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愛情》系列已播到第11部,堪稱名副其實的長壽劇。
不知不覺,《鄉村愛情》在春節假期又開播了,整個系列已經到了第11部。這部東北輕喜劇再次卷土重來,讓不少“鄉粉”驚喜不已。從2006年至今,《鄉村愛情》陸陸續續鼓搗了549集。作為一部名副其實的長壽劇,從以往的電視台轉戰視頻網站,今天的“鄉愛”仍然活力十足。
象牙山故事折騰不完
雞毛蒜皮卻讓人回味
《鄉村愛情》系列的劇情并不複雜,它聚焦東北一個叫象牙山的村落,講述的也無外乎是村民們的日常,誰家孩子和誰家孩子搞對象了,誰家孩子從事什麼工作,誰家媳婦生男娃了,村裡幹部選誰……象牙山有四大家族,分别是劉氏家族、趙氏家族、謝氏家族、王氏家族。被粉絲們津津樂道的象牙山“東北F4”,則是劉能、趙四、謝廣坤、王老七。劇集主要圍繞四大家族和這幾個人物展開。
用一組詞來形容象牙山的“東北F4”,就是“能折騰,愛折騰,會折騰”,雞毛蒜皮的小事,在劉能、謝廣坤等的攪動下,都會變成象牙山家家戶戶的大事。到了《鄉村愛情10》,該折騰的基本都折騰過了,年輕人戀愛、結婚、工作、生娃,孩子都能上街打醬油了,劇集又衍生出一批新的“大齡青年”了,象牙山成立了“大齡青年婚姻理事會”。正如劇評人蓋倫所言,這是編劇高明的地方,每當一季的故事講完了,他就扔進幾個新角色,人物關系重新組合,又是一出糾纏不清、折騰不完的大戲。
簡單的重複故事,當然不可能讓《鄉村愛情》火到今天。這部作品之所以被很多觀衆記住,與其故事内核有極大關系,不論延續了多少季,它的主題都是淳樸的民風下,各類小人物為幸福生活奔波的主題。劇中許多鄉村生活的細節,則是觀照當時社會生活的一個窗口:劉能下棋的村口是村民們聚集的公共娛樂空間,大腳便利店的小黑闆則是村民們“賒欠消費文化”的縮影。而正在熱播的《鄉村愛情11》緊跟時代,把“建設生态新農莊”“精準扶貧”“招商引資”等國家惠農政策的背景和劇情緊密結合。
“土俗”質樸幽默惹人愛
互聯網催生“鄉學”新解讀
許多人對農村題材電視劇存在“土俗”的刻闆印象,認為主要的收視人群是中老年人,但這樣的情況并不适用于《鄉村愛情》系列。《鄉村愛情8》播出時,騰訊視頻的播放指數顯示,18歲到29歲的年輕觀衆占了73%,有11%的觀衆年齡在17歲以下。
被電視台“抛棄”後的《鄉村愛情》,被迫擁抱了互聯網,結果陰差陽錯,适應得比誰都強。劇中土味、反差、人物豐富的表情、笑點、幽默、喜劇等因素,很快被互聯網上的年輕人所捕捉。他們不見得看過《鄉村愛情》系列,但這不妨礙他們借助《鄉村愛情》系列的素材進行表情包、小視頻等再創作,在開心一笑的同時也拉近他們與《鄉村愛情》的心理距離——他們從以前對農村的不解、疏離抑或對“土”的鄙夷,轉向了對“土”中質樸、幽默、自洽狀态的理解和欣賞。
長壽的《鄉村愛情》系列,也催生了一門叫“鄉學”的“新學科”。劇中豐富的鏡頭語言為“鄉學”愛好者們提供了豐富的解讀空間,對資深的“鄉愛十級學者”們來說,“看門道”尤為重要。《鄉村愛情》第29集中,劉能的女兒劉英嫁給了趙玉田,劉能夫婦坐在炕頭陷入長久的沉默,隻有前景的電風扇在左右搖頭。評論人“次等水貨”點評,這一場景神似迷戀對稱構圖的日本導演小津安二郎。更有觀衆則笑稱該場景的潛台詞是“哪兒涼快,哪兒呆着去”。
“鄉學”的發展,體現了觀衆無窮的創造力。差不多從2010年開始,《鄉村愛情》裡的東北農民形象被人和時尚達人聯系了起來,黑白攝影風格加上醒目的英文,可以瞬間令一張普通的《鄉村愛情》的劇照變得“高大上”起來。把《鄉村愛情》“時尚化”的遊戲,幾乎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出現。更有人認為,《鄉村愛情》不僅在視覺層面上很酷,在文本層面上也同樣微言大義,讀懂了象牙山的飯桌,就讀懂了中國鄉土社會的人情世故。
國産長壽劇動辄幾百集
鮮明地域特色難以複制
如果稍微留心一下,就會發現,國産長壽劇大多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并且以表現家庭生活為主。這些劇集旨在講述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滿足本地域的觀衆觀看自己故事的訴求,并進一步把本土文化推廣至全國範圍。來自騰訊視頻的數據顯示,《鄉村愛情》系列的主要觀劇人群除了東北三省外,還有北上廣和東南沿海的一線城市。也就是說,這部東北輕喜劇在南方一樣紅。
在北方,蔡明主演的“馬大姐系列”,講述的則是北京退休老太太馬大姐與其鄰裡的生活,陸續推出了《閑人馬大姐》《馬大姐和鄰居們》《黨員馬大姐》等,是超過三百集的大體量。南方的廣東地區,長壽劇也不少,其中最著名的當屬《七十二家房客》和《外來媳婦本地郎》,尤其是《外來媳婦本地郎》,堪稱中國最長壽的電視劇,至今已超過了三千集。還有一些地方的方言劇也體量巨大,但因為語言的障礙,令這些作品無法“出圈兒”,隻能在小範圍内傳播。
事實上,長壽劇在不斷孵化的過程中,本身就逐漸成長為大IP,其具有的品牌價值遠超普通電視劇。《鄉村愛情》系列就已經出現人物手辦等衍生品。不過,在制片人大楠看來,《鄉村愛情》系列的火爆無法複制,如今所謂的國内長壽劇,其内容開發的力度還不夠,還需要采取更加靈活的創作方略,并積極與視頻平台合作,加強營銷力度。記者 徐颢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