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
據史料:“清明”最早隻是一種節氣的名稱。
據《曆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也就是說,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之說。由此證明,清明在早期是由農耕而來的節氣名稱,而非民俗節日。
事實上,在我國兩千多年的曆史中,擔任以“祭祀”為主題的節日,并非“清明節”。
寒食節
源自春秋時期的山西,是“清明節”的前一天。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曆史,曾被稱為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
據《後漢書》,春秋時,晉國公子重耳為躲避禍亂而流亡他國長達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終追随左右、不離不棄;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勵精圖治,成為一代名君“晉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祿,與母親歸隐綿山,晉文公為了迫其出山相見而下令放火燒山,介子推堅決不出山、最終被火焚而死。晉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綿山,修祠立廟,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難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寒食節”由此而來。
在“寒食節”,全國禁煙火,隻吃冷食,以示紀念介子推。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秋千、蹴鞠、牽勾、鬥雞等風俗,寒食節成為中國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民俗節日。
寒食節和“清明”的融合
唐玄宗時,朝廷曾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間掃墓的風俗固定在清明節前的寒食節,由于寒食與清明在時間上緊密相連,寒食節俗很早就與清明發生關聯,掃墓也由寒食順延到了清明。到清代,寒食節流行的一些項目已不再普及,而民間掃墓與官家祭壇及皇家祭陵成為節日的活動主項目。不過“寒食節”所包含的人們對忠誠、廉潔、政治清明的贊許,流傳至今。
寒食節在我省有“蒸寒燕”的民俗,即用面粉捏成大拇指一般大的飛燕、鳴禽及走獸、瓜果、花卉等等,蒸熟後着色,插在酸棗樹的針刺上面,裝點室内,也作為禮品送人。在晉南地區民間還有吃涼粉、涼面、涼糕等的習慣,而晉北地區則習慣以炒奇(即将糕面或白面蒸熟後切成骰子般大小的方塊,曬幹後用土炒黃)作為寒食日的食品。此外,在一些山區這一天全家吃炒面(即将五谷雜糧炒熟,拌以各類幹果脯,磨成面)。
寒食節發源地—綿山
如果您對這段曆史感興趣的話,可以到當年的寒食節的發源地——介休綿山風景名勝區旅遊踏青,緬懷先人。
綿山風景名勝區,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山西省重點風景名勝區。綿山風景名勝區跨介休、靈石、沁源三市縣地界,最高海拔2560米,是太嶽山的一條支脈。因當年介子推攜母隐居被焚在山上,所以綿山又名介山。
綿山風景名勝區的仿古建築群風格多樣,從建築的角度來剖析,綿山仿古建築既取之先代建築之長,又加上設計者和建設者的現代創意,集華夏古今之精華,構成了現代仿古建築物的獨特風格。景區共有14個大景點,360餘個小景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