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哪個紅人可以代表抖音。體量龐大,角色複雜,誰都不敢稱王稱霸。平台沒有刻意孵化頭部創作者,也沒有誰是真正被貼上憑借抖音走紅的标簽。張同學可能是第一個。"
撰文|樊榮章
沒想到「同學」二字竟然成為網紅的首選代名詞。
前有B站何同學。紅遍全網時,他隻是一名北郵的在讀大學生。憑借着對科技數碼的辣評,獨樹一幟的視頻風格,與蘋果CEO庫克、小米創始人雷軍談笑風生。畢業設計作品沖上熱搜,一條口播贊助商廣告,直接将該公司股價拉升13.51%。
現在霸屏的是一位張同學。抖音新晉紅人,7天猛漲幾百萬粉絲,隻不過他跟學生毫無關系。以東北農村單身漢形象示人的張同學,日常視頻拍攝内容是農村生活流水賬。但是因拍攝剪輯手法專業,節奏控制到位,引爆網絡。現在抖音充斥着解讀、模仿張同學的視頻,連人民網都為張同學發聲評論。
何同學能夠代言B站。無論從内容本身還是視頻制作,處處彰顯技術含量。強知識輸出,讓人有獲得感。何同學是那種你想成為的一種人,努力上進專業。這也是B站作為社區要傳遞的價值觀。
沒有哪個紅人可以代表抖音。體量龐大,角色複雜,誰都不敢稱王稱霸。平台沒有刻意孵化頭部創作者,也沒有誰是真正被貼上憑借抖音走紅的标簽。張同學可能是第一個。
如果說何同學是代言精英的頂流,張同學走的是最徹底的人民路線。
01
一個月爆紅
張同學已經被貼上了「男版李子柒」的标簽。
不足50條的視頻内容,都在記錄他本人——一個35歲農村單身漢的日常。趕集、做飯,招呼朋友喝酒吃肉,每天喝爽歪歪或AD鈣奶,吃六味地黃丸,有點滑頭。然後用一首1994年發行的德國歌曲,循環往複地做BGM。魔性上頭。
他視頻裡顯示居住的地方,原始複古。沒有什麼裝飾,是80後記憶中的農村。不經任何修飾,不回避任何破舊。甚至他就在用力追求一種複古。
10月4日發出第一支視頻,一個月就狂攬幾百萬粉絲,總數破千萬近在遲尺。一個月多來,張同學累計收獲2761萬贊,單條視頻都有100多萬點贊,10多萬評論。
有人評論:「我女兒看見你的視頻說,他家窮是窮,但是過的生活挺好的。」想起論語裡的一段話,「一箪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但我們是被經濟系統訓練過的一代人。有人在評論區詢問,襪子有鍊接嗎?還有人鼓勵他帶貨,「你就說賣什麼吧,每天這樣白看感覺都不好意思。」
還有人要給張同學介紹對象。「在張同學評論區惡補劇情」,沖上抖音熱榜。
評論區最多的還是在誇贊他的拍攝技巧,「多機位角度拍攝,低調的奢華」,粉絲腦補他們家到處都是攝像頭。他們還在積極地計算,張同學一條視頻裡到底用了多少鏡頭。「7分鐘的視頻,267個鏡頭」。
人們開始懷疑,如此專業的拍攝手法,張同學背後一定有團隊。「一個人抗下一個劇組」,「業餘人玩不成這樣子」。
李子柒走紅,粉絲一樣懷疑不是她自己的作品,背後另有其人。于是張同學也像李子柒當年那樣,用一個視頻說明他是如何獨立完成拍攝和剪輯的。
還是有人不信。
也許大家懷疑的是,一個如此有想象力,掌握令人稱奇的視頻制作手法,怎麼可能讓自己成為視頻中粗糙困苦的農村大漢?
其實張同學不算網絡新人。他曾在「八零愣子」和「二小姐鄉村生活」裡客串出鏡,有消息說張同學是幕後導演,主編。甚至還有人說,他就是學影視出身,隻是之前沒有走紅。現在自己走到台前,當起IP主角,終于吸引了所有人的關注。
大家開始蹭張同學的流量。博主口播分析張同學爆紅的原因。更普遍的現象是,抖音刮起一股模仿張同學視頻内容和拍攝手法的風潮。
02
農村題材就是流量密碼?
相比何同學,張同學更容易讓人産生共情。魔性上頭導向的情緒是,治愈解壓。
這種半真實、半演繹的視頻内容,契合城市用戶對農村生活的想象,滿足下沉市場對身邊人事的共鳴。所以張同學撬動了抖音的最大公約數。
也有人說,農村題材本身就是短視頻的流量密碼。
李子柒是田園博主的頂流,也是他們的天花闆。在視頻停更、打官司期間,李子柒依然保持了很高的出鏡率和熱度,而且面對她和微念的糾紛,粉絲一邊倒地支持她,甚至法院還未開庭,網絡已經傳出李子柒赢了官司的聲音。這就是民意。
之後,聚焦農村題材的博主層出不窮。「鄉愁」在抖音有近2000萬粉絲,另一個新農人計劃賬号「康仔農人」在抖音也有1586萬粉絲。鄉愁被認為是李子柒的真實版,而且跟李子柒走了同一條路,不做直播帶貨,而是做自有品牌。專注下沉市場,走的卻是一條高冷含蓄的商業化道路,這也是很有意思的一個現象。
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是,為什麼張同學走紅的平台是抖音而不是快手?
李子柒的視頻雖然反應的是田園風光,但處處強調精緻,是一個人将城市文明帶入農村的視角。鄉愁不然,不加修飾美化,接近真實還原,這也是其生命力所在。到了張同學,他所展現的農村生活,除卻性别因素,是簡陋粗糙的,甚至他在刻意營造這種氛圍。跟大多數人的日常生活,形成鮮明反差。
放在以前,這種内容好像登不得大雅之堂。是快手把「每一個生活都可以被看見」作為一種理念去強調,更多農村題材的内容被接納和呈現。甚至很多博主離開城市,回到自己家鄉尋找創作題材。
遠在沒有談「共同富裕」和「新農人計劃」前,這就是快手的社區氛圍。某種程度上,快手在為這部分群體正名。宿華和程一笑都說過類似的話,注意力是互聯網的核心資源,他們希望注意力分配更加普惠,跨過注意力鴻溝。快手連接到每一個人,尤其是被忽略的大多數。
但他們忽略了一點,掌握話語權的那些人不在下沉市場。一個視頻創作者被認可被接受,往往是被少數人發現并傳播的。
打動核心傳播者的視頻内容,一定是跟他們有一定距離感,同時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如果能再戳中他們一點點内心,繼而被他們賦予各種有的沒的深刻含義,表達給更多人的時候,就變成了他們的一種美好想象。
張同學滿足所有人的就是一種美好的想象。沒有花園洋房,沒有月入五萬,沒有程序員35歲焦慮,我們一樣可以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