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軟件的時候,有一些翻譯令人莫名其妙的不知所以,所以隻能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慢慢的,就習慣成自然,不會再去追究深層次的為什麼了。
比如說:你知道為什麼在計算機術語中,default翻譯成中文是“缺省”嗎?還有,在計算機軟件開發完成後,當軟件出現問題時,我們不說這個軟件有一個Problem或error,而是說有一個bug(蟲子,約定俗成後引申為“漏洞”)?
格蕾絲·赫柏(Grace Murray Hopper),是一位為美國海軍工作的電腦專家,也是最早将人類語言融入到電腦程序的人之一。
Bug一詞的原意是“昆蟲”或“蟲子”;在“bug”成為電腦系統或程序中隐藏着的一些未被發現的缺陷或問題的過程中,據說還存在着這樣一個故事。
1947年9月9日,赫柏對Harvard Mark II設置好17000個繼電器進行編程後,技術人員正在進行整機運行時,它突然停止了工作。于是他們爬上去找原因,發現這台巨大的計算機内部一組繼電器的觸點之間有一隻飛蛾,這顯然是由于飛蛾受光和熱的吸引,飛到了觸點上,然後被高電壓擊死。所以在報告中,赫柏用膠條貼上飛蛾,并诙諧的用“bug”來表示“一個在電腦程序裡的錯誤”,後來“Bug”這個說法一直沿用到今天。
與Bug相對應,人們将發現Bug并加以糾正的過程叫做“Debug”(中文稱作“調試”),意即“捉蟲子”或“殺蟲子”。
後來就直接用bug 在很多的軟件測試中 ,都用Bug來說明那些問題。因為在中文裡面,至今仍沒有與“Bug”準确對應的詞彙,于是我們中國人就隻能直接引用“Bug”一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