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健康
/
濕氣重在人體的6大症狀你中了幾個
濕氣重在人體的6大症狀你中了幾個
更新时间:2025-04-03 22:25:29

在生活中有一些地區是屬于濕氣比較重的地區,如南方。而經常生活在這些地區的人很容易出現濕氣過重的現象,在中醫的角度上來講,當身體濕氣過重時很容易讓其他器官受到影響而發生問題,而有很多人對于濕氣并不了解,特别是在發生時不知道怎麼辨别,其實如果自己的身體濕氣比較重會有這些表現。

濕氣重在人體的6大症狀你中了幾個(身體一般會有這5個表現)1

濕氣重的人身體會有哪些表現?

一、大便不成形

當身體濕氣過重時很容易讓腸道受到影響,其中比較明顯的一個症狀就是大便比較黏膩不成形,這主要是因為身體濕氣過重會讓體内的水沒辦法排洩出體外,就會讓糞便變得比較軟。

濕氣重在人體的6大症狀你中了幾個(身體一般會有這5個表現)2

二、胃口下降

如果自己的食欲一向健康,而在突然間出現胃口下降的現象時要警惕,有可能是濕氣過重,當身體内濕氣過多會讓内髒器官的循環代謝受到影響,就很容易讓人提不起食欲而發生胃口下降。

三、虛胖

當身體濕氣過重時會讓體内的水沒辦法排洩出體外,就很容易讓身體四肢出現水腫表現,也就會讓人總體看起來比較胖,而這種胖一般是虛胖,如果将身體内的濕氣排除,體重就能夠下降。

四、舌苔厚膩

舌苔厚膩也是濕氣比較重的一種表現,由于身體的濕氣過重讓水沒辦法排出體外,會讓舌頭有腫大的現象,會發現舌苔厚膩并且比較白。

濕氣重在人體的6大症狀你中了幾個(身體一般會有這5個表現)3

五、經常感覺疲勞乏力

身體如果有過多的濕氣堆積會讓循環系統受到阻礙,也就會讓腸胃分解營養的能力下降,會讓身體得不到足夠的營養支撐,長時間如此就會讓身體容易疲勞乏力,在經過休息後這種現象還是不能緩解,要警惕。

廣東省中醫院婦科主任醫師陳頤曾接受采訪表示,濕氣重的人在日常除了舌苔厚膩外,還會感覺自己有口幹口苦的現象,有些還會伴随着尿頻、大便不暢以及小便澀痛等情況,另外有些患者在咳嗽的時候經常會感覺喉嚨有痰液,有一種痰咳不盡的感覺。

總的來講,在日常如果發現自己有這些濕氣過重的表現時要及時采取措施,在生活中可以多吃一些祛濕的食物,如薏米、紅豆、赤小豆等,而在平時要讓自己避免處于環境過于潮濕的地方,另外還要多運動,運動可以促進身體的水分排出,提高身體免疫力,能有效排除身體的濕氣,隻是要知道一旦濕氣過重而引起一系列相關疾病,就需要及時治療,才能讓疾病得到有效控制。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人血饅頭”
“人血饅頭”
《藥》更像是《狂人日記》的延續,繼續向人們揭示了“吃人”的真相。原文華老栓一家可以暫時看作是弱者,當然也可以理解成前言我所說的“不會吃人但是被帶着一起吃人的人”為救治肺痨疾病,華老栓對人血饅頭可以治肺痨深信不疑,不惜耗盡家産從劊子手中買人血...
2025-04-03
膽囊炎在什麼情況下不需要做手術
膽囊炎在什麼情況下不需要做手術
有位朋友給華子留言,說自己膽囊炎經常發作,犯病的時候肚子痛得不行,還有惡心嘔吐,飯都吃不好。他聽人說,膽囊炎最終的解決途徑,就是手術摘除膽囊,真的是這樣嗎,就沒有其他的方法了嗎?華子說,手術是治療膽囊炎的最終手段,但不一定是最佳手段。平時多...
2025-04-03
鲫魚湯怎麼做祛濕健脾
鲫魚湯怎麼做祛濕健脾
魚是大家都知道的健康食物,不管是對于正在生長發育的兒童來說,還是對于中老年人想要養生的人群,魚都是很好的選擇。而健康的建議是在一周之内最少吃3次。其中的鲫魚,在秋天容易濕氣重的人群就不妨吃一些,在這個季節當中,人們往往會食用一些油脂類高蛋白...
2025-04-03
每天早上空腹吃個蘋果堅持一年
每天早上空腹吃個蘋果堅持一年
每天一個蘋果,醫生遠離我。蘋果物美價廉,含有多種有益于人體的營養物質,但怎樣吃對身體更好呢?很多人都不知道!/防治高血壓/蘋果是一種高鉀低鈉的水果,常吃蘋果能降低體内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對高血壓患者很有好處。/增強記憶力/随着年齡增長,記憶...
2025-04-03
破壁機真的能吃嗎
破壁機真的能吃嗎
本文來源于#PConline求真實驗室#破壁機,是台灣十年前“發明”的一個攪拌機新概念。是的,在台灣,破壁機就是高功率的攪拌機,也叫果汁機。這個詞一開始是來源于台灣吳永志出版的《不一樣的自然養生法》,他自稱是獲獎無數的“國際名醫”,在書中描...
2025-04-03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