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詩人想不到自己會被後世反複誦讀,以此想象歲時秩序井然的舊日——但我卻想讓未來的人知道,我所生活的世紀,仍有無數熱愛生活的中國人,認真而有儀式感地活在當下。”
《風日有清歡》是作家文珍對自己跨時三年的閱讀、生活、觀察世界的記錄,借與廿四節氣相關的古典詩詞破題,讀書、遠遊、覓友、懷人,昨日之詩與今日之事互為觀照,于四時風物留心日常情境,古老節氣亦可作體察當代生活的新刻度。
1
一轉眼,立冬的日子就要到了。
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也是冬天的第一個節氣;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如是說。此處的藏,有秋收冬藏之意。所以立冬,大抵是萬物避寒藏身的開始。
随着天氣轉寒,對于溫暖事物就無比渴望,比如冒着熱氣的金黃的烤紅薯,比如咕嘟咕嘟滾着熱泡的火鍋,再比如從寒冷室外進到屋子裡時的一杯熱茶。
白居易的《問劉十九》這首小詩此時最應景不過了: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Teaspace gallery
但若是要問,對于節氣有什麼明顯感受,我們中的大多數卻又變得好像對此緘口不言。畢竟連古人都說:
“北風潛入悄無聲,未品濃秋已立冬。”
當現代人三點一線間,在通勤路上,偶然被一樹黃葉、草木凋零的景象吸引時,才恍然驚覺:寒冷的季節,已翩翩而至。
原來,在那些你幾乎注意不到的地方,自然在按節氣時令更替輪回,無比規律地變化着。不管這個世界如何動蕩,廿四節氣構成一年,大概是我們日常生活最穩定的支點。
2
“二十四節氣”是世上最有詩意的曆法,一期一會,從不辜負。
古人把節氣要做的事寫進詩裡。
什麼時候該耕種了?唐代詩人韋應物在《觀田家》中寫:“微雨衆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
春分是植樹的好時節。清代宋琬《春日田家》寫道:“野田黃雀自為群,山叟相過話舊聞。夜半飯牛呼婦起,明朝種樹是春分。”寫明了春分時節古人植樹的情景。清代山西的《文水縣志》也記載:“春分日,釀酒拌酷,移花接木。”
現在來看,節氣對農耕生産的指導延續至今,比如農民仍是以節氣來确定收割莊稼的正确時間。
《四個春天》
節氣,是古時生存方式,也是生活方式。
準備應季的衣服一直是古人的頭等大事,唐代陸遊詩中寫:“谷雨初過換夾衣,園林零落到薔薇。”而“春捂秋凍”的養生之道大家就更不陌生了,意思是勸人們春不忙減衣,秋不忙加冠。讓身體适當地過度,與自然環境溫度處于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态。至于具體捂到什麼時候?也有一定講究。
蘇轼就曾在《癸醜春分後雪》中吐槽司春之神不按常規來:
“雪入春分省見稀”,意思是春分下雪确實少見;頸聯“不分東君專節物,故将新巧發陰機。從今造物尤難料,更暖須留禦臘衣。”即春神不按常規來安排季節物候,竟然還巧發陰謀,暗設玄機。以後大自然更難預料了,也要留着禦寒的衣物,防止乍暖還寒。
宋 梁楷《蠶織圖》局部
在現代,立冬不過是平平常常的一個節氣,稍微有點兒講究的可能會吃上一頓餃子,顧不上的也就過去了。穿越回千年的“風雅宋”,宋朝人卻是把節氣過成了節,許多的節俗都跟新年有得一比。
比如立冬這天,“冬藏”是這樣一幅景象,《東京夢華錄》載:
是月立冬。前五日,西禦園進冬菜。京師地寒,冬月無蔬菜,上至宮禁,下及民間,一時收藏,以充一冬食用。于是車載馬馱,充塞道路。時物:姜豉、枼刂子、紅絲、末髒、鵝梨、榅桲、蛤蜊、螃蟹。
【譯文】
到這個月立冬。立冬前五天,西禦園向宮裡進獻冬菜。京城一帶氣候寒冷,到了冬天沒有蔬菜,上至大内,下至民間,都會貯藏冬菜,以備冬天之需。每當售賣冬菜的時候,大家都是車載馬馱,堵住了整個道路。時令的物産有姜豉、姜豉(枼刂)子、紅絲、末髒、鵝梨、榅桲、蛤蜊、螃蟹。
收藏專家、文化學者馬未都曾說:古人有多重視24節氣,現代人完全理會不了,能懂的人已經很少了。“今天因為有公共媒體,不停地提示每一個節氣的到來,所以我們對二十四節氣基本上了如指掌。現在的中國人注重節氣,但是不注重物候。”
古人認為每一個節氣後面跟着三候,初候、二候、三候,每候五天,每五天一個變化,這種變化比如草泛綠了,葉子滋芽了,花開了。
宋 佚名《盥手觀花圖》
“物候”這個詞在現代生活中幾乎不用,但如果讀詩歌你會發現,古人對于物候的觀察細微到了極緻。
杜甫寫《春夜喜雨》,“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夜裡刮風下雨了,第二天清晨去看那樹頭的花被雨水澆得紅潤一片,隻見沉甸甸的花朵開滿了錦官城。
七十二候物是生活哲學,帶來觀察這個世界美麗景象的不同角度。它提醒我們,關心每一個具體的日子,品出真真切切的滋味——獨屬于你的生命體驗。
3
一個有儀式感的當代人如何過節氣?節氣,又帶給人哪些生活的哲思。
最近随着天氣漸冷,大家的心情好像沒有以往那麼活躍了,這種“季節性抑郁”不隻是現代病,在文章《花柳春風入戲場,風月已供無盡藏》中,作家文珍寫到古人的“傷春悲秋”:
王國維喟歎,“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顔辭鏡花辭樹”,離開了就是再也回不去了……對别有懷抱的傷心人來說,任何失去都可能會變成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而再也等不及下一個春天的到來。
這其實也體現了中國重要的哲學概念:應氣之變。四季的更叠,生發出萬物之變,隻有學會順應天地之氣,内心才能豁達。為什麼現代人更容易焦慮,抑郁,也許是因為過于脫離了自然。
紀錄片《風味人間》
在《吹來何處桂花香,恰今日平分秋色》一文中,她曾分享秋分蘊含的人生哲理:
“據說住在赤道的人,一年之中會有兩天,正午十二點低頭看不到自己的影子。”
這樣看來,即便在赤道地區生活的人,也隻有兩天的正午沒有陰影。
一天用于分開秋天。一天用于分開春天。
一天用來忘記,一天用來記住。記住所有的傷心、混亂,懊喪,起伏,明亮背後的黑暗。忘記自己是重要的。
節氣也給我們很多飲食上的指引。有句老話叫“不時不食”,即建議人們飲食要順應四季變化,應時令、按季節而食。
立冬這個節氣,好像總歸逃不掉螃蟹的腥香。而吃蟹自古便是文人也不反感的雅事。張岱或梁實秋愛吃蟹,李漁每年一到夏天就要拼命攢買命(蟹)錢...
據說吃蟹的最高境界,是花一下午辰光仔仔細細拆開一隻蟹,并不借助蟹八件之類物件,光以子之爪攻子之螯,吃淨最後一絲肉,還能完整地拼回一隻蟹殼,方不窮形盡相,又不辜負美味。
《風日有清歡》
作者: 文珍
出版社: 譯林出版社
出版年: 2022年11月
11月7日(周一)晚上20:00,鳳凰網邀請作家文珍攜新書《風日有清歡》來直播間,聊一聊節氣的趣事,候物的哲學和當代人可以從中學習的生活儀式感。
獲得《風日有清歡》
有一種說法是,“出門即旅人”,人總是渴望去看各種各樣的風景,那麼把每一次出行當作尋找奇妙際遇去對待,當懷着這些對節氣的感知走出門去,也許你能感悟出一些不同的風景和日常。
如果你對節氣和生活中的儀式感有自己的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如果你有更多關于節氣的問題,歡迎留言或在直播當天,來評論區和我們互動。最後,預祝立冬快樂!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鳳凰網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