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來了,共享雨傘卻迎來春天。在共享經濟一地雞毛的情況下,本以為“以賣傘為最終目的”的共享雨傘項目早已涼涼,結果阿裡旗下的螞蟻金服出手,扔了億元進來,共享雨傘再次高調回歸大衆視線。
近日,深圳市漂流傘科技有限公司宣布獲得螞蟻金服近億元戰略投資,此筆投資将用于企業規模的加速擴張及團隊升級。漂流傘搭上支付寶,無疑是一個正确的選擇。
因為支付寶的芝麻信用可以充當漂流傘的押金,降低用戶持傘不還的概率。同時,支付寶還可以是漂流傘的入口,用戶不需要下載任何APP,打開支付寶的掃一掃就能借傘還傘,提高用戶的使用率。反過來對支付寶而言,投資漂流傘可以豐富自己的生活場景,增加用戶的打開率,提高粘性。
而從漂流傘的模式來看,在螞蟻金服的助力下,會打開更大的局面。自創立以來,漂流傘便堅持低成本運營,一方面把傘、傘桶的成本壓縮到最低。據官方介紹,一把具有防曬塗層、晴雨兩用的漂流傘成本在10元左右,一個裝有智能鎖的傘桶的成本在1000元以内,是行業均價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
另一方面,在落地場景方面,漂流傘主要集中在CBD、商超、校園、地鐵站等人流較多的地方。而漂流傘避免像智能售貨機一樣按點位收費,選擇與行業品牌方合作,如銀泰、碧桂園、錦江之星等,其創始人表示:在合作的基礎上,漂流傘可以免費使用場地,成本大大降低。
漂流傘通過多場景落地,刺激用戶的使用率。但是,用戶的使用費(1小時1元),并不是漂流傘的主要盈利來源。與百度一樣,漂流傘靠廣告賺錢。衆所周知,傘本身就是廣告很好的載體,漂流傘采用“商戶先行”策略,先和合作方談好廣告合作,知道市場規模後,再進行傘具、傘桶的生産。因此,對于漂流傘而言,隻要拿下足夠多的商務合作,盈利便不在話下。
當然,這個前提是,漂流傘需要有一定的規模,才會吸引廣告商。所以,漂流傘目前的重心還是以擴張為主。據悉,漂流傘已經開拓了深圳、廣州、上海、海口等10多個城市,擁有借還傘點2萬餘個,傘具超30萬把,目标是截止2019年底,網點規模超10萬個,加速在50個城市擴張。為達到此目标,漂流傘還啟動了城市合夥人計劃,希望他們不會成為炮灰。
雖然雨傘不是剛需商品,但這對漂流傘來說不重要,隻要把規模做大了,就會有源源不斷的廣告商掏錢。至于此模式能否長久運行下去,主要看廣告商是否考慮廣告效益,畢竟雨傘使用率太低了。
總而言之,共享雨傘比共享充電寶的盈利模式更清晰,就算天天不下雨,也很可能會狠賺一波。但漂流傘未來命運如何,現在尚不好說,咱們且走且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