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煙台沿海而立,盛産海鮮,美味可口的海鮮吸引了很多遊客前往。在煙台,還有另一樣大家耳熟能詳的美味,潔白晶瑩千絲萬縷,在各種菜肴裡面都能起到“點睛”的作用,那就是——龍口粉絲。
打火機能點燃就是毒粉絲?實則不然
前段時間一則視頻引發了熱議,視頻記錄了有人用打火機點燃了龍口粉絲,說這是“毒粉絲”。其實,用這種方式來鑒别粉絲是否有毒,是很不靠譜的。粉絲都是以澱粉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而澱粉類産品,特别是幹的,本身就很容易燃燒,燃燒後的産物也都是一樣的,用燃燒法來辨别粉絲是否有毒并不科學。
那麼要怎麼來分辨龍口粉絲的好壞呢?首先,看産地。龍口粉絲在2002年就獲得了國家的原産地保護,隻有山東煙台的招遠、龍口、蓬萊、萊陽、萊州五個縣按照标準生産的粉絲,才能被稱為龍口粉絲;其次,看原料。對于龍口粉絲的原料,也有要求,隻有用綠豆或豌豆加工的粉絲,才能稱為正宗的龍口粉絲;再次,看色澤。優質的龍口粉絲,每一條粗細都很均勻,潔白呈透明狀,整齊且柔韌;最後,看使用。龍口粉絲因原料是綠豆或豌豆,有很高含量的直鍊澱粉,在煮的時候入水即軟,吃起來清爽耐嚼。
龍口粉絲并非源于龍口?
名為“龍口粉絲”,如今規定的産地裡也有龍口,很多人以為龍口粉絲就是山東煙台龍口産的粉絲,其實并不是。龍口粉絲最早出現在招遠,當年從招遠制作好的粉絲被運到龍口外運,大家收到的時候隻知道發貨地,加上集中在龍口外運的粉絲堆積成山十分壯觀,因此這些粉絲被稱作“龍口粉絲”。
明末清初,招遠人就創造了用綠豆做粉絲的新技術,受當地地理環境和氣候的影響,招遠的粉絲“絲條均勻、質地柔韌、光潔透明”,在當地頗受歡迎,後來通過龍口港裝船外運,更是赢得了外地朋友們的喜愛。
過去的招遠,每個村每家每戶基本上都會做粉絲,做好之後,用驢、騾子或者小車運到龍口港,再裝袋出口。龍口裝袋的粉絲,袋子上會寫着“龍口”,就這樣“龍口粉絲”的名号越大越響,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品牌。近幾年來,招遠全市生産粉絲的企業有100多家,年産粉絲20多萬噸,出口量占全國粉絲出口量的85%。
傳統制作要求高,環環相扣美味到
龍口粉絲的傳統制作技藝,對原料、水質、氣候和環境都有嚴格要求,多達100多道工序。“龍口粉絲”享譽中外,手工生産過程環環相扣,粉匠們配合嚴密,制作出這傳世美味。
“碾破綠珠,撒成銀縷”,形象地描述了龍口粉絲的制作方法。首先要推粉,也就是完成澱粉的提取:綠豆需要經過20多個小時的浸泡,使皮分離,散發出發酵的淡淡酸味;泡好的綠豆需要用石磨磨成漿,然後過濾掉雜質,再等待沉澱。然後要漏粉,主要是完成粉絲成型:把澱粉從缸裡挖出來,裝到白色兜布裡面,控幹水分備用;再取适量的綠豆澱粉加熱水打糊,打糊粉匠需要立即攪動,越快越好不能停;把打好的糊摻上面粉,揉成粉團,就要開始漏粉了;一人負責拿漏勺,一手拍打漏勺,落下的粉絲在鍋中過上幾秒,就要撈出來放到涼水鍋裡;然後一人負責把粉絲從鍋裡撈出來,挂到粉架上。最後要曬粉,也就是完成定型,等到晾曬幹透了,就是大家常見的樣子。
久煮不碎,美食好搭檔
龍口粉絲的美味毋庸置疑,常見的美食裡面也能看到它的身影。好手信為大家整理了兩道常見的粉絲菜肴,快一起來看看吧!
肉末粉絲:俗稱“螞蟻上樹”,龍口粉絲提前用開水泡軟,剪短一點,豬肉切末;鍋裡倒油,加姜末炒一下加入豬肉末,加料酒翻炒;加适量生抽、老抽、糖、鹽翻炒,可以适量加水防止鍋燒幹;倒入粉絲,翻炒,加蔥花再翻炒幾下,就可以出鍋了。
蒜蓉蒸粉絲金針菇娃娃菜:龍口粉絲兩小把,冷水泡兩個小時左右,金針菇、娃娃菜洗淨;大蒜、小米辣切碎,裝入調料碗中;開鍋燒油,七八成熱的時候将油潑入裝着蒜末和小米辣的碗中;在碗中加入2勺生抽、2勺蚝油、适量鹽攪拌;鍋中加水,大火燒開,娃娃菜裝盤,放入蒸5分鐘左右;5分鐘後在盤中鋪上金針菇和粉絲,把碗中的調料用勺子鋪勻,加蓋繼續大火蒸上10分鐘,撒蔥花出鍋。同樣的方法也可以用來蒸蒜蓉粉絲生蚝或者是蒜蓉粉絲扇貝,更加美味。
龍口粉絲的美味很容易得到,菜肴也都是比較簡單快手的,來到煙台,一定要試試海鮮配粉絲,一絕。也不要忘了給親友帶點龍口粉絲當手信喲,這可是煙台不可或缺的美味代表呢!
部分圖片來源或改編自互聯網,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侵删請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