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周圍的人中,總會有一些人有着貌似不一樣的體質。
而其中有一些體質,經常會被人懷疑是疾病,比如: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3種所謂的『體質』到底是不是病~
01、一碰就青
不少年輕女性,有時會不經意發現自己腿上、胳膊上有一些瘀青。
但當事人可能并不記得是何時磕碰的,或僅僅記得有過一些非常輕的磕碰。
一碰就青的體質,是怎麼回事?
1. 瘀青(瘀斑)絕大部分僅出現在下肢、手臂
2. 每塊瘀斑不大,幾天内就有吸收的趨勢,不會擴大範圍
● 如何符合1、2的特征,則這很可能僅是一種『易發瘀斑』的狀态,注意補充維生素C、K即可,并不會影響健康。
不過一些患者會有凝血功能的障礙,以及潛在患血液疾病或是藥物不良反應的原因導緻身體的淤青,有可能是以下這些原因:
01、營養補充品
有些膳食營養補充品可能導緻不明原因的瘀青,如甘菊、大蒜、生姜、銀杏、人參、omega-3脂肪酸(魚油)、鋸棕榈和維生素E等等。
02、變老了
克利夫蘭診所家庭醫學博士費雪指出,随着年齡增長,皮膚會變薄,失去原先保護血管的脂肪和膠原蛋白,血管也會變得更脆弱、失去彈性而破裂,也更容易出現不明瘀青。
03、服用抗凝血藥
如果你正在使用稀釋血液藥物來治療心律失常或血栓,瘀青可能就是這樣來的。其他還有布洛芬或阿司匹靈,也會讓血液變稀薄。一些抗憂郁藥與血小闆相互作用,也易造成瘀青。
04、有血液疾病
血友病或類血友病都是容易導緻瘀青的血液疾病。
02、手腳冰涼
首先要知道,大多數人的手腳冰涼是一種正常現象。當皮膚的溫度感受器感受到寒冷之後,皮膚上的血管會收縮,讓更多的血液流向内髒,保證内髒的供血,這是人體的自我保護功能。
然而,長期手腳冰涼的背後還可能有更多的健康隐患。
- 貧血
如果你覺得勞累、面色蒼白、有時候喘不上來氣、耐力下降,加上發冷、頭暈、煩躁等症狀的話,更應該考慮貧血的可能,做個血常規即可判斷。
- 動脈粥樣硬化
脂肪在動脈中堆積,久而久之會導緻動脈壁的改變,形成粥樣斑塊,最終影響血液流向四肢,導緻手腳冰涼。
- 長期久坐
手和腳離心髒最遠,如果長期久坐會影響四肢的血運,如果循環有問題四肢也是最常受累的。
- 糖尿病
如果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不佳,常常會導緻累及周圍動脈的并發症。它會導緻周圍血管中斑塊堆積,從而造成沒有充足的血液到達指端,患者更容易手腳發涼。
- 雷諾現象
雷諾現象是一種特征十分鮮明的症狀:這類患者常在冬季犯病,表現為手腳冰涼、蒼白,随後手指或腳趾變為紫色、最後轉為潮紅,有的人會伴有手腳發麻的症狀,往往有類似的家族史。
- 心功能減退
如果手腳冰冷的同時,伴随着其他症狀如疲乏、運動耐力下降、呼吸困難、咳嗽、咳粉紅色泡沫痰等等,可以考慮是心功能不足。
如何讓手腳暖和起來?
- 物理保暖:穿戴好秋褲、襪子、手套,善用電熱毯、暖寶寶。
- 運動:運動可以迅速改善外周血液循環,比吃東西産生熱量的效果更快。
- 多吃蛋白質: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會産生明顯的食物熱效應,使得人體散熱增加。
03、超愛出汗
正常情況下出汗就是一種身體調節調節溫度的方式。
但如果同等條件下,隻有自己滿身大汗,那就要看看哪個部位最愛出汗,可以幫助發現身體的問題。
出汗健康對照表:
頭部出汗
頭部是諸陽之會,一旦頭上出汗而全身無汗或少汗,或者經常出汗,或許就意味着陽氣有些虛弱。建議保持充足睡眠,多吃溫補食物,如大棗、牛肉、羊肉等補充陽氣。
額頭出汗
如果額頭常常出很多汗,中醫認為可能是肝陽上亢引起的。平時盡量保持心境平和,少生氣,要保證充足睡眠。每天沖泡枸杞茶、菊花茶飲用,有平肝功效。
頸部出汗
頸部汗腺不太多,若常出汗,可能與内分泌不調有關,也和體内濕熱有一定關系,往往表現為上半身或頸部以上出汗。平時調節内分泌主要從飲食、運動上入手,必要時輔以藥物治療。多吃高蛋白類的食物,多喝水。
腋下出汗
若腋下汗液分泌過分旺盛,且氣味很大,就可能說明日常飲食的味道過重,吃了太多蔥、蒜、洋蔥等食品。若診斷為汗腺過大,可以去醫院做簡便有效的激光治療。另外,飲食要清淡。
常汗不止
無論冬夏,在白天不活動或輕微活動的情況下,常汗出不止。這些人常有身體虛弱、說話語聲較低、食欲差、易感冒等特點,中醫認為是氣虛的表現。飲食上可選擇山藥、豆漿、牛羊肉等,也可用黨參或黃芪炖雞或腔骨,以補益機體,緩解氣虛。
寐時汗出
睡着出汗,醒來汗止,中醫稱為“盜汗”,認為是陰虛表現。飲食上可選擇百合、雪梨等滋陰之品,少吃羊肉、洋蔥、蔥、姜、蒜等熱性食物,也可用沙參、麥冬、五味子或西洋參等泡水飲用。
▼▼▼
總之,這些所謂的『體質』大多不是病,大部分并不需要擔心。
不過少部分伴随有其他症狀,可能有疾病隐患的人,最好是去醫院看一看,做到及時預防、盡早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