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人說:世間最可怕的人,不是小人,也不是壞人,而是無明之人。
人若無明,内心就會混沌無光。
走好人生道路,需要“三明”:先見之明、自知之明、知人之明。
- 1
- 自知之明,是修養
三國時有個“狂夫”,名叫祢衡。
祢衡第一次面見曹操,就擊鼓大罵曹操。
還嘲諷别人皆是衣架、飯囊、酒桶、肉袋。
把曹營中的武将、謀士,通通貶得一文不值。
唯獨誇自己是“天文地理,無一不通;三教九流,無所不曉”。
這樣的人,一無自知之明,二無謙恭之态。
怎麼可能給他人留下好感,又有誰會重用他呢?
後來,祢衡因為言語沖突被人殺害,年僅二十六歲。
鬼谷子說:“知之始己,自知而後知人也。”
想要認識世界、了解他人,就必須先從認識自己開始。
人這一生,就是一個不斷認識自己的過程。
沒有人生來就有自知之明,總要狠狠栽幾個跟頭,才能找到屬于自己的路。
沒有自知之明的人,拎不清自己到底有幾斤幾兩。
容易被别人客套的稱贊所迷惑,别人誇得越多,他就越膨脹。
漫漫人生路上,阻礙我們前行的,往往不是别人,而是愚昧的自己。
自卑與自負,就像一對孿生兄弟,都可能會成為我們人生路上的絆腳石。
要有自知之明,既不能把自己看的太高,
也不能把自己看得太低。
知道自己能幹什麼,更知道自己該幹什麼,然後腳踏實地去努力。
2
知人之明,是智慧
俗話說得好:人心隔肚皮。
人心就像是隔皮猜瓜,難知好壞。
短期交往看脾氣,長期交往看德行,一生交往看人品。
結交的人,一定要認真選擇。
蘇轼一生交友無數,很有知人之明。
某日,蘇轼與章悖結伴遊山玩水。
途徑一處山澗,兩側巨石林立,山下激流翻湧。
中間搭着一塊木闆,充當“橋梁”。
蘇轼不願以身犯險,便停住了腳步;
章悖卻抓住一條枯藤,蕩到對岸巨石上,寫下“蘇轼章悖遊此”六字。
蘇轼慨歎道:“這位老兄,将來定會殺人不眨眼。”
旁人問他為什麼,蘇轼說:“不愛惜自己性命的人,自然也不會把别人的性命當回事。”
果然,章悖拜相後,便把老友蘇轼下獄流放。
與人交往,是我們每個人一生修行的功課。
蘇轼曾說“欲立非常之功者,必有知人之明。”
世事複雜,人心難測。
人有七情六欲,自然也會有内心的陰暗面。
學會識破這種陰暗,才能更好的保護自己。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這是我們的處世原則。
3
先見之明,是格局
吳起曾是魏國的謀士,得知有奸臣在魏王面前誣告他。
沒等魏王傳喚,吳起就倉皇投奔楚國。
别人問他說:“君王并未降罪,您為什麼要棄官逃跑呢?”
吳起答道:“唯有君王親賢臣遠小人,才能成就霸業;
如今,君王聽了讒言,魏國從此就要衰弱了。”
不久,魏國果然被秦國吞并,這正是吳起所預見到的結局。
俗話說得好:“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一個人如果沒有長遠的打算,那麼憂患一定近在眼前。
人生不能走一步看一步,眼光要放長遠。
目光短淺的人,前路必定坎坷。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要有先見之明。
先見之明,來自長久生活經驗的積累。
《道德經》中叫“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
事情尚未發生的時候,局勢才是最好掌控的。
要未雨綢缪,就是在别人淋雨的時候,你手上帶着傘。
事情尚未發生之前,就讓它朝着對自己有利的一面轉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