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衛生院又熱鬧起來
半月談記者 張麗娜 魏婧宇
69歲的李大爺最近總感覺使不上勁,不久前他在内蒙古赤峰市甯城縣天義鎮衛生院組織的老年人免費體檢中查出患有糖尿病,體檢結束後衛生院的中醫又對李大爺進行了體質辨識。“大夫根據體質辨識情況,給我做了飲食和運動的指導,現在吃藥量很少也能控制住血糖了。”李大爺說。
鎮衛生院内,抱着孩子打完預防針的家長們沒有着急回家,而是聚集在婦幼保健室,跟着衛生院内的中醫學習嬰幼兒摩腹、捏脊、穴位按揉方法。
在甯城縣,曾經患者寥寥的鄉鎮衛生院,因為中醫藥服務的開展又熱鬧起來。從清早開始,就有群衆絡繹不絕來到導診台咨詢中醫看診、康複理療、抓藥等事宜。
門診量翻了一番
“衛生院2016年建成中醫館後,除了提供中醫診療服務,還實施了中醫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天義鎮衛生院院長張貴江說,衛生院每年都為轄區内65歲以上常住居民提供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為兒童提供中醫飲食調養、為孕産婦提供中醫保健健康指導。
“中醫藥服務因其‘簡、便、驗、廉’的特點,受到群衆喜愛,為基層醫療機構發展注入了新活力。”張貴江說,2016年以前衛生院年門診量1萬多人,去年已經翻了一番達到2萬多人,中醫處方占比為72%,中藥飲片及中成藥占總藥品收入的70%,非藥物療法占總醫療收入的30%。
“基層醫療機構隻靠西醫會‘缺條腿’,補齊中醫力量才能更好服務群衆。”天義鎮鐵西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梅景濤說。作為一名西醫執業醫師,梅景濤在鄉鎮衛生院工作時發現,中醫适宜技術深受群衆認可,就先後考取了中醫執業醫師、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
群衆在甯城縣天義鎮衛生院接受中醫推拿 魏婧宇 攝
目前,鐵西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針刺、推拿、穴位埋線等中醫适宜技術,治療腰痛、頸椎病等多種疾病。梅景濤說,通過中醫館建設,衛生服務中心的中醫門診量和住院量逐年提升,今年上半年的門診量同比增長40%、住院量同比增長200%。
完善中醫藥服務網絡
經過20多天的中醫康複治療,來自甯城縣右北平鎮的腦梗患者賈大爺從使不了筷子、上不成廁所,逐漸恢複了簡單活動能力。走進甯城縣中醫蒙醫醫院腦病二科的一間病房,3名患者正在進行隔姜灸、竹罐療法等治療。躺在靠窗病床上的賈大爺開心地說:“之前去了好多醫院,治療都不見效果,聽說中西醫結合治療對腦梗有效,女兒帶我來醫院一試,現在已經能慢慢走路了。”
甯城縣中醫蒙醫醫院腦病二科護士長李海豔說,醫院對腦血栓、腦出血等腦部血管性疾病,在西醫治療的基礎上加入中醫療法,能減少治療時間、提升治療效果。
甯城縣中醫蒙醫醫院以加強特色優勢專科建設為抓手,促進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該院負責人說,通過對縣内疾病譜的發病特點和中醫藥療法的優勢病種進行對比分析,醫院确立了腦病、神志病、針灸、康複專業為中醫藥重點發展學科,并以這些專業為核心,引領醫院各學科的中醫藥發展。
甯城縣衛健委副主任杜飛燕說,目前,甯城縣92%的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都配備1名以上中醫藥人員,并設有中醫科中藥房,27所鄉鎮衛生院全部完成中醫館建設任務;90%的村衛生室(站)配備有1名以上以中醫藥服務為主的鄉村醫生或“能中會西”的鄉村醫生,可以運用中藥飲片或中醫非藥物療法開展常見病、多發病基本醫療和預防保健服務。
8月,甯城縣中醫蒙醫醫院舉辦的新一期中西醫結合培訓班開班了,又一批來自基層的中醫技術人員将通過培訓掌握更多中醫适宜技術。如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的中醫藥服務也在發生變化,從注重疾病治療轉向同時提供維護健康、治未病和康複等多元化服務。
(刊于《半月談》2022年第1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