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日本多年的感受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日本制造的産品不見得就質量好。比如我買過一個便當盒,大約70人民币的樣子,一掰,biaji壞了。瞬間Made in Japan的印象跌入谷底。
在外國品牌裡,有很多産品我們發現質量都存在着問題,比如Zara,H&M等歐美品牌,特别是H&M的質量是非常差的,雖然是走平價品牌但質量确實差的不行,同樣是平價品牌為什麼優衣庫要比H&M更耐穿。Uniqlo實際上進入中國市場了兩次,頭一次是失敗的,因為經驗不足,粗制濫造等現在h&m有的問題,剛開始優衣庫都有在中國出現這個問題,一度退出中國,後來重返中國,在調整适合亞洲人的尺碼方面做出了努力,如果你仔細了解一下會發現很多歐美品牌都被日本收購了。比如J.crew,J.press等品牌。
由于我在國内時也常購買國内生産的皮鞋,特别是近年來崛起的一些小品牌,在淘寶網上開賣的小賣家,他們制作的皮鞋居然很耐穿,比日本高達幾千人民币的皮鞋鞋底更耐磨。
國内很多近年來開始認真起來的小賣家采用的皮鞋鞋底采用的是天然橡膠,或者更耐磨的材料,買一雙鞋我穿了幾年鞋底也沒見底,但很多日本的品牌,價格貴幾倍,鞋底很快就磨平了,而在日本換次鞋底高達7-800人民币,而且我說的還是最便宜的。有的甚至換個鞋底要1000人民币以上。
那麼為什麼還是有些人迷信國外品牌呢?其實我發現了一些細節,确實我們需要提高,第一就是鞋子的顔色掌控的不夠火候,沒有在這方面下功夫去專研,既然你皮革,鞋底都選的還不錯,為什麼不在配色方面再努力一點,很多人在制作時總是感覺差不多就行,其實再細緻一點兒我們就可以比過很多所謂的國外名牌。
其次就是鞋型的問題,很多廠家或者小作坊沒有用比較标準的好的鞋型,生産出來的鞋子要麼鞋頭過大,要麼過尖,要麼尺碼不夠标準,比如在日本的皮鞋,在腳的寬度方面就很下功夫,同樣的腳掌長度,但寬度确實是因人而異,日本在這方面就劃分的很喜,這樣腳掌寬的人在選擇時就可以避免腳被擠得很痛。
再比如說襯衫的問題,日本人根據本國人的體型,細分除了很多型号,讓很多人選擇更多,而且在選材上,裁剪上都擯棄了以往直接抄襲國外的習慣,加以改善以适合日本人的體型,因此很多産品價格也不便宜,但還是有人願意買帳,這就是注意細節,細分帶來的好處。
說得直白點日本也是抄襲的别國的産品,自己加以改良,然後反輸出,并且達到了一定效果。日本的飲食也是,日常的日本飲食幾乎很多起源都是外國的,比如咖喱,拉面,餃子,法式濃湯,牛肉飯等,他們隻是稍微改造了一下就弄得像是自己的文化一樣,并且傳到世界。
那麼作為一個很多文化起源的中國,其實我們有更多元素可以使用,但我們需要冷靜下來,更加耐心細緻地注重細節,塑造優質品牌,而不是隻滿足于做個代工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