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句話用在大連金普新區石河街道石東線生态宜居路的建設再合适不過。随着石東線從三四米寬的土路變為7米寬的瀝青路,最後變成生态宜居路,村民走上了脫貧緻富的幸福道路,且他們面前的這條道路越來越寬廣。
石東線已成為生态宜居路(央廣網發 金普新區石河街道供圖)
石河村位于小黑山北麓,早年間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村裡與外界聯系的道路僅僅是一條塵土飛揚的土路,落後的交通條件一直嚴重制約着石河村的發展。2003年,受益于村通油路政策,金普新區交通部門籌集資金216.2萬元,為石河村建設了全長6.412公裡的鄉級公路石東線,将原寬隻有三四米的土路變成了7米寬的瀝青路,石河村村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出行條件從此成為了曆史。
把石東線全面建成生态宜居路,是目标,更是初心。按照“綠不斷線、景不斷鍊”的思路,石東線“沿路增綠”,建設生态廊道,提升綠色生态容量,讓道路和諧巧妙的融入周邊環境。以景觀為點、以道路為軸、以民居為面、以生态文明建設為支撐,引領産業結構調整,在石東線全線鋪就了一張山水相依、紅綠相融的生态畫卷,體現了具有鄉村地域特色的自然人文景觀,打造出了具有山城特色的綠化景觀大道。
公路建成後,村裡建設了“東溝五坊”即:豆腐坊、油坊、酒坊、磨坊、粉坊等鄉村旅遊項目。近年來又逐步開發出民宿、農家樂旅遊、溫泉酒店等鄉村旅遊産品,這個曾經偏遠的小山村變成了遠近聞名的鄉村旅遊勝地。
2013年,石東線進行了拓寬改造。路更寬了,村民來錢的路子也更廣了。石河街道在随後的幾年裡修建了4條和石東線連接的路,形成了石河村的交通網絡,給石河村帶去了人氣、财氣,在基層凝聚了民心。石東線及其各支線的修建,一方面方便了石河村民的出行,更主要的是帶動了當地旅遊的發展,農家院由原來的2家發展到24家,并且有14家被評為“大連市星級農家樂”。石河村通過構建通道支撐、集散銜接、基礎網絡、配套服務等旅遊交通運輸體系,加快旅遊公路建設,持續優化旅遊出發地與目的地之間、景區與景區之間的路網連通和有效銜接,逐步打通了東溝的交通旅遊“大動脈”。石河街道還引進了東泉假日酒店、五坊滿族風情一條街、連海書院等項目,讓遊客更方便地進出東溝,助力東溝成為國家生态文化村、最有魅力休閑鄉村和省級旅遊度假區。2017年東溝共接待遊客60餘萬人次,實現直接經濟收入1.5個億。記者了解到,原石河村是金普新區的四大貧困村之一,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屯通公路的修建改變了石河村一窮二白的面貌,村民的人均收入現已增加到2.6萬元。
從脫貧緻富路,到生态宜居路,石東線經曆了一次又一次蝶變。以東溝水庫為基點,植入滿族特色文化、民俗互動體驗、民族風情等元素,建設觀光木棧道、十裡花溪客舍、五坊滿族特色村寨、嶺上花夕、東泉溫泉假日酒店、小黑山景區等特色主題文化區域,資源整合形成了及商業、文化、旅遊為一體的東溝生态文化旅遊度假區。石河村先後獲評中國最美村鎮、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等多項國家級、省市級殊榮。榮譽背後,是大連金普新區積極探索“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的成功實踐。
(央廣網 記者于芳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