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棒棒糖怎麼做簡單又好吃?王軍 肖相如頻道 導讀:今天學習張錫純前輩運用石膏的不同服法、生煅石膏的區别,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西瓜棒棒糖怎麼做簡單又好吃?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西瓜棒棒糖怎麼做簡單又好吃
王軍 肖相如頻道
導讀:今天學習張錫純前輩運用石膏的不同服法、生煅石膏的區别。
01
因人而異,變通服法
曆代醫家用生石膏,多伍以他藥煎而為湯。然張錫純依患者及疾病的不同,或為煎劑入藥,或為散劑内服,出神入化,獨辟蹊徑。
若石膏單用或合他藥同用入煎劑,必煎藥三四茶杯,分四五次徐徐溫飲,熱退不必盡劑。
這樣多煎徐服,一是“欲其藥力常在上焦、中焦”,二是避免其寒涼之性直趨于下引起“滑洩”,是取“寒因熱用,不使傷胃”之法,既利于散熱,又可護胃。
不隻如此,倘若服之過多,還恐其壓抑心陽,故一劑作數次“飲下”。為解病家疑慮,往往變通服法,或先服白茅根湯,待其内熱外透,才使用生石膏。
生石膏不僅可煎湯飲之,也可單味研末服用,主要用于陽明熱盛或兼嘔吐、便結等症。石膏研末吞服,功力更勝。
張氏謂:“生石膏若服其研細之末,其退熱之力,一錢可抵湯者數兩,若以之通大便,一錢可抵湯者一兩。”
常用生梨片蘸生石膏細末嚼咽之,或以生石膏末放冰淇淋中,或放西瓜中服之。至于其用量,主張不可過小。
如治友人毛XX妻:
“年近七旬,于正月中旬,傷寒無汗。原是麻黃湯證,因誤服桂枝湯,汗未得出,上焦陡覺煩熱惡心,聞藥氣即嘔吐,但飲石膏所煮清水及白開水亦嘔吐。
唯晝夜吞小冰塊可以不吐,兩日之間,吞冰若幹,而煩熱不減,其脈關前洪滑異常。俾用鮮梨片,蘸生石膏細末嚼咽之,遂受藥不吐,服盡二兩而病愈”。
02
生熟有别,功各不同
自古以來,石膏即有生用、煅用之别。
張氏用石膏尚有一大特點,即喜用生藥,并有深刻體會,說理充分,且佐以醫案證之。
當時諸多醫者皆認為石膏性大寒,有傷中之虞,而又有石膏煅不傷胃之說,故醫界多将石膏煅而用之,一倡百和。
張氏力辟時弊,在倡用生石膏之同時,也屢次闡明煅石膏之弊端:“以石膏寒涼之中,原兼辛散,煅之則辛散之力變為收斂,服之轉可增病”、“……煅之,則宣散之性變為收斂,以治外感有實熱者,竟将其痰火斂住,凝結不散,用至一兩即足傷人,是變金丹為鸩毒也”。
張氏說曾親自見到“每服煅石膏數錢脈變結代,自言語不遂,肢體痿廢者;有服煅石膏數錢其證變結胸,滿悶異常,永不開通者;有服煅石膏數錢其周身肌肉似分界線,且又突起者”之現象。
張氏臨證生用、重用石膏,每起沉疴,卻未見傷人傷中之弊。
當然,如果用以治療瘡瘍等為主,石膏則應煅而用之。
對此張氏曾言:“愚嘗用煅石膏細末,敷金瘡出血者甚效”。
煅石膏内服,張氏僅于加味越婢加半夏湯中将煅石膏與麻黃同用,一則制麻黃之性熱,一則取煅石膏收斂之力,使肺中痰涎凝結成塊,易于吐出。
張氏還強調臨床要注意生、煅石膏的鑒别。
如屬生者色澤光潔,煅後便失去了原有的明亮度,經過水煎,石膏凝結藥壺之底傾之不出者,必系煅石膏。并告誡後人凡用生石膏者,宜買其整塊明亮者。
注:具體治療與用藥請遵醫囑!本文選摘自《石膏的臨床運用》,王軍編著,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2009.4。本公衆号僅用之進行學術交流,若有侵權請聯系删除,轉載請注明出處。
封面圖來源于攝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