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賈玲的電影《你好,李煥英》正式開啟預售。
賈玲也發布了她和方磊合唱的電影主題曲《依蘭愛情故事》MV。
《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是賈玲第一部電影,改編自她的親身經曆,飽含她對媽媽的思念之情。
沈騰曾經這樣形容過賈玲:男人不讨厭他,女人不嫉妒她。
現在的她,是炙手可熱的喜劇明星,可是她一路走來,卻是充滿了辛酸苦辣和悲歡離合。
01
1982年,賈玲出生在湖北襄陽一個普通家庭,父母都是化工廠工人,姐姐賈丹比賈玲大5歲。
賈玲天性活潑開朗,笑起來一對小虎牙煞是可愛。
10歲的時候,賈玲迷上了《曲苑雜壇》,放學後就開始模仿裡面演員的說學逗唱,居然有模有樣。
看她極有天賦,爸媽便給她找了個表演老師,當做興趣來培養。
高中畢業後,賈玲去了北京,報考北京電影學院,結果卻敗下陣來。
那個時候,家裡供不起兩個大學生,姐姐為了支持她,自願放棄了考大學的機會。
賈玲不甘心,留在北京當服務員,準備來年再戰。
第二年,賈玲報考了中央戲劇學院表演專業,為了保險起見,同時報考了相聲專業。
驚喜的是,賈玲被兩個專業同時錄取。
陰差陽錯的是,招生老師把電話打到家裡确認時,賈玲媽媽因為口音問題,把戲劇聽成喜劇專業,結果糊裡糊塗的替賈玲選擇了相聲專業 。
也許,一切都是注定,就這樣賈玲開始了相聲專業學習。
02
賈玲就讀的是馮鞏與中戲合作開設的第一屆相聲大專班。
就這樣,她和師父馮鞏開始了師徒緣分。
賈玲上學不久,就接到家裡的電話,媽媽發生了意外。
媽媽和爸爸一起開着翻鬥車去通稻草,因為草堆得比較高,媽媽不小心摔了下去,被送到醫院搶救。
在北京回襄陽的火車上,賈玲心裡七上八下,她流着淚在車裡忐忑不安。
下了火車後,賈玲直接被叫去了殡儀館。
姐姐扶着柱子走了出來,讓她進去看看媽媽最後一眼。
賈玲徹底崩潰了,像天塌下來一樣,從那以後,她就成為一個沒媽的孩子。
03
賈玲畢業後,困難才剛剛開始。
微薄的收入,支撐不了北京高額的消費,賈玲隻能住在陰暗潮濕的地下室,面積不到10平米。
即便這樣節省,她依然需要姐姐的支持,姐姐一個月大部分收入都寄給了妹妹,這樣支援了她9年之久。
賈玲常常交不起房租,為了躲避房東,她隻好躲在屋裡不敢開燈。
為了生活,賈玲7元錢的表演都接,最難的時候賣掉了自己身上的随身聽,用20塊錢硬撐了一周。
姐姐不忍心賈玲如此辛苦,便在老家為她找了一份公務員工作,讓她回家。
賈玲不舍得放棄多年的努力,便找到師父馮鞏。
“賈玲沒地方住,我可以幫忙安排。幾口飯我還是管得起的,放心吧,餓不着這孩子。”
師父知道賈玲不想回老家,便給姐姐打了電話,給她吃了定心丸。
在師父的提攜下,賈玲得到了很多演出機會,慢慢有了名氣。
2010年賈玲和白凱南在春晚上表演了《大話捧逗》,終于一夜成名。
成名後的賈玲,收入頗豐,她給爸爸和姐姐買房買車,卻無法為媽媽再做什麼。
這成為賈玲心中永遠的遺憾,她說,媽媽的離開讓她所有的快樂都缺了一角。
2016年,賈玲創辦了公司,公司的第一個作品《你好,李煥英》,就是為了懷念媽媽。
如今,她把小品改編成了電影,同時也開啟了人生另外一種可能。
賈玲媽媽還在世時,特别想要一個冰箱,也想要一件皮大衣。
當年,賈玲在北京打工賺了錢,第一件事就是給媽媽買了軍綠色的大衣,可尺碼卻不合适。
媽媽把大衣寄回北京讓賈玲去換,沒想到衣服沒換,賈玲的母親就意外去世了。
賈玲還承諾,等她賺錢了,一定給媽媽和爸爸買套大房子。
媽媽卻說,隻希望女兒健康快樂就行。
“媽,我給你買了個冰箱,雙開門的。”
“媽,那件綠色的皮衣我也給你買了。”
“媽,你怎麼那麼愛笑。”
“媽,我現在是一名喜劇演員,好多好多人喜歡我。”
“媽,我好想你啊……“
在《你好,李煥英》裡,賈玲穿越時空回到媽媽身邊,一遍一遍地呼喚媽媽。
媽媽也一遍一遍地回應賈玲:“媽知道。”
電影中的賈玲讓媽媽穿上了綠皮大衣,現實中的賈玲留下的是更多的遺憾。
賈玲媽媽特别愛笑,不管遇到什麼事,都覺得可以解決沒有問題,這是賈玲最佩服媽媽的地方。
賈玲說,日子過得越好,心裡越是對媽媽過意不去,這麼好的日子媽媽卻享受不到。
《你好,李煥英》隻是小品的時候,就讓很多觀衆淚流滿面。
改編成電影後,增加了很多細節,感人至深的點更多,單是一個預告片就看哭了很多觀衆。
很多網友表示:大年初一怕哭慘了,尤其是賈玲媽媽穿上綠大衣笑着那一段,實在不敢看。
最怕喜劇人演悲劇,她們會放大你内心的悲痛,笑着笑着就哭了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