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燙雖然主味是麻辣,但小吃要想生意好都有一個特點,就是随着各地市場環境和當地口味的不斷演化,我們知道從口味的喜好上,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吃辣,因此不辣的湯料就成了另外一個主流。
鴛鴦鍋。
紅湯和白湯,雖然隻是一字之差,卻意味着整體口味架構的不同,包括調料、工藝、香料組等,都有着一些變化,從口味要求上,紅湯是麻辣鮮香,而白湯是鮮香醇厚。
這是二者風格上的不同點,而相同點是口味層次的協調,出味、提味、挂味的有序統一等,他們的呈味原理,物理特性是一緻的。
其實近些年流行的碗裝麻辣燙等,很多就是以白湯為基礎,然後把麻辣等調味放在中後期,事實證明,從全國市場範圍來說,這是個非常适應市場的風格,少了些鮮明的特色,多了些對大衆口味的适應,遍地春筍式的連鎖店就是例證,當然那些迅猛發展的連鎖店後期經營怎樣?是另一個需要探讨的話題了。
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款白湯鍋底的制作方法,基本是以骨湯為主體,增香油料為輔助,調味料為點綴,形成整體效果。
我看到有些麻辣燙攤位的白湯,經常是骨湯加調料一煮就用,倒是省些力氣,但是沒有了油底料這個環節,香味的融合和挂味的效果就不好,燙好的食材口感就會打折扣。
所以這個湯料裡,仍然有油底料這個環節,和骨湯配合起來,才是口味高人一籌的秘訣之一,這裡面也用到牛油,但比重更小,而且和紅湯比起來,還有個特殊要求,就是如果牛油膻味大,前期要加姜片和蔥段等進行熬制,以保證在白湯中提香而無異味。
基本配方如下(小批量):
一、配料
原料:色拉油600克,牛油400克,醪糟40克;
蔬菜料:洋蔥100克,老姜50克,香蔥30克,大蒜30克,胡蘿蔔50克;
香料組9種(1-3-5):
小茴香10克
白蔻5克 山奈5克 陳皮6克
桂皮2.5克 甘草3.5克 香茅草2克 草果皮3個 香葉5片
二、準備
把香料打成中粗粒溫水泡半小時,洋蔥切絲,老姜切片,香蔥切段,大蒜拍散,胡蘿蔔切條備用;
三、工序:
把菜籽油和煉好的牛油熬開,放入蔬菜料熬幹出香撈出;
然後放入打碎的香料和醪糟,小火炒20分鐘關火,在容器中靜置12小時以上即可使用。
其實這個白湯底料,說來就是個加了天然香料和蔬菜香料的油,配合骨頭湯提香和挂味,但用不用它,效果大不同。
四、白湯底料做法(20斤左右):
18斤大骨湯,加入白湯底料80克,再加上冰糖30克,以及鹽和一些增鮮料等,熬制10分鐘即可,湯裡還可以加上少許的枸杞和紅棗,主要作用是顯着好看,或者顯得健康些(偷笑一下)。
這是給大家介紹的一款基礎白湯的做法,供大家參考,我真正希望大家從中了解的是這些成分和工藝環節所起的作用,從而能從實踐中找到自己的玩兒法。
因為麻辣燙在進入各地的市場的時候,真正玩兒的風生水起的經營者,都是那些會“變”的人,例如從紅湯白湯的基礎上,又出現的各種口味和概念的,番茄、咖喱、金湯、藤椒等諸多新風格,都起到了“先人一步,高人一籌”的效果,大家記住,這才是我們真正要玩兒的!
下一篇再介紹一下麻辣燙的後期重要環節,味碟。
自然門美食e道哥 愛美食的江湖派,講真實的故事,說樸素的思想,交有緣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