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的本質是什麼?
情緒來自于哪裡?
來自于自我,來自于自我的什麼?
來自于自我的反應
來自于自我的什麼的反應或者說為什麼會産生反應?
因為自我存在而有了判斷,當感知後的判斷結果超出自我預期,就會産生情緒
而這個預期是怎麼産生的?
自我的殘缺性,必然導緻追求完整,而追求的過程即是自我的運動。
自我運動産生了念頭,産生了欲望,為什麼會産生?
因為缺,他要追求,他要維護自我的存在。
而追求,維護基于什麼?
基于過往的經驗,而經驗是什麼?
是自我已知與未知的沖突
所以基于已知,必然産生沖突。
看到情緒産生的根源,那麼如何避免?如何能更好的管理情緒?
看到自我的局限,必然無局限,無情緒。
而情緒的産生過程,在經驗方法論的角度,可以拆解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 誘發
第二部分 自我處理
第三部分 自我行為
情緒必定不會平白無故的産生,必有誘因,而自我獲取到誘因事件(誘發),也必有一個處理判斷過程進而轉換成情緒(自我處理),而有了情緒後自我也會有反應即行為,所以
美國心理專家艾利斯創立了ABC理論,認為一個人的情緒好壞是由自己的想法所決定。A(Activating event):誘發事件;
B(Belief):對一件事情的看法或者評價;
C(Consequence):繼這一件事後,個體的情緒反應和行為結果。該理論認為影響我們的并非事件本身,而是我們對此事的解釋,因此即使發生的事情相同,若我們所持的信念不同,便會産生不同的情緒反應。情緒調節有三個思路:
一是從A(事件)入手,避免壞事、争取好事。例如違章被罰導緻我們心情不好,那麼以後我們遵守交規、避免違章也就避免了心情不好。受到批評我們心情郁悶,那麼以後我們好好工作也會減少工作上的郁悶。但在做出決定、産生情緒之前一定要先搞清楚事件原由!
二是從B(認知)入手。引發消極情緒的常常是一些不合理觀念,這些不合理觀念也通常具有三個特征:①絕對化的要求。是指人們常常以自己的意願為出發點,認為某事物必定發生或不發生的想法。它常常表現為将“希望”“想要”等絕對化為“必須”“應該”或“一定要”等。例如,“我必須成功”“别人必須對我好”等等。②以偏概全的評價。常常把“有時”“某些”過分概括化為“總是”“所有”等,典型特征是以某一件或某幾件事來評價自身或他人的整體價值。例如,有些人遭受一些失敗後,就會認為自己“一無是處、毫無價值”,而這種評價一旦指向他人,就會一味地指責别人,産生怨忿、敵意等消極情緒。③糟糕至極的結果。認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情發生,那将是非常可怕和糟糕。例如,“我沒考上大學,一切都完了”“我沒當上處長,不會有前途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當遭遇各種失敗和挫折,要想避免情緒失調,就應多檢查一下自己的大腦,看是否存在一些“絕對化要求”“過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極”等不合理想法,如有,就要有意識地用合理觀念取而代之。
三是從C(結果)入手。①适當宣洩,如寫日記、講述、運動、放聲歌唱、跳舞、甚至痛哭等。②接受、忽視或适應,讓時間去淡化。③轉移注意力,讓自己忙起來。司馬遷受宮刑忍大辱終成《史記》,文王拘而演周易,科學家霍金身殘志堅等。④假裝高興,學會身體放松。⑤學會自助、求助、助人。正如身體上的不适我們可以求助醫生一樣,心理上的不适也可以求助他人,心理咨詢師或醫生。
但這一切屆時方法論,是總結歸納的結果,唯有看到自我的局限,有良好的三觀才是處理情緒最好的方式。
#認知##哲學##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