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健康
/
糖尿病腳冷可以用燒水泡腳嗎
糖尿病腳冷可以用燒水泡腳嗎
更新时间:2025-09-14 14:20:21

糖尿病腳冷可以用燒水泡腳嗎(糖尿病患者感覺腳冷)1

60歲的王大爺是一個有着20多年糖尿病病史的“老糖友”了,平時對自己的血糖非常關注,并且聽從醫生的規定定時定量的服藥,并且每天都進行監測,血糖控制一直挺好,結果就在幾天前穿着拖鞋就來到醫院,說自己的腳底闆莫名其妙的破了,而且塗藥塗了幾天也沒好,害怕自己是糖尿病足。

醫生通過檢查發現王大爺的血糖水平控制得很好,而且腳底闆的破潰也沒有明顯的感染痕迹,進一步追問才發現,原來王大爺從别人手中得到了幾包泡腳的中藥,恰逢自己是感覺腳冷,于是最近都在家泡腳,而腳底的潰口就是泡腳後出現的,于是醫生最後診斷為:燒燙傷,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經過抗菌、促進傷口愈合、營養神經等對症治療後,王大爺的傷口快速愈合了。

一、糖尿病的患者為什麼感覺腳冷、腳麻

糖尿病腳冷可以用燒水泡腳嗎(糖尿病患者感覺腳冷)2

糖尿病的患者老是感覺腳冷、腳麻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糖尿病對于下肢感覺神經和運動神經的緩慢侵蝕所導緻的,也就是是臨床上經常診斷的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神經細胞是人體最脆弱的組織之一,其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當刺激過度時就會對神經細胞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其中高血糖就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因素之一。

研究表明當人體長期處于高血糖狀态時,高血糖就會激活葡萄糖的旁路代謝,導緻産生更多的山梨醇和醛糖,當這兩種物質濃度過高時就會對于神經組織具産生毒副作用,造成神經細胞出現腫脹和壞死,從而形成不可逆的神經損害。

其次,長期高血糖狀态會導緻身體産生更多的糖基化終末産物,這種産物會沉積于營養神經的血管周圍,引發炎症反應,同時激活血管内的凝血功能,導緻血管内皮的基底膜逐漸增厚,最終導緻血管管腔逐漸狹窄,進一步導緻神經發生缺血、缺氧,最終壞死。

二、糖尿病患者為什麼不要随意泡腳

當糖尿病患者合并有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時就會時常出現雙腳發麻、發冷的感覺,有些人選擇使用溫開水泡腳來緩解症狀,其實這是非常危險的。

①糖尿病患者很難控制溫度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一個特點就是會降低四肢末端的感覺,導緻患者出現感覺異常。由于高血糖對于感覺神經的損害,糖尿病患者往往無法準确感知冷熱,對于溫度的改變也相對遲鈍,這往往導緻即使水溫已經較高,但糖尿病患者依然感覺不熱,并且不斷加入溫開水,結果往往導緻皮膚燙傷因此有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患者應該減少泡腳,或者在泡腳前測定水溫,水溫最好不超過40℃

②長期泡腳會導緻足底皮膚更加缺血缺氧

足底皮膚長期浸泡後就會變白、起皺,甚至疼痛,這其實是皮膚吸水後使得表皮變軟、細胞腫脹所導緻這種情況在正常人身上問題不大,但對于有糖尿病的患者而言就比較危險了。糖尿病患者因為末端循環功能不佳,在泡腳初期雖然可以改善循環,但時間過長後随着皮膚收縮就會加重足底皮膚缺血、缺氧,嚴重時甚至發生皮膚壞死脫落,這也是很多人泡腳有容易起皮的原因。因此泡腳時間不宜過長,一般10分鐘左右即可

③擅自加入中藥容易引起不适

有許多患者為了追求某種療效,喜歡在泡腳的過程中加入各種各樣的中藥材,其實這是不科學的。首先,中藥材在40多℃的常溫下是完全無法發揮效用的,需要通過專業的燒制儀器才能将藥物的精華煎出來;其次,一些中藥材對于皮膚有刺激性,如冰片、姜片等,這種刺激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是比較危險的,非常容易造成皮膚損傷,甚至感染因此在泡腳程中不要随意加入中藥材,或者加入已經熬制好的中藥湯劑即可,并且中藥材一定要咨詢專業的中醫師。

三、雙腳發麻、發冷不如試試這幾種藥

①維生素B族

糖尿病腳冷可以用燒水泡腳嗎(糖尿病患者感覺腳冷)3

維生素B族是一大類維生素的總稱,其中維生素B1、維生素B12、維生素B9等都對于神經有保護作用,臨床上經常被用于治療多種原因引發的周圍神經病變,值得一提的是臨床研究表明将維生素B1、維生素B12、維生素B9聯合使用時,其營養和保護神經的效果要優于單獨使用其中一種,因此臨床可以選擇将維生素B1、甲钴胺和葉酸片聯合使用,可以更加高效的營養神經

②改善末端微循環藥

改善下肢末端血液循環對于減輕神經損害具有重要意義,臨床常用的藥物有羟苯磺酸鈣、邁之靈等,其中羟苯磺酸鈣最為常用,其主要作用于毛細血管内皮細胞,可以調節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同時具有抗血小闆聚集的作用,降低血液粘稠度,從而有效改善四肢末端循環,減輕神經損害。

③改善代謝紊亂藥

依帕司他是臨床常用于防治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藥物,其可以與山梨醇進行不可逆的結合,從而減輕山梨醇對于神經的損害。

④止痛藥

對于雙下肢出現刺痛或者疼痛難以忍受的患者,建議使用止痛藥,其中常用的藥物有普瑞巴林、加巴噴丁、曲馬多等,這些藥物都是專門用于治療神經痛的,但這些藥物多少都有副作用,而且都是處方藥,建議在專科醫師指導下使用。

四、雙腳發麻、發冷平時這樣處理更科學

①注意監測血糖

糖尿病患者突然出現雙下肢發麻、發冷或者乏力,往往是血糖控制不佳的信号,因此一定要做好血糖監測,如果發現血糖異常升高要積極糾正誘因,或者前往專科醫師進行調整降糖方案。

②注意足部保暖

糖尿病患者的足部對于溫度的變化比較遲鈍,經常是冷冰冰的,因此注意足部保暖就非常重要。

③适當活動腳趾

臨床研究表明每天主動将腳趾和腳掌進行屈伸活動,可以明顯改善下肢循環狀态,從而減輕下肢感覺異常,同時還可以點按足部及下肢的穴位以刺激足部神經,改善神經功能。

④注意穿透氣的鞋子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患者最好穿透氣的鞋子,以免過度出汗導緻足部出現真菌感染,其次可以适當在足部塗擦潤膚霜以防止皮膚幹裂,汗腳的病人可以适當的塗一些滑石粉以防止出汗過多。

⑤足部出現破潰及時就醫

糖尿病患者足部一旦出現破潰是非常難以自我愈合的,因此如果足部出現破潰一定要保持傷口幹燥,并且及時就醫,防止繼發感染。

五、總結

糖尿病合并有周圍神經病變的患者最好不要随便泡腳,即使泡腳也要注意水溫、泡腳時間等問題;其次,針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可以采用藥物進行有效控制,這比泡腳要有用得多;最後,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自我防護非常重要,特别是對于足部的破潰傷口一定不能忽視,盡早就醫治療。

#健康明星計劃#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如何用食療治療脫發(營養治療害怕脫發)
如何用食療治療脫發(營養治療害怕脫發)
     供稿來源:深圳市中醫院營養科 曾瑤池   别人的空氣劉海      你的空氣劉海      頭發危機越來越嚴重   第一批00後都開始注意了!      杏林君告訴你   脫發其實分為三種   脾胃濕熱型脫發   血熱風燥型脫發   肝腎不足型脫發      中醫帶你辨證施膳   還你一頭濃密秀發            脾胃濕熱型脫發的特征   平...
2025-09-14
劉德華演唱會喉嚨發炎(劉德華演唱會中途發病)
劉德華演唱會喉嚨發炎(劉德華演唱會中途發病)
  12月28日,“天王”劉德華在香港紅館舉行“My Love Andy Lau World Tour”演唱會,然而現場出現突發狀況,劉德華在演唱《如果有一天》時喉嚨發炎無法再繼續,随後劉德華在台上躹躬向觀衆緻歉,忍痛宣布取消今晚的演唱會。      57歲的劉德華在紅館舉行一連20場的跨年個唱,今晚已是第14場,不料出現這種狀況。現場,他唱《如果有一天》時...
2025-09-14
一年級體育與健康第十三周教案(小學一年級體育與健康)
一年級體育與健康第十三周教案(小學一年級體育與健康)
  學習内容:踏石頭過河   三維目标:積極參與,能掌握,與同學合作開展。   認知目标:積極了解各項遊戲活動,認識各種“過河”方法。   技能目标:通過學習能掌握多種的過河技巧。   情感目标:通過學習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快樂成長。      學習步驟:   一、統一規章、身體力行   教師活動:   1、集合隊伍,組織學生進行基本隊列練習,重點練習:向左、...
2025-09-14
重病母親無錢(單身母親正躺在病床上等)
重病母親無錢(單身母親正躺在病床上等)
     本報訊 記者康欣報道皮膚上長大包,還以為是皮膚病,治了半天才發現自己患了白血病,治療花了近40萬,終于等到配型成功,卻因為無力承擔高額的手術費用而徘徊在希望破滅的邊緣。31歲的關麗說,她不怕死,但她不忍心扔下30個月的兒子,為了寶寶,她希望有人幫幫她。   今年31歲的關麗家住湯崗子鎮,她十幾歲時,父親車禍,腦部受損,至今精神狀态時好時壞,母親靠幫...
2025-09-14
什麼牙齒最怕牙周炎(隐形的牙齒殺手)
什麼牙齒最怕牙周炎(隐形的牙齒殺手)
  經常會聽到老百姓說,“牙龈腫、牙龈出血,是上火了”;“牙龈萎縮是年齡大了”“牙齒松動,是‘老’掉牙了”,可實際情況是這樣嗎?   晨起刷牙,牙刷上、唾液裡有血絲;朋友聚會,咬口蘋果,水果上有血;種種情況,不免令人尴尬,而這都是牙周病惹的禍。   01   什麼是牙周病?   它是發生在牙齒支持組織包括牙龈,牙骨質,牙周膜和牙槽骨的一種慢性、破壞性疾病,常...
2025-09-14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