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發展,如今,購買理财産品如黃金/股票/基金、保險的買賣與個人理财投資都可以在線上進行,非常方便,不用去銀行排隊,有手機、有網絡,有錢就能買,門檻低、操作快。特别是近幾年,部分銀行和互聯網平台,兩者一拍即合,開發了不少互聯網存款産品,得到很多消費者的青睐。
但就在這幾天,存款市場變天了。短短四天時間,至少九大互聯網平台對銀行存款産品踩下“急刹車”。目前,監管部門并未正式出手規範互聯網存款産品,因此下述互聯網平台下架相關産品,均為主動所為。
12月18日,螞蟻集團旗下支付寶針對未持有互聯網存款的用戶,對銀行存款産品進行了下線處理。而在上周末,度小滿金融、騰訊理财通、攜程金融APP也全部下架了互聯網存款産品。
其中,度小滿金融APP上,“銀行精選”列表無互聯網存款産品在售,頁面顯示稱“46家銀行暫無在售産品。”僅存百信銀行(中信銀行與百度聯合發起設立)的一款靈活申贖理财。
騰訊理财通中,“穩健理财”頁面原有五類産品在售,但現在“銀行類”産品标識已被撤下。
攜程金融APP則顯示,其理财頻道服務升級中。而此前其App頁面顯示,其銀行存款一欄尚有15款産品。
京東金融也及時進行了相關業務調整,京東數科回應《北京商報》稱,當前,根據監管部門對于互聯網存款業務的關注,京東金融App已停止新增上線互聯網存款産品、停止新用戶購買相關産品,并已對存量客戶和業務進行穩妥有序地調整。
日前,滴滴方面也表示,滴滴理财将停止新增銀行存款産品。密切關注、堅決落實監管相關規範和要求,嚴格按照監管部門的政策指引,有步驟、有秩序地嚴格落實監管政策。
除此之外,陸金所、天星金融(前身為小米金融)、360數科旗下360你财富平台目前也已停止上架新互聯網存款産品。
多數頭部平台表示,相關産品将隻對已購買産品的用戶可見,已購買相關産品的用戶不受影響。
據悉,從撤下的銀行存款類型來看,主要以民營銀行為主,包括國有大行、城商行、民營銀行、農商行、村鎮銀行,其中城商行、農商行、村鎮銀行數量下降最多。
不過,在部分銀行的微信公衆号等官方渠道仍能看到互聯網存款産品的身影。
業界認為,互聯網存款産品的曆史源頭是微衆銀行在2018年9月推出的“智能存款 ”,基本随存随取,靠檔計息,年化利率最高可以達到4.5%,并且額度限制寬松。
什麼是靠檔計息?與傳統的銀行定期存款相比,靠檔計息的存款比較靈活,屬于一種創新存款産品。 目的是吸引客戶購買,幫助銀行攬儲。
一般情況下,定期存款采用的計息方式是到期一次性付息,如果客戶在定期未到期時想要提前支取,那麼會損失掉一定的利息收入。
而按照“靠檔計息”方式,假設客戶一筆定期存款存期為3年,若在第2年提前支取,則支取的利息可以按照滿2年這一檔期兌付定期利息,剩餘期限則按照活期計息。
上述優勢使得智能存款 迅速走紅,并推動微衆銀行存款餘額從2017年末的533.60億元飙升至2018年末的1544.78億元,全年新增超過1000億元。但也赢來了監管部門的“窗口指導”。
雖然微衆銀行在2018年末下架了智能存款,但是這種模式卻被不少沒有流量、沒有線下優勢的銀行所沿用。
盡管目前還有部分平台和銀行仍有互聯網存款在售,但可預見的是, 更大規模的下架将會到來,隻是時間早晚問題。
而此次互聯網平台下架行動背後,或預示着史上最嚴監管的到來。後續,監管方或針對互聯網存款出台專門監管辦法,包括各大互聯網平台導流銀行存款産品,也都将進行相應整改。
值得一提的是,自12月15日央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談及第三方互聯網平台存款問題後,支付寶便下線了互聯網存款産品,這也是首個下架存款産品的互聯網平台。因此,孫天琦近日的發言被認為是互聯網存款産品下架的主要原因。
孫天琦表示,第三方互聯網平台存款的流動性特點有别于傳統儲蓄存款,給監管部門和金融機構帶來新課題,互聯網金融平台開展此類金融業務,屬“無照駕駛”的非法金融活動。應嚴格規範互聯網、APP等數字平台涉及金融産品和服務的各類行為;對從事金融活動的互聯網平台,必須持牌經營,不可“無照駕駛”;要設立業務準入門檻,納入相應金融監管範圍。
他舉例了互聯網平台存款引發的一些問題,其中便提到:
部分銀行通過分段付息等方式變相擡高存款利率,擾亂存款利率市場機制;高風險銀行通過互聯網平台吸收存款,飲鸩止渴,流動性隐患突出;中小銀行高息吸收存款必然追求高收益資産,匹配高風險項目,導緻資産端風險增加等。
實際上,從去年末到今年3月,監管部門已連續下發兩份文件整改這類存款“創新”産品。加之近期各方面的信息來看,互聯網存款的整治早已箭在弦上。
不過,在監管大錘舉起的時候,除了互聯網平台們倍感壓力外,真正“傷筋動骨”的或是那些依賴互聯網存款的民營銀行、中小銀行們。
因為中小銀行的資本補充渠道不及大銀行,對存款的依賴程度較高,尤其民營銀行由于缺乏網點,更加依賴線上吸儲。本就缺乏競争力,此次怕是沖擊不小,用戶以後不得不選擇大行的低息産品了。
業内人士同樣也在憂慮,擔憂後續出台的監管政策會否要求對該類産品“一刀切”。
當然也有部分網友認為監管層對風險控制及時到位,謹防互聯網存款變成下一個“P2P”。畢竟,銀行要盈利,要保持息差,低風險、低收益的資産顯然是不行的,隻能去匹配一些更高風險的資産,但是這對于銀行的運營能力有着極高的要求。而事實上,那些地域偏遠的中小銀行并不具備這樣的能力。這也是央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在公開發言中提到的問題。
近兩個月來,《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管理暫行辦法》、《互聯網保險業務監管辦法》已經相繼頒布。業界預計,針對商業銀行互聯網存款業務的新規也會在不遠的将來推出,而這很可能 關乎中小銀行未來的生存。
對此也有業内人士提出,對于這些較為依賴互聯網存款,但自身攬儲能力弱的中小商業銀行,還是應該把重心放在經營存貸款上,靠存款和貸款之間利息之差來獲取它的利潤。花大力氣提高自身的能力,打造自己的核心競争力,盡快完成數字化轉型,這才是正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