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上海市第八次少代會上,一份關于“限制作業搜索軟件”的提案入選少代會十佳提案。此外,還有不少少代表關注改進網絡搜題APP。搜題APP為何如此引人關注?“00後”少代表們的提案為什麼引起強烈反響?
作業一搜全都會前不久,吉林省長春市的孫女士驚訝地發現,讀六年級的女兒竟然在用手機鏡頭掃描作業本,滑動幾下後,邊看着屏幕,邊筆走如飛。
“我還以為她偷着玩遊戲,結果是在那兒‘抄’作業!”
這種家長視為“抄”作業的工具統稱“搜題APP”,手機應用市場上有很多。
遇到不會的題,拍照上傳、語音提問、在線一對一解答(需付費),APP會迅速匹配相關的題目、解題過程和答案。
輸入作文題目,立馬出來各種水準的範文,英語作文也有
付費即可在線向注冊“老師”提問
計算器可以開根号、解方程
對于搜題APP,老師和家長視之為“洪水猛獸”:“不思考就看答案,這跟抄作業有什麼區别?”
習慣使用的學生們卻說:“不會的題又不能空着不寫,看答案、提高效率,有錯嗎?”
搜題APP該不該用?怎麼用?前不久,幾名中學生想自己調查,解答這個問題。
“00後”們自發提案在上海市少代會前夕,來自不同中學的少代表們不約而同地發現一個“怪”現象——
青浦區尚美中學七(5)班的蔣辰玥說:“平時收作業發現,同學們的作業交得快、寫得好。可是一到考試成績公布,發現大家做錯的題都不少。難道他們平時抄作業?但我觀察了,并沒有這種現象啊!”
奉賢區塘外中學八(1)班的唐莺是班長,也很敏銳地觀察到同學們“作業做得好,考試錯得多”這一現象。她和同學們一交流才發現:不少人“依賴”搜題APP做作業,“包括成績還不錯的同學”。作業本上的答案很完美,考試的時候就“露餡兒”了。
為了進一步了解同學們對這類APP的使用情況,少代表們在各自的學校,對不同年級的同學發放問卷。
塘外中學關于“運用網絡搜題方式進行自主學習”的調查問卷
來自三所不同中學的少代表,通過統計問卷得出共同的結論:半數以上的同學知道并使用此類APP;在使用此類APP的同學中,隻有極少數的同學實在無法獨立完成題目時,參考APP的答案;大部分的同學還是傾向于認為:這是能幫助自己快速完成作業的工具。
此外,少代表們還發現:這些搜題APP本身也存在不少問題,比如,植入的廣告類型無法監控、“一對一”問答花費不菲且“老師”資質審核不完善、有些題目的答案甚至是錯誤的……
蔣辰玥說:“我早就從同學們那裡聽過這樣的APP,手機裡也下載了,但不經常使用。偶爾會用它的‘同步練習’模塊做做題、背背定義。”同時,少代表們都明确地表示“依賴搜題APP寫作業是‘壞’毛病,得改”。
圍繞搜題APP的使用,少代表們根據調查結果,把意見建議寫進提案上交:塘外中學《關于“運用網絡搜題方式進行自主學習”的提案》、尚美中學《關于有效使用“作業幫”的改革建議提案》、徐彙區五十四中學《關于“作業幫”等輔助軟件拍題秒出答案功能的提案》。
搜題APP:戒掉還是放行?有人說,既然搜題APP讓學生學會偷懶、走捷徑,不如幹脆強制下線,學生不允許安裝、注冊。
可是同學們抱怨道:“遇到不會做的題目,我倒是想問爸爸媽媽啊!但他們總是忙着看手機,或者他們也不會做,最終不還是上網查?”
課程難度增加、父母無法輔導、“初心”是為學習但不知不覺就有了依賴性……這些都是部分學生們過度依賴搜題軟件的原因。
在提案中,“00後”少代表們提出了一些解決辦法——
“對軟件的使用權做‘限制’。題目不直接顯示答案,隻給出解題思路。”(蔣辰玥)
“老師們可以錄制難題解析視頻,上傳到校園APP,為同學們提供解題思路。各中隊也可以成立‘學習小組’,設置學習小組制度,在課間、放學後進行共同學習。”(唐莺)
“我認為,APP應該限制查題數量,比如每天10道題以内,防止同學們利用它‘抄作業’。”(五十四中學 劉嘉慧)
目前,已有搜題APP針對有輔導學生課業需求的家長推出“家長版”,給家長使用,把搜索題目答案的“任務”移交到家長手裡,再由家長和學生共同學習。
結合“小代表們”的發現和思考,記者認為:1.搜題APP讓學生跳過思考過程,直接得到答案,看似提高作作業的效率,實際會導緻口算、拼寫等基本功的缺失,“隻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2.如果這類搜題APP中部分功能可以啟發學生思考、助力自主學習,大可充分利用,不必“一刀切”。
如今,搜題軟件需求“火爆”,也反映了學生對知識解答的迫切需求,這一需求需要老師、家長合力關注、解決。作為學生,就像塘外中學大隊輔導員顧蓓老師所說,“要記得使用軟件的‘初心’是什麼,是幫助自己學習解題思路,還是隻為偷懶?”(本報記者/王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