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拜年#在我們東北地區,仍然流行東北大秧歌演出形式以拜年賀喜為主,無論城鎮還是村屯,都有秧歌隊歡快活潑的唢呐聲、鑼鼓聲。
東北大秧歌是在清朝康熙年間,由流放到塞北的徒囚中藝人文士,将内地的戲曲歌舞帶到東北,到了乾嘉時期,這種歌舞活動與東北人民的熱情風格結合,形成了獨具穩、梗、翹風格的秧歌舞,也漸漸形成秧歌音樂,由鑼、鼓、镲、唢呐等奏出曲調。東北大秧歌的曆史秧歌源于元宵節慶時的集會表演,至今已有千年。
東北地區的舞蹈有秧歌、龍燈、旱船、撲蝴蝶、二人摔跤、打花棍、踩高跷等,多在一起配合演出,統稱為“秧歌”。秧歌旋律流暢,節奏歡快簡潔,其場面紅火、舞蹈豐富。将東北人民熱情質樸、剛柔并濟的性格特征表現出來。“穩中浪、浪中梗、梗中翹,踩在闆上,扭在腰上”是東北秧歌的最大特點。同時,花樣繁多的“手中花”,節奏明快富有彈性的鼓點,哏、俏、幽、穩、美的韻律,都是東北秧歌的特色。
表演形式
1、地秧歌
也稱地蹦子,包括"要龍”、 "旱船”、 "老漢推車”、 "鬥獅子”等。有時還加一些喜劇人物形象來渲染氣氛,如"傻柱子”和"大家老婆”等。
2、踩高跷
踩高跷它也分高、低兩種:高的為"高跣”,低的叫"踩寸子”。 高跷的扮演者所扮演的人物為:頭跷:武醜打扮,手持馬鞭,是全隊的指揮。二跷:武旦打扮,亦持馬鞭。老蒯、彩婆子,穿農村中生活服裝,持長煙袋鍋子或棒槌。上裝:梳大辮紮彩球,彩色大襟上衣、長裙,手持扇子或手巾,一般為兩三名。下裝:穿帶短水袖大襟上衣,長褲,腰紮彩帶。一般為兩三名。漁翁、漁女,戲曲打扮。其他還有傻柱子、白蛇、許仙、青蛇等戲曲人物。互相扭逗,雙人對舞。由上、下裝為一組,稱作“一幅架”。最好的一幅架排在隊列的最後,叫作“底鼓”或“壓鼓的”,集體表演時,伴奏樂隊的鼓手,根據他倆的示意變換鼓點,全隊行進由頭跷率領并指揮。東北大秧歌具有扭、扮、唱、逗、耍、雜等多種技巧,具有有各種不同人物的形象,取材大都來源于《西遊記》、《白蛇傳》、《梁祝 》等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
東北秧歌是北方勞動人民長期創造積累的藝術财富,它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勞動生活,又和古代祭祀農神祈求豐收,祈福禳災時所唱的頌歌、禳歌有關,并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吸收農歌、菱歌、民間武術、雜技以及戲曲的技藝與形式,從而發展到今天的一種民間歌舞。
注:圖片來源于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