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人大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不斷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全過程人民民主”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全新論述,處處體現着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人大代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是人民群衆的“代言人”,在全過程人民民主中發揮着重要作用。代表建議傳遞着人民的呼聲、凝聚着人民的期盼,提出建議是代表依法履職基本的、最主要的方式。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深入學習貫徹中央人大工作會議精神,高度重視加強和改進代表工作,按照栗戰書委員長提出的“内容高質量、辦理高質量”和“既要重結果、也要重過程”的要求,從代表建議的提出、交辦、承辦、督辦等各環節發力,采取多種措施加大代表建議工作力度,确保代表建議工作接地氣、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用高質量代表建議辦理積極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心系國是,情牽民生。一件件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福祉的代表建議從前期調研、精心打磨、正式提出,到精準交辦、紮實承辦、跟蹤督辦,再到切切實實地推動問題解決,努力推進健全法律制度、完善政策舉措,最後化為人民群衆一張張洋溢着幸福的笑臉。代表建議的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正是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代表建議工作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寫照。
代表建議工作是一個點,由點及面,我們看到,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充分發揮人大代表作用,讓民情民意民智貫穿代表工作“全過程”,使人大代表工作建立在更加堅實的民意基礎之上,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在代表依法履職中有力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使發揮代表作用成為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體現。
△制圖/陳玉葉
高質量建議:體察民情彙聚民意
數據顯示,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至五次會議期間,代表們共提出42675件建議,其中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至四次會議期間代表們提出的33472件建議已全部辦理完畢。
△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代表建議内容分類情況(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聯絡局供圖)
2018年3月5日上午,伴着莊嚴的國歌,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正式拉開帷幕。近3000名全國人大代表從田間地頭、工廠車間、科研院所等各自的工作崗位奔赴北京,帶着民情民意走進人民大會堂,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凝心聚力,共商國是,共謀良策。
這是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一次亮相全國人代會。全國人大代表肩負人民賦予的光榮職責,把人民群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急難愁盼”問題帶到人代會,發群衆之聲,建發展之言,獻有用之策。4年多來,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積極建言獻策,認真履職盡責,交出了一份份精彩的民呼我應答卷。
栗戰書委員長指出,人大代表不僅在人代會上參加審議和表決,提出議案建議,大量工作還是在閉會期間了解民情、反映民意、彙集民智。特别是要通過調研發現具有共性、普遍性的突出問題,從健全法律制度、完善政策舉措的角度提出意見和建議。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專題調研是人大代表在閉會期間履職的重要方式,也是了解社情民意、提出高質量建議的有效途徑。代表法第二十三條規定,代表根據安排,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和關系人民群衆切身利益、社會普遍關注的重大問題,開展專題調研。
“作為一名全國人大代表,我要多深入基層調研,多提一些反映基層實際的高質量議案建議。”全國人大代表方燕說。
進“站”入“家”,到基層立法聯系點、預算工委基層聯系點接待群衆、聽取意見,是人大代表掌握鮮活一手資料的另一有效渠道。人大代表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通過專題調研、進“站”入“家”,體察民情、彙聚民意;精心打磨,将人民群衆的所思所盼所願提煉成一件件沉甸甸的建議,帶到人民大會堂。
△制圖/陳玉葉
“全天候”履職:确保件件有着落 事事有回音
根據代表法規定,建議可由代表單獨提出,也可聯名提出;可在人民代表大會召開期間提出,也可在閉會期間提出。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履職以來,全國人大代表建議提出與辦理的“全天候”“常态化”特征更加凸顯。
據了解,除大會期間,代表可以在閉會期間進一步密切聯系群衆,深入了解民情,對于帶有共性、普遍性的問題,依法提出代表建議,推動從法律、政策層面予以解決。對代表在閉會期間提出的建議,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及時進行交辦并向代表通報交辦和辦理情況,有關承辦單位依照法律規定将這些建議和大會期間的建議一樣同等重視、同樣辦理。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履職以來,代表在閉會期間提出建議近1000件,且每年數量總體呈增長态勢。如2021年,代表提出閉會期間代表建議265件,較2018年增加165件,增長165%。2020年,代表在閉會期間提出的建議中,涉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達206件,發揮了代表建議在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能力建設中的積極作用。
為了支持和引導代表在閉會期間提出建議,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每年都會專門印制和發放一定數量的閉會建議專用信封,全國人大代表可以通過此信封直接将建議寄送全國人大常委會。2022年2月,全國人大代表工作信息化平台正式啟用。自此,在閉會期間,代表們均通過信息化平台提出建議,代表建議的提出、交辦流程更為便捷、順暢。
“做到真聯系、取得真效果。”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注重深化和拓展同代表的聯系,推進常委會組成人員聯系代表機制化,常委會組成人員通過多種方式與代表座談交流、聽取意見建議,有關意見建議得到及時整理、交辦和認真研究辦理。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建立與列席常委會會議的代表座談機制,認真聽取代表對人大工作、民主法治建設、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的意見建議。截至目前,常委會會議列席代表座談會共召開15次,700多人次代表參加座談。會上代表提出意見建議共逾500條,其中,涉及人大工作的379條,由常委會、各專門委員會及相關工作機構認真研究、積極采納;涉及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的147條,及時轉送有關承辦單位研究辦理、推進落實。切實做到代表建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受到代表們的一緻好評。
高站位推進:凝聚合力回應期盼
辦好代表建議,既是各承辦單位的法定職責,也體現了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的憲法精神。各承辦單位高度重視,将建議辦理與部門職責和重點工作相結合,加強與代表聯系溝通,聚焦建議反映的具體問題,提高建議辦理的針對性,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中央領導同志和承辦單位主要負責同志高度重視,示範推動建議辦理工作提質增效。各承辦單位抓好關鍵環節,推動建議辦理落地見效。比如,2020年,國家衛健委承辦建議1436件,較上年增加502件,其中牽頭辦理793件。國家衛健委高度重視代表意見和建議,成立委領導任組長、辦公廳組織協調、主要司局負責辦理的領導小組,修訂《建議辦理工作手冊》,印發《關于人大代表建議辦理工作的通知》。建立代表建議答複台賬155件,明确辦理時限……承辦的建議均按規定時限和要求辦理完畢,代表們對辦理工作及答複意見均表示滿意。
辦理重點督辦建議,是增強代表建議辦理實效的一項重要舉措。十三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履職以來,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圍繞貫徹落實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對代表反映比較集中的問題認真研究篩選,反複征求各方面意見,共确定95項重點督辦建議,涵蓋代表建議1200多件,内容涉及推動高質量發展、強化創新引領、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等方面。
“雙減”是2021年教育領域的熱詞,也是全國人大代表調研關注的重點。“推動治理規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是2021年重點督辦建議之一,涉及代表建議14件,其中11件由教育部主辦。教育部高度注重從意見建議中找到方法路徑,注重把辦法舉措轉化為工作實效。針對代表們提出的建議,教育部着力打好“雙減”政策落地“組合拳”。2021年8月23日,教育部召開重點督辦建議辦理工作座談會,8位人大代表在線參會,12家部委共同彙報工作進展。截至2021年12月20日,學科類培訓線上與線下機構壓減率分别為84.1%、83.8%,培訓機構擴張亂象得到有效遏制。
高效率辦理:“常來常往”效果更好
十三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高度重視代表建議辦理工作。從辦理結果看,代表建議所提問題得到解決或計劃逐步解決的占建議總數的比例維持在70%以上。2021年,這一比例提升至74.20%,代表對建議辦理表示滿意和基本滿意的達97.93%。其中,“常來常往”發揮了重要作用。保障“常來常往”的效果,離不開科技支撐和制度保障。
在滿足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下,全國人大代表工作信息化平台、“雲上開會”等為保障“常來常往”效果提供了新路徑。2020年,各承辦單位積極探索線上“常來常往”,主動克服不利影響,靈活采用多種方式,千方百計加強同代表聯系。比如,工業和信息化部采用視頻連線方式,與代表開展線上溝通,提高辦理質效。2021年,這一趨勢得到延續,全國人大代表工作信息化平台上搭建的政務微信發揮了大功效。銀保監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自然資源部等先後通過政務微信召開10餘次視頻會議,共60餘人次代表線上參會,強化了代表參與實踐,得到了代表的認可。
在2021年部署試用後,全國人大代表工作信息化平台于2022年2月23日正式啟用,實現代表議案建議提出、交辦、辦理、溝通、答複、反饋、查詢全環節在線運行。閉會期間,代表能通過平台提出建議,代表建議在平台進行交辦和辦理。
2022年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期間,全國人大代表蔡仲光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關于加大信用貸款比重、降低貸款利率等支持中小企業的建議”。在科技助力下,不到48小時,他便在視頻連線中得到中國人民銀行負責人的答複。“代表建議辦理的速度越來越快,政府部門回複的質量越來越高。”蔡仲光深有感觸地說。
全國人大常委會還推動建立代表建議答複承諾解決機制,在有關方面共同努力下,這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2021年12月,常委會辦公廳對91家承辦單位作出的4276件答複承諾解決事項落實情況進行梳理分析,其中已落實的3834件,占比90%。
△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辦理代表建議數量較多的前10家承辦單位。以上承辦建議件數包括了獨辦、主辦、分辦、協辦等情況。(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聯絡局供圖)
自2019年開始,按照常委會領導同志指示,全國人大常委會每年都會以常委會辦公廳名義,向大會期間提出建議的代表及原選舉單位逐一通報代表建議的交辦情況。近年來,有關承辦單位對答複中向代表作出的承諾、提出的措施安排和工作計劃,緊抓不放、持續用力,努力暢通代表建議落地見效“最後一公裡”。從國家林草局主動邀請代表實地調研國家公園承諾事項落實情況,到最高人民法院、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積極開展承諾解決事項二次反饋,及時向代表通報工作進展和落實情況,代表建議辦理“常來常往”的全過程溝通聯系機制得到充分發揮。記者深切感受到,做好落實代表建議的“後半篇”文章,是推動建議辦理從“答複滿意”向“結果滿意”轉變的關鍵。
多群組工作:搭建溝通聯系“直通車”
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期間,代表們共提出9203件建議,分别交由208家承辦單位研究辦理。其中需要多部門共同研究辦理的達7700餘件,占建議總數近85%。同時,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确定了22項重點督辦建議。這22項重點督辦建議交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等20家承辦單位牽頭辦理,由全國人大财經委等7個專門委員會負責督辦,各方形成合力為做好代表建議辦理工作提供服務保障。
2022年4月,在全國人大代表工作信息化平台正式啟用的基礎上,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進一步推進代表建議辦理中的平台應用工作,創新舉措不斷。按照“一建議一群組”原則為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期間代表們提出的建議分别搭建了9000多個政務微信群組;建立各代表團建議辦理服務保障群組,為各代表團提供高效溝通服務;通過多群組工作,搭建代表與承辦單位間溝通聯系的“直通車”“連心橋”……這些建議辦理工作信息化創新舉措獲得全國人大代表的一緻好評,為高質量辦理代表建議提供了有力支撐。
據了解,“一建議一群組”增加了代表建議辦理工作中的溝通聯系層次,将聯系單位從“一元”的主辦單位擴展到“多元”的代表團、聯絡局、承辦單位綜合協調部門等。同時,因為很多代表建議涉及範圍廣、承辦單位多、辦理難度大,需要多家單位密切配合,相向而行。對此,“一建議一群組”将主辦單位、協辦單位等各相關承辦單位的綜合協調部門和承辦司局工作人員全部納入,主辦單位和協辦單位在群組内直接建立聯系,提高了承辦部門之間的溝通和協調效率,共同将代表建議辦實辦細辦妥。
全國人大代表黨永富、田春豔、秦光蔚等紛紛向記者表示,“一建議一群組”為建議辦理搭建起了即時溝通新模式,打破地域和時間限制,進一步方便代表、承辦單位、辦理人員、代表團及聯絡局之間的聯系。這是一項強基礎、利長遠的工作,為進一步辦好辦實代表建議打下堅實基礎。
高辦理質量:建議真落實 代表真滿意
十三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履職以來,一件件接地氣、察民情的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在高質量辦理中轉化為具體的政策措施,助力問題解決、造福于百姓,生動诠釋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深刻含義。
見微知著。來自内蒙古大興安嶺林區的全國人大代表周義哲提出“關于加強林區基礎設施建設和信息化建設的建議”,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林草局、交通部、工信部等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大力支持下,内蒙古大興安嶺林區道路和電信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林區山間的路修通了,山裡也有4G信号了。關注生态扶貧的全國人大代表袁昌選提出“關于增加貴州省中央财政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生态護林員公益性崗位的建議”等,得到國家林草局等單位的積極回應。2019年,貴州新增2萬多名中央财政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生态護林員。
全國人大代表柴閃閃将快遞小哥等新就業形态勞動者的心聲寫入建議帶上全國人代會,人社部等8部門聯合出台《關于維護新就業形态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指導意見》,建議的許多内容都被吸納其中。全國人大代表厲莉持續多年呼籲打擊非法金融并提出相關建議,讓她欣慰的是,暴力催收行為入刑、民法典明确禁止高利放貸等一系列組合拳陸續出台,有力保護百姓利益。全國人大代表劉慶民深入調研農村老人贍養問題并提出相關建議,建議得到民政部的積極回應,并推動山東省民政廳出台相關政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緊急關頭,全國人大代表楊震就如何利用人工智能肺部CT技術更加有效篩查病例提出建議,有關部門抓緊研究,建議得到及時辦理和答複,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支撐。紮根群衆工作30多年的全國人大代表馬善祥,聚焦基層思想政治工作提出建議,得到了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和細緻回複……
沉甸甸的代表建議,彙聚民意民智民力,展現了廣大代表參與管理國家事務的責任擔當。一件件情系國計民生的代表建議落實落地、見到成效,正是黨心與民心交彙交融、國策與民意共振共鳴的真切體現,把人民群衆對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變為現實。
“提”“交”“辦”“督”有序對接
有力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
通過建機制、多舉措、強落實,代表建議“提”“交”“辦”“督”各環節工作有序對接,有力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
建機制,夯實代表建議高質量辦理工作基礎。從2018年委員長會議修改《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處理辦法》;到201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出台《關于加強和改進全國人大代表工作的具體措施》;到自2020年起,全國人大常委會創新舉措,委員長會議專門審議年度代表工作計劃,統籌部署常委會工作的“一要點三計劃”中明确包括代表工作;到各專門委員會、工作委員會将建議辦理工作納入重要工作議程,與立法、監督、調研等工作相結合、同推進;到全國人大常委會年底聽取辦公廳關于建議辦理工作情況的報告和有關部委建議辦理工作情況的報告;再到2021年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修改“一法一規則”……随着制度機制更加健全有效,落實舉措更加精準具體,代表依法履職更有保障,代表建議辦理工作更加規範、更有實效。
多舉措,讓“金點子”轉化為“好建議”。為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人大代表們常常在專題調研、走訪座談中,傾聽群衆心聲,收集意見建議。全國人大代表孫建博帶着輪椅到全國十多個省調研、考察和座談,全國人大代表黃久生跑基層下鄉村、了解農民工所思所想,全國人大代表朱國萍走訪社區單位部門、廣納社會各界良策……精心打磨後,群衆的一個個“金點子”變成了代表的一件件“好建議”,直達國家權力機關,助力擘畫發展藍圖。
通過梳理,記者發現,從代表建議形成的方式看,視察、調研、座談等方式深受代表歡迎。2018年,代表通過視察、調研、座談、走訪等形式形成的建議有4402件,約占建議總數的62%。在2021年提出的建議中,基于專題調研、集中視察和座談聽取群衆意見形成的達65%。
從建議内容看,代表們心懷“國之大者”、主動服務大局,緊扣貫徹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提出建議,涉及打好三大攻堅戰、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依法治國等内容。其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強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主題曆來備受關注。2018年,科教文衛體類和社會及公共事務類建議有2375件。2021年,與民生問題相關的建議提升至2884件。2022年,民生類建議達到2900餘件。
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代表們提出的建議中,關于“疾病防疫”的建議數量同比增加179%,關于醫療體制改革的建議數量達474件,反映出代表對總結疫情防控經驗、補齊公共衛生建設短闆的迫切期盼。2021年,延續了這一趨勢,808件建議涉及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全國人大常委會積極探索代表提出建議前與部門溝通機制,為代表提出高質量建議打牢基礎。代表坦言,有了深入的溝通交流與指導,對建議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更有信心。
強落實,努力實現“辦好一項重點督辦建議、解決一個方面問題、促進一個領域工作”的目标。對代表建議進行重點督辦,是提高代表建議辦理質量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機制。各承辦單位的主要負責同志親自部署過問,相關業務部門集中力量研究辦理,将建議辦理納入重點工作,與業務工作同部署、同考核、同落實,切實做好代表建議的“後半篇”文章。
值得一提的是,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在代表建議辦理工作中部署使用的“一建議一群組”收獲了各方積極評價。代表和建議承辦單位工作人員認為群組能用、好用,進一步完善了溝通方式,拓展了聯系渠道,真正做到了代表建議在“辦前”“辦中”“辦後”的全過程溝通,實現代表建議“提”“辦”雙方的良性互動。
代表們告訴記者:“‘一建議一群組’打通建議辦理的各環節各方面,真正把溝通聯系貫穿于建議辦理全過程。全國人大代表建議辦理工作信息化應用實現躍升,增加了代表的參與感、獲得感,提高了建議辦理的實效,讓代表看到了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履職盡責和創新擔當!”
2022年是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履職的第五年,代表們履職腳步不停歇,繼續當好百姓的“代言人”“貼心人”。2022年的代表建議辦理工作将再上一個新台階,推動一個個促發展、惠民生、暖民心的政策舉措出台,在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中做到建議真落實,代表真滿意,人民享實惠,讓我們滿懷期待!
(轉載應當完整、準确,并注明來源和作者信息)
來源:《中國人大》雜志2022年第10期|記者:王萍、孟偉
編校:宮宜希
責編:張钰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