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新街口地區地下空間詳細規劃》近日獲評“2021年度南京市優秀城鄉規劃設計評選”一等獎作品。百年新街口老城中心規劃以“挖潛提升”為主要思路,拟建設成國内地下空間叠代更新示範區、南京老城最大地下城,新建29個出入口。11月2日,網友調侃:管你地上地下,大圓盤見。
新街口的大圓盤可謂是南京地下地标,隻要到了大圓盤,總能找到前方的路,它也成為約會“碰頭”首選地,如今這個大圓盤将進一步“增肥”。
新街口的大圓盤可謂是南京地下地标,隻要到了大圓盤,總能找到前方的路,它也成為約會“碰頭”首選地,如今這個大圓盤将進一步“增肥”。
新街口地區将優化串聯交通流線,構建層次分明、高度網絡化的步行系統,在現狀45個人行出入口的基礎上,地下空間将新增29個地面出入口,其中6個與公交站點和出租車停靠點無縫接駁。
機動車停車位。
新街口核心區現有約31個地下停車庫、約57個地下出入口。為減少中心區車行出入與人行活動交織帶來的安全隐患,規劃增加地下停車庫相互之間的連接通道和地下機動車通道的預控,整合現有地下停車庫出入口,減少地面機動車出入口,又形成互聯共享的停車空間,提高停車效率。
促互聯互通,抓住更新機遇“再發展”
新街口四個區域之間主要依靠新街口站相互連接,大緻形成“T”型連通骨架,從示意圖可以看出,除中山南路東西方向外,其他區域之間的互聯互通有待改善。未來,随着南京北站到祿口機場的規劃軌道交通18号快線“提上日程”,該線路将在新街口東部設地下站,推動“新街口”中心向東“再發展”。
“T”型連通骨架示意
運營、使用10餘年,新街口地下空間部分環境和設施已顯陳舊,地下連通空間與局部人流快速增長矛盾顯現,公共休閑空間和服務設施缺乏,空間品質與服務水平都需要再提升。
同時,新街口地下空間有極大開發潛力。目前核心區地下與地上建築面積達到1:6,遠低于同類中心區地下空間開發比例,現狀功能以停車為主,首層公共服務功能僅占32%,且以餐飲和小商品銷售為主。
空間叠代,打造南京老城最大地下城
南京鼓勵地下公共設施規模化、多元化、一體化、高強度開發,建立暢達舒适的地下公共步行系統,形成網絡化的地下城。《南京市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總體規劃(2015-2030)》将新街口-鼓樓中心、南站-紅花機場中心、河西中心、江北中心列入一級重點公共空間布局。
新街口地區軌道交通及站點情況
為挖潛用地、高效複合利用地下空間,南京鼓勵利用城市道路和綠地廣場等地下空間,新街口地區将加強德基三期、蘇甯新華社地塊、東鐵管巷等近期更新改造地塊的地下空間建設,并對遠期管家橋、遊府西街、石鼓路周邊老舊住區等可更新地塊進行預控,推進金鷹、艾尚天地等關鍵地塊首層使用功能的公共化。
新街口将整合街坊内部通道,構建“小四環”互聯互通公共環道。西北區域新增延安路地下通道,串聯金陵飯店與德基廣場地下空間;東北區域利用軌道交通2号線站廳,串聯德基三期與蘇甯新華社地塊地下空間,遠期東延與洪武路過街通道相連至18号快線站;東南區域打通萊迪廣場與蘇甯新華社地塊地下通道,與18号快線站聯通,實現軌道交通2号線與18号快線的換乘;西南區域依托東鐵管巷項目地下空間,串聯金鷹商場,并與軌道交通1号線1号口相連。
探索老城中心區地下空間“微更新”方法
本次規劃從“不大拆大建,一邊使用、一邊更新”出發,減少“T”型公共通道上的商鋪,增加安全疏散和交通空間,設置公共活動和休憩空間。同時增加醫療急救、母嬰服務、無障礙服務等人性化配套設施,提高整體地下空間活動體驗舒适感。
針對新街口歸屬三區、各區分治現狀,規劃提出建立三區綜合管理機構的建議,研究明确首層地下停車空間功能置換實施路徑,提出地下空間确權建議和建設地下互通互聯通道的獎勵政策等措施。
目前,三區綜合管理辦公室已成立,統籌新街口地區地下空間的建設,其中新街口地鐵站中心圓盤商業設施已撤除、标識系統已更換,德基通道增加無障礙通道。
江蘇社保卡将實現文旅一卡通用,買景點門票、圖書館借書都可以刷卡了11月2日,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文化和旅遊廳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暨社會保障卡文旅“一卡通”部署視頻會,全面推進社保卡在文旅方面的廣泛應用和同城待遇。這就意味着,今後參保人在江蘇省内買景點門票、到圖書館借書都可以刷社保卡了。
社保卡是政府民生服務的重要載體,是全國唯一一張既具有身份憑證功能,又具備金融功能的保障卡。截至目前,江蘇社保卡累計發行9168.02萬張,電子社保卡簽發4423.8萬張。參保人員憑借社保卡可以辦理參保登記、失業登記、賬戶查詢、待遇申領等各類人社服務,也可以用來領取養老金、失業金、工傷津貼和就業補貼等待遇,還可以用來看病買藥。目前全國都在推動建立以社保卡為載體的“一卡通”服務模式,可以憑卡乘公交、借圖書、逛公園、進博物館,實現智慧城市“一卡通”。
按照雙方協議,江蘇文旅部門将全面推進全省文旅場所核驗環境改造,做好憑身份證、社保卡等入園、入館的各項工作。在全省4A級以上旅遊景區、市級以上公共文化場館建設一卡通通道,實現社保卡在旅遊景區購(換)票入園、公共文化場館預約參觀、圖書借閱等方面的通認通用,進而實現全省範圍社保卡文旅一卡通用、一碼暢遊和同城待遇。
依托人社一體化信息平台,在全省打造15分鐘社保卡公共服務圈,方便群衆及時辦卡,及時提供文旅信息等公共服務。提升電子社保卡多碼融合能力。推動平台應用對接、數據共享、創新發展,支持和鼓勵各級人社、文旅部門共同創新社保卡居民服務一卡通應用,合力打造社保卡文旅方面優質品牌。
協調推進社保卡文旅方面跨省應用,加強與長三角地區及全國其他省份一卡通平台的數據對接共享。支持各級文旅部門、文旅企業打造文旅惠民服務項目,盡早實現由省内到長三角範圍的社保卡文旅方面跨省應用和同城待遇。
江蘇省人社廳廳長戴元湖介紹,人社部門将創新社會保障卡“一卡通”的應用,加強和深化與文旅部門的戰略合作,進一步擴大文化旅遊在民生保障領域的合作範圍和實踐成果,全面推進全業務用卡工作,更好發揮社保卡在民生領域重要載體作用,為長三角和全國廣大群衆在江蘇文旅領域提供更加優質的公共服務。
江蘇省文旅廳廳長楊志純表示,江蘇文旅資源豐富,文旅創建走在全國前列,創新推進社保卡文旅“一卡通”符合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文旅發展新需求新特點。社保卡文旅“一卡通”重在賦能,江蘇将推動數據互聯互通,将文旅領域的各類卡功能加載到社保卡,“一卡打包”省内文旅資源,給卡包“瘦身”,給群衆便利。同時依托社保卡各項功能,開發深度應用産品,拓展智能化、定制化文旅消費,推廣持卡消費優惠,進一步激發人們文旅消費意願,讓客流“動”起來,讓人氣“聚”起來,讓市場“火”起來。
來源:交彙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