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山海雄奇,底蘊深厚,物産豐饒,美食荟萃,是著名的海鮮之鄉、水果之鄉。台州食材得天獨厚,特色鮮明,有姜湯面、甯溪豆腐、路橋目魚腸、臨海糟羹、溫嶺嵌糕、玉環魚皮馄饨、天台餃餅筒、三門小海鮮、仙居八大碗等一系列風味小吃。
在椒江、黃岩、路橋吃~
姜湯面
椒江,可以說是全國最懂姜的地方,來椒江的每個人,都會被款待一碗姜湯面。姜湯面最講究的就是熬姜湯,姜片用黃酒熬制,待酒精揮發後,撈出姜片曬幹,做姜湯面時,便用這幹姜熬湯,再加入魚、蝦、蛤蜊、黃花、豆皮等配料。
姜汁調蛋
主料有核桃、姜汁、蛋、紅糖等。将姜汁、雞蛋和紅糖一同調勻,裝小碗倒入大鍋幹燒,燒出的蛋品甜中帶辣,口感紮實樸素。這款台州特色小吃,街頭巷尾總能聞到它的香味,非常暖胃,是營養豐富的滋補佳品,具有散寒、止嘔、祛痰、健脾等諸多功效。
豆面碎
以豆面、面結、小肉圓為原料,常常跟肉骨頭、菜株頭、竹筍等一起熬煮,鍋開之後趁熱盛到碗裡,倒上醋、撒上蔥花,湯底濃厚,大冬天喝上一碗,腳底心都微微發熱。
大陳黃魚
“沒有黃魚不成席”,大黃魚是浙江沿海一帶備受鐘愛的海産。台州的大陳海域是浙江省最大的大黃魚養殖基地,盛産大黃魚,大陳黃魚也是來台州必吃的海鮮。
炊 飯
台州炊飯有包炊飯和肉沫炊飯。在蒸好的黏度适中有嚼勁的糯米飯中放入油條、鹹菜、香腸、裡脊肉等,妥當後雙手合起包裹成圓筒狀,便是可口的包炊飯了。肉沫炊飯則是肉沫泡糯米飯,糯米的香甜可口加上鹹鹹的肉沫,簡直就是最佳搭配。
甯溪豆腐
甯溪豆腐,黃豆要浸泡12小時左右,磨成漿後,加6大勺的熱水,然後用紗布将豆漿與豆渣分離……工序漫長,黃岩人吃着甯溪豆腐的時候,總會說一句“甯溪豆腐就是好吃”。
麥鼓頭
麥鼓頭,台州傳統食物,大街上随處可見。麥鼓頭裡面大多是梅幹菜餡的,餅放在鍋裡烙,烙到一定程度,餅子内部的水分便蒸發成氣體,整個餅就會鼓起來。吃起來口感很軟,偏油但不膩。
番薯慶糕
番薯慶糕,是用番薯幹加上糯米,磨出番薯慶糕粉制成的,撒上一把紅桂花、白芝麻,并且點綴上葡萄幹、枸杞子蒸熟,吃的時候入口細膩,韌且柔滑,軟糯Q彈,還有桂花的清香。
路橋目魚腸
路橋目魚腸,目魚也稱日月魚,貝殼呈圓形,兩殼顔色不同,一邊肉紅色,像太陽,另一邊顔色潔白,似月亮。将新鮮的目魚做成目魚腸,味道鮮美且攜帶方便。
在臨海吃~
麥 蝦
麥蝦,最能代表臨海特色的美食。一碗地道的麥蝦,集合了面粉的筋道香軟、蔬菜的清淡爽口,還有蝦幹、蛤蜊、蛏子的十足鮮味,數種滋味交織讓人滿足,除了鮮還是鮮。
糟 羹
臨海人的元宵節在正月十四,家家戶戶都會吃上一碗糟羹,裡面有冬筍、香菇、蘑菇等山珍,還有幹貝、蝦幹、蛏肉、牡蛎等海味。配菜主要是芥菜,再加入本地香腸和鹹肉,暖胃又極盡鮮香。
蛋清羊尾
蛋清羊尾是臨海人在明末清初時創造的一道名菜,已有1400多年曆史,形态似羊尾巴,用雞蛋清作原料。因其油而不膩、綿軟甜香、色澤嫩黃,深受大衆喜愛,無論是高檔飯店還是街頭小吃都有它的身影。
海苔餅
苔香味十足的海苔餅,也是臨海的一大特色,特别是剛出爐的海苔餅,鹹香酥脆,堪稱一絕。紫陽古街上的王天順海苔餅,清光緒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創立至今,已有118年的曆史,是個名副其實的百年老店。
麥油脂
麥油脂,一張韌性十足的面皮,包裹上綠豆芽、五花肉、炒芹菜、雞蛋絲等配菜,當香軟的面粉遇上鮮嫩的菜肴,口腔裡裝滿的都是鮮美的滋味。
在溫嶺吃~
嵌 糕
嵌糕,溫嶺美食扛把子。經過一下下捶打的年糕,軟糯且有嚼勁,包裹上浸滿湯汁的豬肉或香腸,再加上被炒的香脆可口的素菜,最後澆上一勺肉汁,滿足,十分滿足!
泡 蝦
泡蝦原料是小麥粉、秘制肉碎和鮮蝦仁。将小麥粉和水攪拌成稠糊狀,用特有的器具取上适量,加上秘制肉碎作餡,往沸油裡一扔,面皮炸至金黃色即熟,色澤金黃誘人,咬上一口香脆可口。
肉 圓
肉圓以豬肉為主料,剁糊加豆腐、山粉和調料,制作成一隻隻圓形的小丸,放入蒸鍋蒸20分鐘,即可食用。一個個肉圓子,通過摔打使得肉質緊緻,入口即化,最适合下飯,根本停不下來。
雞蛋麻糍
雞蛋麻糍,雞蛋和糯米兩個怎麼做都很好吃的美食,碰撞在一起的味道直接在嘴中爆發,最常見的原料,最原始的味道,也是最忘不了的早餐美味。
在玉環吃~
敲魚面
魚面是玉環坎門名菜之一。敲魚面的制作工序與魚皮馄饨有異曲同工之妙,隻不過敲成薄如紙張的魚餅,再放入熱鍋文火烙熟,切成面狀,可作湯菜或燒點心用,鮮味可口。
魚皮馄饨
玉環人的餐桌離不開魚皮馄饨。挑選新鮮的魚,剔骨剩下魚肉,一邊敲打,一邊撒上少許面粉,最終敲成圓形;再将調好的豬肉餡料包進魚皮裡,捏成馄饨樣。魚皮馄饨可清蒸也可水煮着吃,嚼勁無比的魚皮,不加味精,也鮮美得不得了。
水潺餅
水潺肉質非常細嫩,一放進嘴就跟豆腐一樣融化,若是将水潺去頭去尾,剁成魚泥,煎炸成香噴噴的水潺餅,外酥裡嫩,吃過一次就忘不掉。
番薯粉圓
番薯粉圓,用番薯粉做成的鹹圓,金黃色的薄皮裡餡料豐富,包裹着炒好的肉糜筍丁豆幹和小海鮮,伴随着出鍋那熱氣騰騰一口下去,相當滿足。
在天台吃~
餃餅筒
一張餅皮卷入豬肉、豬肝、雞蛋、胡蘿蔔、粉絲、香菇、莴筍、荸荠、豆幹等家常菜,再煎得又香又脆,皮薄、餡香,餃餅筒是每一個在外漂泊的天台人的念想。
糊拉汰
糊拉汰,天台最正宗的小吃之一,以麥粉為原料,調成稀薄而不失其粘性的糊狀,用手把它放在鍋子裡拖拉成圓形的薄餅,上面可以放各種餡,土豆絲、芥菜、豆芽、茄子、南瓜絲、雞蛋、菜幹、豆腐等,用不到一分鐘就熟,制作方便,香脆可口。
烏飯麻糍
在天台,沒有人不知道剡人劉晨、阮肇入天台遇仙女的故事,故事裡仙女曾經給他們的食物就是烏飯。烏飯是一種樹,把烏飯樹葉摘下,洗淨煮爛取其汁液,并與蒸熟的糯米飯攪拌,一起搗成烏飯麻糍,吃法是放涼了吃,撒上松花粉,蘸上紅糖。
在仙居吃~
仙居八大碗
仙居“八大碗”,與八仙的傳說有關,八大碗分别為:何仙姑蓮子、韓湘子海參、曹國舅泡鲞、漢鐘離翻碗肉、鐵拐李大魚、藍采和敲肉、呂洞賓豆腐、張果老肉皮。
仙居三黃雞
仙居已有300多年的養雞曆史,仙居三黃雞堪稱模特雞種,肉質鮮嫩,香味濃郁,絕對的下飯菜!
仙居澆頭面
仙居澆頭面,原本是丈母娘做給女婿吃的,漸漸地饞了無數仙居人的心。無論什麼時候想起,總是懷念那一口爽滑的口感,和花樣超多的澆頭,最後還要喝完湯,才算滿足!
仙居燒餅
在仙居,燒餅是當仁不讓的街頭美食霸主,一家不起眼的小店面,一個冒着熱氣的老燒桶和一位滿手傷痕的老師傅,便能做出讓人念念不忘的美味。
在三門吃~
三門青蟹
既來三門,必吃青蟹。三門青蟹蟹肥肉厚,特别是蟹螯,碩大飽滿而肉厚,殼薄、膏黃、肉嫩、味美,是三門青蟹的特點。
望 潮
望潮,形似章魚,比章魚小。生在灘塗深處,潮水退下時,用手或闆鋤挖捉。望潮的吃法很多,生炒、紅燒、水煮等,紅燒望潮還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
跳跳魚
彈胡如小鳅,頭有斑如星,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的小海鮮還有跳跳魚,也叫彈塗魚,清炖、紅燒、油炸、氽湯,怎麼做都美味。
螠 蛏
在三門,有一種小海鮮,随便一做哪怕是簡單的清蒸,都能鮮到咂舌,那就是螠蛏,殼薄肉嫩,肥壯鮮美,夜宵佳品!
麥 餅
三門的麥餅特色在于有鹹、甜兩種。甜的内含芝麻海苔,唇齒留香;鹹的内含蝦皮、蔥花、肉丁、香幹,或摻以蛋等為餡,俗稱“五香麥餅”,最具三門特色。麥餅是三門人夜宵、排擋必點的美味,深受大人和小孩的青睐。
台州的美食實在是太多,“台”“台”“台”好吃了,一定要去多嘗嘗!
圖片來源:各縣市區文旅、崔江劍、曹榮、葛敏等攝影師
(原标題:《來台州,不得不推薦的美食,“台”好吃了!》,編輯:張丹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