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是形容天氣酷熱嗎?錯!古人所說的“七月流火”并不是指天熱,而是這個意思。
漢語表義非常豐富,有時短短的幾個字,就能說明一個大道理,比如人們所常用的成語。但是,由于成語在形成過程中,都是有其出處的,随着時光的流逝,有些人會忽視其原本意義,往往會造成誤用。
有個成語叫“七月流火”,有人會想當然地以為,這個詞是用來形容盛夏七月的天氣十分炎熱的,其實,這是犯了望文生義的錯誤。“七月流火”絕不是指天熱的。
如果單從字面上看,“七月流火”似乎說的是盛夏熾熱的氣溫的,但是,它的本義卻與此正好相反。“七月流火”語出《詩經·豳風·七月》,其第一節為: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三之日于耜,四之日舉趾。同我婦子,馌彼南畝,田畯至喜。
這節詩,用現代文的表述就是:“七月大火向西落,九月婦女縫寒衣。十一月北風勁吹,十二月寒氣襲人。沒有好衣沒粗衣,怎麼度過這年底?正月開始修鋤犁,二月下地去耕種。帶着妻兒一同去,把飯送到向陽的土地上去,田官十分高興。”
詩中說的是三千多年前,周王朝下的一個封國豳(bīn)(豳地在今陝西旬邑、彬縣一帶)人一年四季的勞動與生活。豳國是古戎狄之地名,本是周的祖先公劉由封地邰遷居于此,公劉死後,其子慶節繼位,在豳建都。
該詩是描述豳國農民全年的生活和勞動。全詩從七月寫起,按農事活動的順序,以平鋪直叙的手法,逐月展開各個畫面。詩中使用的是周曆。周曆以夏曆(今之農曆,一稱陰曆)的十一月為正月,“七月”大緻相當于公曆的九、十月份。
這裡所指的“火”不是像火一般的天氣,而是一顆星的名字,“火”是指“大火星”,中國古人稱之為“心宿二”。“流”的意思是“西沉”。每年夏末秋初,大火星的位置就會逐漸降向夜空的西邊。所以,“七月流火”不是說七月份的天氣熱得像流火,而是指天氣到了日漸轉涼的時節。簡言之,就是“夏去秋來,天氣轉涼”。
(圖片來自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