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和古代的漢字對比? ,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現代和古代的漢字對比?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現代和古代的漢字對比
大家好,我是黃雪晴 。
從這期節目開始,我們來學習一組跟時間相關的漢字。今天第一講,時。 甲 骨文的 “時”字上面是一個腳闆,也就是“止”,腳闆從一個地方“一”出發,去往别的地方。這個字後來寫成我們常說的“之乎者也 ” 的 “之”。“之”在古代常常表示“往什麼地方”或“到什麼地方去 ” 的意思。
之字下面是一個 “日”,就是太陽。之和日一起構成“時”。所以在甲骨文以及戰國文字中,時字是沒有下面的那個寸字的,隻寫成一個之一個日 。
由表示運動的腳闆之和表示太陽的日放在一起,意思是太陽像腳闆一樣在運動。太陽的運動就是 “時”。為什麼?我們知道古代的人們是通過觀察太陽的運行規律來判斷“時”的。為什麼要觀察太陽的運行規律呢?因為農業耕作是離不開太陽的。我們今天還在說“萬物生長靠太陽”。太陽就是古代人們的“時”,“時”首先是“農時”,是第一重要的時。
到了戰國時代,出現了加了一個 “寸”的“時”,小篆的字形就是一個加了寸的 “ 時 ” 字。 這也就是我們今天簡化字形體的由來。 “寸” 是 一個長度單位,比如尺寸。由于 “寸”表示長度,所以“寸”也有限度的含義,比如“分寸”。作為時來講,當然是有限度的。首先,太陽的運行是有自身的軌道和周期的,本身就有限度。其次,古人的農業耕作,是嚴格按照太陽的運行情況來進行的。所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說的就是人們根據太陽的運動來安排每天的活動, 也就是 根據 “時”來把握生活的“分寸”。
在看古裝電視劇的時候, 我們 經常聽到子時、醜時這樣的說法,這些說法裡面的時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 古人觀察天象,總結規律,把太陽一天,也就是一晝夜之内的變化分為十二個 “時”,然後把這十二個“時”分别跟十二地支,也就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對應起來,于是就有了子時、醜時之類的說法。這十二個“時”跟我們常說的“時辰”是同一個概念。古人把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我們今天把一天分為二十四個小時,小時隻有“時辰”的一半,所以叫作“小時”。
古代把雞窩叫做 “埘”,《詩經·王風》裡有“雞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來”的句子,“埘”是古代人們在牆壁上挖出來的洞,也就是雞窩。早期人們住的是土房子,院牆也是土牆,所以這個“埘”有個土旁, 是專門給雞挖的,讓它天黑的時候休息的土窩。《詩經》 這句話是說雞進窩了,太陽落山了,牛羊也從山上下來準備回家了。太陽下山的時候,耕種的人們回家休息,家畜們也到了該回窩睡覺的時候了。
雞是家畜裡最能掌握時間規律的動物, 《說文解字》說它是 “知時畜也”, 我們有 “聞雞起舞”的說法。日出時,雞會打鳴。日落時,雞也會回到它自己的窩裡 , 這也許就是雞窩稱 “埘”的原因吧。
下期預告: 下期節目,我們來學習 “時間”的“間”字,“間”字跟“閑”字竟然還有着很深的淵源,你一定想不到吧! 漢字解密,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