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凱風
超級“大都市圈“來了。
01
北上廣深,都出手了。
近日,深圳市發改委對外公布2020年工作計劃,表示将加快推進深圳都市圈規劃編制,明确提及将協調東莞、惠州、河源、汕尾四市共同參與,助力河源、汕尾融入大灣區建設。
這意味着,深圳都市圈不再局限于傳統的“深莞惠”地區,而進一步将河源、汕尾納入“勢力範圍”,這5城GDP占廣東全省的40%左右,深圳大都市圈呼之欲出。
在此之前,“上海大都市圈”早已橫空出世,“勢力範圍”拓展到江蘇浙江8個城市,蘇州、無錫、常州、南通、甯波、嘉興、舟山、湖州均被納入其中,狹義的蘇錫常都市圈,被納入上海大都市圈範疇。
同時,環京三縣終于“半入”北京。
今年3月,北京通州與河北三河、大廠、香河三縣市協同發展規劃出爐,北三縣将與通州副中心協同發展。
另一個超大城市,廣州同樣在擴張。
繼廣佛表示共建萬億級産業集群、廣佛肇都市圈繼續深化之後,“廣清經濟特别合作區”這一概念已經從紙上落地,“廣清一體化“合作進入深水區。
這标志着,與一衆二線省會借助吞并周邊地市完成大擴張不同,一線城市不再尋求行政區劃上的擴容,而是借助飛地經濟、同城化、都市圈化,做大做強自己的“勢力範圍”。
超級大都市圈時代,即将到來。
02
深圳,渴望擴容已久。
作為先行示範區和經濟特區,深圳的城市地位獨一無二。然而,深圳發展長期面臨一個短闆:城市面積不足,土地資源相對緊張,可開發空間越來越稀缺。
深圳擁有1300多萬常住人口,加上流動人口,實際管理人口可能超過2000萬。然而,深圳城市面積不足2000平方公裡,而廣州為7434.4平方公裡,上海為6340.5平方公裡,北京則高達1.6萬平方公裡。
正如《2020年,樓市調控第一槍來了》一文所說,城市面積相對有限,深圳土地成本居高不下,無論是房價還是寫字樓價格都遠遠超過廣州。
土地成本過高,不僅會刺激房價上漲,而且還會擡升産業成本。不少制造企業開始了外遷之路,其中不乏華為終端這樣的巨頭。
正因為這一點,深圳一直在尋求擴容之路。
這些年,深圳合并東莞、惠州的傳聞不絕于耳,深圳“直轄”的消息更是滿天飛,一舉一動無不刺激着市場的神經,當地官方不得不出面回應:傳聞毫無事實根據。
顯然,無論是直轄還是吞并,可能性微乎其微。
因為珠三角面積相對有限,且深圳作為計劃單列市,财政分成模式相對獨特,加上粵港澳大灣區本身就已涉及三地關系協調,如果憑空再多出一個,大灣區協同關系将更為複雜多變。
所以,路子不在吞并更不在直轄,而在飛地經濟和大都市圈擴容。
2018年底,深汕特别合作區正式揭牌。不僅居民全部轉為深圳戶籍,而且這一位于汕尾的“飛地”将由深圳直接管理,升級為深圳第“10 1”區。
去年,河源出台文件重點謀劃“深河特别合作區”,繼“深汕特别合作區”之後,深圳又一“飛地”或将出現。
飛地經濟的意義在于,既能将産業留在省域内部,而且還能帶動落後地區的發展,相關GDP數據還能兩地所共享,此為多赢之舉。
這一次,深圳提出協調東莞、惠州、河源、汕尾四市共同參與深圳都市圈規劃編制,可以視為進一步擴張的體現。
03
相比深圳,上海大都市圈早已落地。
今年年初,随着長三角一體化實施方案發布,上海大都市圈範圍正式确定:蘇州、無錫、常州、南通、甯波、嘉興、舟山、湖州均被納入其中。
這其中,包括江蘇省4個市(蘇州、無錫、常州、南通),浙江省4個市(嘉興、甯波、舟山、湖州市),上海大都市圈進入“1 8”模式。
這其中,蘇州、無錫、甯波都是萬億GDP城市,南通接近萬億。整體來看,上海大都市圈9城GDP總量約為10萬億,占全國1/10強。
如果說深圳都市圈還隻是省域内部的協調,上海大都市圈則是城市群内部的協調,能将勢力範圍拓展到長三角腹地,這正是上海獨特地位的體現。
這幾年,由于來自周邊城市在産業上的競争,上海面臨的争議一點不亞于廣州。
很快,這些争議在長三角一體化規劃綱要中消解于無形。正如《中國最大城市群來了,這些地方被委以重任》一文所說,這份規劃,不僅再次明确了上海在長三角的唯一龍頭地位,而且賦予上海以超級都市圈的定位。
規劃說的很清楚。“發揮上海龍頭帶動作用,蘇浙皖各揚所長”、 “提升上海城市能級和核心競争力,引領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明确上海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和科技創新“五個中心”定位……
所以,上海将大都市圈的“勢力範圍”伸到江浙腹地,将蘇州、無錫、甯波這些萬億級城市都納入自己的輻射範圍,可謂順理成章。
上海擴大都市圈範圍,自然也會帶來溢出效應。這其中最典型的當屬南通新機場和滬舟甬跨海通道。
其一,上海新機場落地南通,已經成為定局。最新發布的《長江三角洲地區交通運輸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規劃》,明确提出“規劃建設南通新機場,作為上海國際航空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二,同樣在這份規劃中,滬舟甬跨海通道被列入其中。
這一規劃一旦落地,甯波到上海的時間将縮短在半小時左右,上海與甯波、舟山等浙江重鎮的聯系無疑将會更加緊密。
04
北京地位超然,有些不同。
對于北京來說,擴張不是主基調,疏解非首都功能才是重點,而疏解的方向則是雄安新區、以通州為代表的城市副中心及環京地區。
如果說京津雄屬于城市群戰略,那麼通州與環京地區的協同發展,則是都市圈戰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今年3月,《北京市通州區與河北省三河、大廠、香河三縣市協同發展規劃》發布,這一區域被定位為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示範區。
這一區域将以通州為中心,承接來自北京的轉移産業、醫療養老教育等等非首都功能,同時推進城際鐵路、軌道交通對接建設,同時,嚴控房地産無序開發。堅決摒棄以房地産開發為主的發展方式。
可見,北京都市圈戰略擴張,最大受益者将會是環京地區,北三縣可謂近水樓台先得月。
這從河北廊坊出台的差别化落戶新政就可見一斑。
根據規定,河北霸州市、文安縣、大城縣等非首都周邊區域取消落戶限制,廣陽區、安次區、廊坊開發區、永清縣、固安縣等區域則需6個月以上社保或個稅,而三河市、大廠回族自治縣、香河縣等核心北三縣則需3年以上社保或個稅。
未來,北三縣及環京地區,還會加速融入北京。
05
與滬深相比,廣州無疑是都市圈的先行者。
與深莞惠着眼于珠江東岸相對應,廣佛肇成了珠江西岸首屈一指的都市圈,而“廣佛同城”更成為全國都市圈的典範。
早在2009年,“廣佛同城”就已橫空出世。這兩大萬億級城市,中心城區相距不到30公裡,文化同源,地緣相近,地鐵早已橫跨兩個城市,兩地城市邊界幾近消失。
◆廣佛地鐵遠期路網示意圖 來源于網絡
可以說,廣佛是國内最具都市圈特性的區域,同城化水平位居全國之首。
正因為這一點,廣佛同城在大灣區規劃中被多次強調。
規劃指出:香港-深圳、廣州-佛山、澳門-珠海強強聯合的引領帶動作用,加快廣佛同城化建設,提升整體實力和全球影響力,引領粵港澳大灣區深度參與國際合作。
不過,對于廣州來說,廣佛同城乃至廣佛肇都市圈都隻是開始,廣州已向清遠、中山、東莞乃至雲浮、韶關伸出了橄榄枝。
根據廣州國土空間2035總規,圍繞廣州與周邊城市融合發展,共建廣州大都市圈。其中包括推動更高質量的廣清一體化,推進廣佛肇清雲韶經濟圈合作發展。
在廣清一體化方面,廣州與清遠共建廣清經濟特别合作區,已被寫入多個官方文件當中,新的“飛地經濟”即将脫穎而出。
在東莞、中山融合方面,廣州提出規劃與佛山、東莞、清遠、中山等周邊城市地鐵銜接通道,利用省會的交通優勢,持續擴展廣州都市圈的範圍。
廣州都市圈的發展,可為全國都市圈戰略探索可行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