影放映隊。回想自己放的第一場電影,他仍曆曆在目。“當時放的是《紅岩》《地道戰》兩部影片,現場有幾百人看。”
一部放映機,兩部影片,音箱、銀幕,總重量超過300斤,有時候遇上停電還要帶上100多斤的發電機。帶着這些家當,黎仕倫和同事翻山越嶺,每走到一個村寨,村民們總是以貴客相待,把家中最好的房間讓給他們住,把攢着準備趕場的雞蛋省給他們吃。
但黎仕倫明白,村民們對自己和同事的好,是因為他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望。從此,在餘慶縣的各個村組裡,總能看到黎仕倫的身影。
△與黎仕倫相伴的放映機
公司陷入經營困難
不認命的他帶領員工扭虧為盈
為了放好電影,1986年,黎仕倫考取了貴州省電影放映技術學校,學習電影技術專業。等到三年學成後,他卻發現自己心中的“電影世界”有些變了。
随着電視機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普及,農村的露天電影看的人越來越少。1996年,黎仕倫所在的電影發行放映公司陷入經營困難:公司賬上隻剩下19.79元,還欠着800元的片租債務。
一邊利用縣城電影院的空置房屋建起宵夜市場,一邊主動聯系教育、工會等相關部門把愛國主義教育影片放起來……黎仕倫帶着公司20多名職工闖出一條路,讓電影發行放映公司扭虧為盈。
△村民觀看露天電影
後來,黎仕倫從放映公司領導崗位上退了下來,又成了一名普通的電影放映員。
“哪怕有一個人看
我也要堅持放下去”
2006年,全國啟動農村公益性電影放映工作,年近半百的黎仕倫把這個擔子接了下來,成立了餘慶縣農村電影放映隊,每年都要在全縣放映農村公益性電影700多場。
“我對電影好像是一種感情的投入,覺得丢掉是一種損失。”黎仕倫說。
放電影久了,黎仕倫和各個村寨的村民們也熟絡起來。不少人和他說想發展産業,但又苦于沒有技術。于是,黎仕倫精挑細選了一批科教影片,這個村寨種茶葉,就放映《如何種植綠色有機茶》;那個村寨種水稻,就放映《水稻常見病蟲害防治》。不少村民從這些影片中受益。
43年間,黎仕倫放了近四萬場電影,從“小黎”變成了“老黎”。
已經61歲的老黎剛從單位辦了退休手續,但是他說,屬于老黎和大山的光影世界還将繼續。“雖然我們這個露天電影和電影院有差别,但我們這裡有青山綠水,有老百姓的笑臉笑聲,我就感到心裡挺舒服的。哪怕有一個人看,我也要堅持放下去。”
▌本文來源:中國之聲人物專欄《你的樣子》
記者丨貴州台 黃靜 佟文玲 餘慶台 李甯
來源: 中央廣電總台中國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