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運濤
清明節不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嗎,為何會有掃墓祭祖的習俗?最初掃墓是在哪個節日,為什麼會發生轉移?與清明節最近的是哪個傳統節日?《西遊記》中,在陷空山無底洞,逼着唐僧和自己成親的金鼻白毛老鼠精是如何用清明節習俗騙唐僧的?古代的清明節又是情人節?古代的清明節放假幾天?
清明上河圖中的紙馬店鋪
清明節掃墓祭祖習俗的形成
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節的命名與氣候有關,《淮南子·天文訓》曰: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從這一天開始,清爽明淨之風吹來了。清明節一開始隻是一種根據氣象變化而産生的指導農業生産的節氣,但後來,掃墓祭祖的習俗也逐漸轉移到了這一天。
掃墓,事死如事生,這與中國特殊的祖先崇拜有關。中國很早就進入了農耕文明人們定居某一地世世代代生活在一個地方,死了就葬在那裡,這很容易發展出“祖先崇拜”。中國的祖先崇拜是和神靈崇拜合一的,祖先就是神,或者半神半人,人與神的界限并未判若鴻溝,所以人們認為需要像對待活人一樣對待自己的祖先,祭祀就是活人與祖先交流的重要方式。最初人們祭祀祖先都是在廟裡,不起墳墓,《禮記》曰:“古也墓而不墳。”大約到了戰國,開始興起墳墓作為祭祀的依托。
雖然掃墓祭祖習俗從戰國開始就一直延續着,但最初并沒有固定在哪一天舉行。大約到了漢代,逐漸形成了在三月三進行祭祀的習俗。為何會是這一天呢?三月三上巳節,先秦時期就有了,其主要習俗是祓禊,即人們到水邊洗濯去垢,消除不祥。到了漢代,民間漸漸生發出許多新故事,如傳說某戶人家恰好三月初生了三個女兒,結果在三日俱亡,于是民間就在三月三“祓禊”的習俗上又加入了“招魂續魄”的習俗。
《荊楚歲時記》引《韓詩》注曰:“今三月桃花水下,以招魂續魄,祓除歲穢。”招魂續魄與祭祀祖先、求祖先保佑相似,于是掃墓祭祖漸漸固定在了三月三。
三月三離寒食節很近。寒食節也是傳統的一大節日,到了魏晉時期,尤其是司馬氏的兩晉,寒食節在衆多節日中地位甚高。寒食節據說是春秋時期晉文公為了紀念大臣介子推而設立的,司馬氏因為自己的“晉”與春秋時期的晉國國号相同所以特别重視這一節日,寒食節因而得到了廣泛的推廣,在民間形成了極大的信仰基礎。再加上魏晉南北朝世家大族極力推崇孝道,于是掃墓祭祖的習俗就漸漸從三月三轉移到了寒食節。
雖然晉代以後,民間有了寒食節掃墓的習俗,但得到官方明确的認可,還要到唐代。《舊唐書》記載:“開元二十年,寒食上墓,《禮經》無文,近代相傳,浸以成俗,宜許上墓同拜掃禮。”官方的認可是一方面,具體的實行又是另一回事。由于寒食節有禁火習俗。與唐宋興起的另一個習俗——祭祀要燒紙錢相沖突掃墓祭祖的固定日子就又不得不再次轉移。
唐代白居易《寒食野望吟》曰:“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累累春草綠。”題目中有“寒食”,但詩中又提到“清明”,寒食節禁火,燒紙不方便,而寒食與清明離得很近,所以人們就往往選擇在清明去墓祭。
北宋《東京夢華錄》記載:“寒食第三節,即清明日矣,凡新墳皆用此日拜掃。”南宋高菊卿《清明》曰:“南北山頭多慕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明代以後,寒食節開始消亡,掃墓祭祖名正言順地成了清明節的習俗。
明清小說中,常常提及清明節掃墓祭祖。《西遊記》第八十回金鼻白毛老鼠精變成一個女子,騙唐僧說自己在荒郊野外的原因是清明和家人來掃墓,遇到了強盜。“時遇清明,邀請諸親及本家老小拜掃先茔,一行轎馬,都到了荒郊野外,至茔前,擺開祭禮,剛燒化紙馬,隻聞得鑼鳴鼓響,跑出一夥強人,持刀弄杖,喊殺前來,慌得我們魂飛魄散……”唐僧上當,認為她是良家婦女,後被其捉到了陷空山無底洞,逼着成親。
清明節掃墓祭祖與踏青合二為一
古人認為墳墓是逝者的居所,是逝者與活人交流的一個場所,所以清明這一天,為了表達對祖先的尊敬要将逝者的“房子”修繕一番、培添新土、清除雜草,要給逝者供祭食品、燒紙錢、燒紙馬,叩頭行禮祭拜一番,這就是掃墓。清明節可以說是一個人與鬼神打交道的日子,又因為墳墓多在郊外,人們需要出遊,于是在一些文學作品中,常出現清明節出遊,人與鬼或妖相遇的故事,如《西山一窟鬼》《洛陽三怪記》《西湖三塔記》等宋元話本小說中都有這樣的情節。
明代《白娘子永鎮雷峰塔》中白娘子與許宣第一次相遇也是在清明節,“因清明節近,今日帶了丫鬟,往墳上祭掃了方回。不想值雨,若不是搭得官人便船,實是狼狽”。清代《聊齋志異》還記載了一個人和狐狸的愛情故事,一個叫耿生的正巧清明節上墳回來,看見一條大狗追兩隻小狐狸,他救了其中一隻,這隻狐狸後來幻化成女子青鳳報答他。
這些人與鬼或妖清明節相遇的傳說故事實際上又都是古代清明節青年男女踏青邂逅故事的翻版。早在唐傳奇中就記載了崔護清明節郊遊遇到心儀女子,怅然留下“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詩句的故事。
《春遊晚歸圖》
這雖然是一個故事,但其中一些因素卻有着現實的依據,清明節确實為男女約會提供了方便。古代官員升遷的考核内容包括“孝”,清明節掃墓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項考核内容,一些在外地做官的人往往苦惱于路途遙遠、假期短暫而不能回家祭祖掃墓。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曆代統治者不斷延長清明節的假期,如《唐會要》記載,開元年間“寒食清明四日為假”。大曆年間,衙門依例放假五天,到了貞元六年,假日加到七天。這就既為官員們從容地進行掃墓祭奠之事提供了時間,也為士子遊玩偶遇提供了可能。
踏青也是清明節的一個重要習俗。早期踏青并沒有固定在某一天,唐以後,假期充裕的清明節漸漸成為人們踏青活動的主要時間,而且清明節掃墓祭祖與踏青往往是合二為一的。世情小說《金瓶梅》對此就有表現,西門慶死後一年的清明節,大娘吳月娘和三娘孟玉樓去給西門慶上墳,之後去踏青,結果在路上邂逅了一個青年,二人眉目傳情,最後孟玉樓改嫁于他。
總之,清明節是古人的一個重要節日,經過曆史的演變,掃墓祭祖成為這一節日的重要内涵。這一文化習俗深刻地影響了古人的生活,同時也使得清明節成為古典文學作品中的一個重要背景符号,其往往與愛情故事有關,可謂是古代的“情人節”。
《符号裡的中國》
(本文摘自中華出局出版《符号裡的中國》。《符号裡的中國》一書中,選擇了最能代表中國的100多個符号,如龍、鳳、鴻蒙、祝融、太極圖、八卦圖、河圖洛書、三星堆“太陽—神鳥—神人—神樹”等,分為祥瑞、守護、神聖、人文四輯,考辨了這些符号的生成與流變。)
責任編輯:張喆
校對:張亮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