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中華,曆史源遠流長,
而博物館
就是收藏各個曆史時期
文物珍品的寶庫。
人民日報文創特推出“館藏國寶”欄目,
帶你欣賞各大博物館的館藏珍寶!
湖北省博物館
本期探秘的
是湖北省博物館的越王勾踐劍和吳王夫差矛!
湖北省博物館珍藏兩件精美的古代青銅兵器:一件是越王勾踐劍,一件是吳王夫差矛。
這兩把兵器,是我國曆史上春秋戰國時期兵器界翹楚“吳戈越劍”的代表。
距今約2500年的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群雄逐鹿的大變革時期。當時列國争雄,烽煙四起,各諸侯國為了應付連年的戰争和對外軍事擴張的需要,紛紛投入到“軍事戰備”中,兵器鑄造業因此呈現空前的發展和繁榮的狀态。
而地處長江下遊的吳越之地,青銅鑄造技術尤為精湛,及至春秋中晚期鑄劍水平更是遠超中原諸國,湧現出了諸如歐冶子、幹将、莫邪等傑出的鑄劍能手。吳、越鑄造的青銅劍,堅韌鋒利無比,威披天下,“吳戈越劍”因此美名流傳千古。漢晉以來,文人墨客對吳越兵器多有吟詠,唐代詩鬼李賀就有詩雲:“男兒何不帶吳鈎,收取關山五十州。”
越王勾踐劍和吳王夫差矛的相繼面世,讓2000多年後的人們得以一睹“吳戈越劍”的風采。尤其是越王勾踐劍,作為赫赫有名的春秋晚期霸主勾踐自用劍,被湖北省博物館作為鎮館之寶珍藏,并獲得“天下第一劍”之名。
越王勾踐劍
越王勾踐劍1965年出土于湖北省江陵紀南城楚墓。出土時,劍置于黑色漆木劍鞘内,出鞘時劍身依舊寒光耀目,經千年而不朽,刃薄鋒利,能一劃即破20餘層紙。
2000多年前的鑄劍技藝令人歎為觀止。該劍長55.7厘米,寬4.6厘米,柄長8.4厘米,重量僅為875克,尚不及兩瓶礦泉水重。劍身滿飾黑色菱形幾何暗花紋,劍格的正面和背面,分别用藍色琉璃和綠松石鑲嵌成美麗的紋飾。在劍首的位置,有11道同心圓,相互之間距離僅有一根頭發絲粗細。複合劍制作、劍首同心圓制作和菱形暗格花紋制作技術,被人們稱為“吳越青銅兵器三絕”,這三者,在越王勾踐劍上均有體現。
因為成語“卧薪嘗膽”,越王勾踐和吳王夫差的故事為大家所熟知。蒲松齡筆下的“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指的正是越王勾踐敗而不餒、勵精圖治,反敗吳王夫差,終成逆襲的故事。這對生死冤家,共同譜寫了春秋争霸最後一幕的金戈鐵馬。
有意思的是,在兩位春秋霸主争霸的2000多年後,他們的兵器都在遠離故土的湖北江陵楚墓出土。1983年,在越王勾踐劍出土後約20年,吳王夫差矛于湖北馬山5号楚墓中被發現,墓主身份與出土越王勾踐劍的墓主相當,兩墓相距不足2公裡。
吳王夫差矛 吳王夫差矛
這柄青銅鑄成的矛長29.5厘米,矛葉寬約5厘米,形狀與短劍相似。通身飾有與越王勾踐劍相似的菱格形暗紋,冶鑄精良,保存完好,可與越王勾踐劍相媲美。
吳王夫差矛同樣經千年而少有鏽蝕,中部縱向突起為脊棱,帶刃的矛葉向前聚集成銳利的尖峰。脊兩側的凹槽稱為飲血,當矛頭刺入身體時,可以在出血的同時進氣,以減少阻力。矛葉正面靠近骹部的地方有八字錯金銘文,“吳王夫差,自乍(作)甬(用)劍”,至今仍光亮如新。
幾千年來,“劍文化”已經融入了我們的文化傳承和民族血脈之中。所謂“劍膽琴心”,中國的劍是有品格的,越王勾踐劍和吳王夫差矛這兩件王者兵刃,因為“卧薪嘗膽”的故事,被賦予了跌宕而悲壯的傳奇色彩。它們見證了春秋末年吳越争霸的風雲曆史,今天無言靜立于博物館的櫥窗中,仍能讓人感受到穿越千年的戰火硝煙和刀光劍影。
人民日報文創出品,
圖片來自湖北省博物館、攝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