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杜鵑花什麼時候扡插怎樣扡插呢
杜鵑花什麼時候扡插怎樣扡插呢
更新时间:2025-07-17 11:13:08

杜鵑花扡插繁殖技術與管理分析

吳志榮等

杜鵑花又被稱為映山紅、小石榴,其色彩豐富、絢爛奪目、十分豔麗,觀賞價值高,是世界著名花卉 ,有“花中皇後”的美稱。杜鵑花在我國被廣泛運用于園林綠化、庭院觀賞中,受到大衆的喜愛。科學運用繁殖技術,能夠有效提高杜鵑花繁殖成活率,降低生産成本,獲得優質的杜鵑花品種。

1 杜鵑花的主要栽培品種及其價值

1.1 杜鵑花主要栽培品種

我國杜鵑花的種類比較多,主要分為天然原種、園藝兩大類。天然原種包括白杜鵑、石岩杜鵑、映山紅、錦繡杜鵑、雲錦杜鵑等;園藝品種包括西娟、毛娟、東娟、夏娟,一般認為,西娟是栽培品種中花朵最美麗的。近年來,随着我國育種技術的不斷進步,研發出許多新品種,出現了較多商品性雜交種,如久留米杜鵑(小花型杜鵑)、魯塞福杜鵑(中花型杜鵑) 、比利時杜鵑(大花型杜鵑),這些品種都有一個共同點,即遺傳了我國杜鵑的血緣。

1.2 杜鵑花的價值

1.2.1 觀賞價值。杜鵑花樹體形态特點不一,既有胸徑20cm 以上的高大喬木,又有胸徑 10cm 的小灌木。杜鵑花花色豐富、顔色豔麗、花朵繁多、花型多樣,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受到廣大人們的喜愛。因此,其運用範圍較廣,是街道、園林綠化、庭院種植的首選植物,被譽為“花中西施”,尤其以鱗西洋杜鵑亞屬、常綠西洋杜鵑亞屬的觀賞價值最高。

1.2.2 生态價值。杜鵑花具有較高的生态價值,能吸收二氧化硫、臭氧,淨化空氣。由于杜鵑花含有殺死昆蟲的成分,可被用作殺蟲劑。

1.2.3 藥用價值。杜鵑花在中醫上被稱為“山石榴”,其根莖能夠止咳平喘,同時,花體内含有硒元素,是人體必需的一種微量元素 。

2 杜鵑花扡插繁殖技術

我國杜鵑花栽培曆史悠久,在唐朝時就已成為觀賞名花。杜鵑花既能夠盆栽,又能夠土栽,甚至可以無土栽培 。杜鵑花的繁殖機制較多,常見的繁殖方法包括嫁接繁殖、扡插繁殖、壓條繁殖、播種繁殖。

2.1 繁殖方法

2.1.1 播種繁殖。播種繁殖能夠快速獲得杜鵑花新品種,由于杜鵑花種子較小,播種成苗難度大,甚至有少部分品種沒有種子,造成種子繁育時間長,幼苗生長緩慢,因此,在實際生産中較少使用播種繁殖技術。

2.1.2 嫁接繁殖。主要用于商品性較高的杜鵑花,以提高花卉産業水平,增加種植戶收入,加速杜鵑花的生長與繁殖,具有較高成活率。但嫁接繁殖技術費工,壽命較短 。

2.1.3 壓條繁殖。壓條繁殖具有明顯優勢,在生根期間,不會與母體發生分離,能夠及時将養分、水分提供給枝條,對植株産生的破壞性小。生根時間短,成活率高,是較好的繁殖方法,但這種方法操作過程複雜,生産上難以大面積推廣。杜鵑花組織培養适用于無毒、優質的苗木品種,其繁殖速度快,季節性影響小,能夠在工廠開展大規模生産,但操作繁瑣,投入成本高。

2.1.4 扡插繁殖。繁殖成本低,能夠較好地維持杜鵑花的母本優良特點,成活率高,在我國南方地區被大力推廣,已經成為當前最常見的繁殖方式。插條的木質化程度與成活率之間有着密切關系,大多數杜鵑花采用當年生、半木質化枝條,長度不超過 10cm,為了盡可能減少水分流失,插條上部應保留較少的葉子 。

杜鵑花什麼時候扡插怎樣扡插呢(杜鵑花扡插繁殖技術與管理分析)1

2.2 準備工作

2.2.1 扡插時間。杜鵑花扡插時間應遵循“擇優而選”的原則,優先選擇春季、夏季扡插。因此,杜鵑花被分為春鵑” “、夏鵑 2 種,春鵑一般在 5 月扡插,夏鵑一般在 6月扡插 。

2.2.2 扡插條件。杜鵑花具有好高溫、好水分的特點,适合熱帶雨林氣候。因此,開展扡插工作,空氣濕度不應低于 40%,春鵑将溫度控制在 25℃,夏鵑将溫度控制在 30℃ 。

2.2.3 扡插選擇。插條分為插條培育、插條選擇 2 個部分。在培育步驟中,以開花後的杜鵑花作為母株,摘下母株的殘花、子房,留下枝條。在插條選擇步驟中,選擇當年生軟枝條或頭年生長的老枝條,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春鵑、夏鵑時間,春鵑扡插時間提前 30d,相反,夏鵑時間推遲 30d,最終都要确定枝條的木質化程度,選擇無病蟲害的健壯枝條。

杜鵑花什麼時候扡插怎樣扡插呢(杜鵑花扡插繁殖技術與管理分析)2

2.3 處理工作

2.3.1 取條。以整個枝條的分叉點為取條節點,剪下分叉枝條,修整枝條下段,形成馬蹄狀,摘除頂部葉片,最多保留 4 片。保留原來枝幹上的總組織,選用鋒利的器具修剪枝條毛頭,處理保留下的頂葉。如果發現葉片過大,根據 1∶3 比例剪除葉片,盡量減少枝條水分中的蒸發 。

2.3.2 切削處理。在枝條的下方左側,利用刀片切除4cm,切除皮層、形成層、木質層,盡量保持枝條切削口的一緻性。切削口能夠促進物質積累,加速枝條莖部細胞的呼吸速度,提升切削口處吸水速度,保證切削口的一緻性。

2.3.3 化學處理。化學處理方式主要有 3 種,即水劑型、粉劑型、維生素。①水劑型:枝條至少要在其中浸泡12h,一般使用吲哚乙酸、萘乙酸 100mg/L。②粉劑型:吲哚乙酸、萘乙酸與濃度為 95%的酒精進行調制,在100mg/L 溶液中加入滑石粉,使其全部浸透,在苗床土中利用竹簽打孔。③維生素:采用維生素 B 12 針劑,将枝條直接放入其中,使針劑充分覆蓋于枝條表面,晾幹後再進行扡插。

3 扡插

3.1 苗床處理

苗床是杜鵑花扡插的基礎,一般選擇高 15cm、直徑 25cm 的瓦盆作為苗床容器,土壤要進行高溫消毒。選擇透氣性、滲水性好的土壤,嚴格檢查是否含有未腐熟有機質,為扡插枝條的健康生長打下基礎。扡插完後,使用多菌靈 500 倍液将基質噴透,每周噴 1 次。單一基質使用中,生根率最高的是珍珠岩,但相關研究表明,混合幾種基質能夠再次提高原有生根率。

杜鵑花什麼時候扡插怎樣扡插呢(杜鵑花扡插繁殖技術與管理分析)3

3.2 基質配置

基質配置主要是由沙、泥炭組成,一般選擇粗沙、泥炭藓,注意使用前用清水清潔粗沙,确保沒有淤泥,以提高杜鵑花扡插成活率。

3.3 扡插要求

注意枝條入土部分的大小、扡插間距。通常情況下,以整枝為度,将 1/3 入土作為扡插部分,留有 6cm的扡插間距。

4 杜鵑花的管理

為了盡可能提高杜鵑花扡插成活率,首先要控制溫度,以“氣候溫度低于土壤溫度”為管理原則,将扡插初期适宜溫度控制在 22℃。扡插後 25d,再将溫度提高至 25℃,早晚檢查培育工作,盡量保持在早晚各澆水 1次,60d 可生根,生根後調整澆水周期。尤其注意扡插苗床不要放在陰暗處,否則會對成活率造成影響。

5 結語

近年來,随着我國培育技術的不斷進步,還出現了許多不同的品種,市場上一般出售造型杜鵑,其高度不超過 1m。杜鵑花種子萌發率高,但成苗率低,成苗時間長。在自然界中,杜鵑花往往分布于中高山地區,僅有少部分分布于低山丘陵處,區域環境特點不同,杜鵑花種類也會不同。我國杜鵑花種類在世界上最多,數量也最多,占世界總杜鵑花數量的一半以上。杜鵑花主要分布在雲南、四川、西藏、新疆地區,我國主要栽培石楠杜鵑、西洋杜鵑、臘皮杜鵑三大類,其他還包括雪山杜鵑、石岩杜鵑、錦繡杜鵑、夏娟、麻點杜鵑、雲錦杜鵑、火紅杜鵑等。因此,杜鵑花繁殖對保護生态多樣性有着重要作用。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帶有童話的美文
帶有童話的美文
《綠野仙蹤》這部童話相信很多朋友否讀過,多蘿西為了能夠從仙境回到家鄉,去尋求奧之術士的幫助,路上遇到覺得自己沒有腦子的稻草人,覺得自己失去了愛心的鐵皮人,以及覺得自己很膽小的獅子,一同出發尋找奧之術士的幫助,稻草人想要一個腦子,鐵皮人想要一...
2025-07-17
忍者大蛤蟆登場
忍者大蛤蟆登場
《仁王》是一款“暗黑戰國”題材的動作RPG,所謂暗黑,就是說這款遊戲裡會有大量日本妖怪元素登場。本周《Fami通》新介紹了本作中的幾種妖怪,對日本志怪略有了解的朋友一定倍感親切,嗯。大蛤蟆大蛤蟆(大蝦蟇),在日本怪談集《繪本百物語》、《北越...
2025-07-17
開導人的暖心話有哪些
開導人的暖心話有哪些
開導人的暖心話有哪些?不要着急,最好的總會在最不經意的時候出現那我們要做的就是:懷揣希望去努力,靜待美好的出現,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開導人的暖心話有哪些?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開導人的暖心話有哪些不要着急,最好的總會在最...
2025-07-17
燃氣熱水器裝櫃子裡好不好
燃氣熱水器裝櫃子裡好不好
杭州火車東站附近,有個廣宇東港空間小區,是公寓樓,今年8月底精裝交付。最近有業主反映,他們的熱水器是要裝在櫃子裡的,擔心有安全隐患。管女士:“我們問收房的人員,說我們熱水器可以裝在哪裡,當時就帶我到了櫃子這裡,說你們熱水器裝在這裡就好了,已...
2025-07-17
什麼wifi密碼防止蹭網
什麼wifi密碼防止蹭網
出品:科普中國制作:蒲公英小組監制: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現代社會五彩缤紛的社交圈子裡,蹭吃蹭喝的一點也不鮮見,大家一起熱熱鬧鬧友好往來,圖個樂呵歡喜。而家庭中的Wifi網絡被人蹭網,又有多少人注意到了呢?wifi被蹭,影響的僅僅是網...
2025-07-17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