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電視劇《人世間》大火,幾天前我陸續看了前15集,等我昨天晚上想接着看時,該劇已被VIP了。于是我看央視1的回放頻道,直接看了第47集,跳躍有點大。
據說作家梁曉聲是哈爾濱人,1949年生,比我大15歲。當年他家曾住在道裡區“安字片”,據說是安平街。“安字片”就是所有街道名稱第一個字都是“安”,如安廣街、安發街、安道街等等。電視劇裡叫“光字片”,我們過去還稱這裡為“偏臉子”。
梁曉聲筆下的老哈爾濱和我小時候的記憶還是有些區别的。一是我們年齡有差距,二是居住區域不一樣。我家當年是住在道裡區中心地帶,也就是《夜幕下哈爾濱》所描寫的那個地段。
用現在人的說法是當時的“高檔社區”,當然我家是“高檔社區”裡的窮人。現在回憶起來,當年我家大院裡的居民層次是比較高的,相當現在的“公務員小區”了。有醫生、中小學教師、大學教授,警察,政府公務員等等。
隻有為數不多的幾家(包括我家)是工人。記得有一家男主人是哈市著名飯店“老都一處”的廚師長,七十年代人都瘦啊!而他們夫妻倆加兩個女兒都是大胖子和小胖子。
人家總吃燒雞,那年頭能吃起燒雞的是什麼家庭?好羨慕啊!我家雖然也買過燒雞,但次數極其有限,根本解不了小孩的“饞”。
我們大院是長方形的,臨街是一座二層日式樓,如同現在的公寓一樣有一個大走廊,;兩邊住着人家,過去叫法是“筒子樓”。走廊裡都鋪着木頭地闆,室外是木樓梯。大院的裡面還有個小二層樓,樓上住一家,樓下住一家。他們還有個獨立小院,裡面種着丁香樹。用現在人眼光看,就是帶小院的别墅。中間有三趟小平房,每趟平房有二三家不等。我家就住在平房裡,我們這趟平房有兩家,每家都有獨立的小院,但小院的面積不大。
好像我們這裡比電視劇《人世間》裡的環境好很多。住“别墅”二樓的那家人,兒子和兒媳婦都是文藝工作者,不是黑龍江歌舞團,就是哈爾濱歌劇院,我們也整不準。反正他倆一個是唱歌的,一個是拉小提琴的。我們可以聽到他們免費的音樂及演唱會。那時會拉小提琴,在我們小孩眼裡可神秘了。
90年代這裡半條街被動遷了,老建築都拆了,真是有些白瞎了。我們那條街還是和中央大街類似的面包石路面,如果能像中央大街那樣保留下來,哈爾濱老建築群會更豐富多元。可惜、真可惜啊!
梁曉聲所描寫的“安字片”,屬于道裡區的棚戶區,這裡八九十年代就開始動遷改造了。由于改造得比較早,現在又成為“老舊小”了。
而過去的城鄉結合部,因為改造得比較晚,卻成了哈市目前面積最大、最高檔的居住區—群力新區。大醫院的分院,好學校的分校,紛紛落戶該地區。我家也有幸劃入其中,臨近地鐵站和火車站,還成為了交通樞紐地帶。
那天聽鄰居說,小學入學的學校也變更了。過去往外遷戶口,現在往裡遷戶口了。
我不會寫小說,如果我會寫,我可以寫出與梁曉聲先生眼裡不一樣的老哈爾濱。
電視劇裡描寫的澡堂子,我很有同感。那時澡堂子特别少,道裡也就有兩三家,我爸單位發澡票,所以我爸總去洗澡。我們隻有要過年了去洗一次,那人可多了,排隊需要兩三個小時,洗澡半小時(限時)。男的是池堂,女的是盆堂。沒有現在的淋浴。
前一段時間有個朋友送我一本書《紅色足迹》,是寫我們道裡區曆史的書。是她們單位發的,她知道我喜歡看這方面的内容,就送給了我。看了其中的一部分,就感覺我對老道裡的曆史的了解還是太少了。
記得我家有個親屬,曾送我爸一本《肇東縣縣志》,我爸如獲至寶,天天看,反複看,把書都 看黑了,不知後來他借給誰了,現在我家沒有這本書了。
隻有人老了,才對家鄉以及家鄉的曆史感興趣了。年輕時一個勁向前沖,沒時間回眸,老了沒有沖的能力了,心也安頓下來了,才開始尋覓、品味、感悟過往。
左側粗的邪紅線是著名的“中央大街”,右側豎着的粗紅線是“尚志大街”,
上面的紅線是“友誼路”。我家曾經住在O處
這是著名的“八大市”,用現在說法就是菜市場,占地面積比較大,裡面還有縱橫交錯的許多排房子,布局像“迷宮”,東南西北四個大門,小時候,我經常去這裡買菜。圖中右上角是“索菲亞教堂”,如果不拆,好好收拾收拾,還得是索菲亞教堂附近的另一處景區呢?可惜當年的領導沒有這般遠視呀!90年代初政府把他拆了。我87年上班時,八大市還在呢。
這是‘’八大市”原址蓋的“新一百”,這種商場到處都是,沒有任何特點。
這是當年的“尚志大街”,臨街是一排排日式還是俄式(我不知道)小二樓,還有“有軌電車”。我們小時候,有軌電車拆了,但還有“無軌電車”在跑。
這是現在的“尚志大街”,左側的老建築還保留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