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考事業單位的考生經常會想,事業單位有編制和沒編制到底有什麼區别?
今天,我們就來大家講一講,事業單位有編制和沒編制的區别。
首先沒編制的情況一般有兩種:一是編外人員直接跟用人單位簽訂了勞動合同,有一定的合同期,屬于無編制合同工,工作待遇、薪資福利都是由用人單位直接發放,基本上表現良好也不容易被開除解聘。
第二種是勞務派遣。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勞務派遣這個詞,指的是合同并非和用人單位直接簽,而是和勞務派遣的公司簽訂的。工資福利也是由勞務派遣方發放,而非用人單位。這種形式的合同基本上如果崗位不需要你了,合同到期了就能随時解除,且在福利保障方面相對得不到保障。
那麼,編外人員和在編人員主要的區别到底是什麼呢?
在事業單位中,具有編制的人一般具有正常的福利待遇及長遠的政治待遇,而沒有編制的臨時工卻無法享受同等待遇。
一、首先是大家最關心的工資待遇方面的差别。
基本上,很多在編人員的工資和合同制人員其實是一樣的。包括每月工資以及五險一金,但是在福利待遇福利待遇方面往往就有區别,補貼、績效以及年底獎金之類的,某些單位就會體現出不同。
但也有一些編外人員的工資待遇和在編其實并無差别,除了有編制的人員,現在還有一種非實名控制數的人員,這類人員也是沒有正式編制的,但是這類人員的聘用是報了機構編制和人社部門備案的,财政部門按相關标準撥付經費,他們的待遇與實名編制人員實行同崗同酬,有關社會保險按國家政策規定标準購買,這種情況的話待遇差别就基本一樣,這就是備案制,現在有越來越多的用人單位招聘在逐漸往備案制走。
二、個人晉升方面的差别。
這個方面就是最大的差别。編外人員一般是沒有什麼晉升渠道的,基本都是做具體業務的人員,大都是科員,晉升不了高一級的職務。但在編人員考了職稱以後可以競聘到更理想的崗位,同時職稱也是薪資水平提升的一大标準,在編人員比編外人員其實擁有更多的機會,和更好的發展空間。
當然,這些也不是絕對的,不排除有些人十分優秀,所在單位十分器重,即使是編外也能努力轉到編内。機會主要進門,修行看個人,不論是在編還是編外,大家在最開始選擇工作的時候就應該認真考慮,你所走的每一步,都是你良好前程的墊腳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