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南雄珠玑古巷。許多珠江三角洲的家族都認為自己的祖先是從珠玑古巷遷來的。(網絡圖片)
海南三亞陵水疍家文化節上舉行的龍舟活動。三亞疍家人是以船為家、寄居江海的族群,他們沒有文字,所以疍歌成為探索其心靈世界的窗口。新華社記者 張麗芸 攝
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日前結束公示。這份名單包含337項非遺推薦項目,我們選擇了三項予以介紹,從中可感知到中華文化的多元和精彩。
珠玑巷人南遷傳說
在這份推薦名單民間文學類下,有一項“珠玑巷人南遷傳說”。
這是一段發生在南宋末年的傳奇故事。南宋定都臨安,也就是今日的杭州,宮中一位貌美的女子,因為觸怒龍顔,即将被打入冷宮。這位女子,有的文獻稱胡妃。胡妃設法逃出了皇宮,扮作遊人,混迹在臨安城中。千裡之外,嶺南重鎮南雄,有一位叫黃貯萬的富民。他運糧到臨安,恰與胡妃相遇。胡妃向黃貯萬講明了自己的遭遇,願托付終身,随他回到南雄。這時,宮中有人發現胡妃竟然不見蹤影,便迅速報知皇上,朝廷令兵部尚書行文各路,務必要将胡妃找到,可是找了一整年都沒找到,最終隻得作罷。
胡妃随黃貯萬回到南雄後,過了一段安穩日子。然而,好景不長,黃家有個叫劉壯的家仆,因為瑣事與黃貯萬鬧了矛盾,離家出走,他知道胡妃的底細,向官府報告了相關情況。兵部官員獲知後,擔心朝廷要怪罪他們緝拿胡妃不力,便稱南雄起了盜賊,要派兵前去剿滅。兵部在黃貯萬所住的牛田坊設兵鎮守,為免平民遭受兵燹之苦,朝廷要求牛田坊的百姓都要遷徙到其他地方。
大家聽說要離開家鄉都愁苦不樂,可是情勢已不容他們再有遲疑了。牛田坊珠玑裡的九十七戶人家聚在一起商議,從南雄再往南走,那裡雖是煙瘴之地,但地廣人稀,一定有我們落腳生存的空間,大家到了新的地方後,還要像現在一樣守望相助、不離不棄。于是,他們開始了南遷之旅,一路上曆經苦難,終于來到了珠江三角洲這片當時還頗為荒涼的土地。
這則故事記載于《東莞英村羅氏族譜》等文獻中,率領珠玑裡九十七戶人家南遷之人便是羅氏的先祖羅貴。這份族譜記載大家臨行前起誓,今日多虧了羅貴提出南遷之議,“異日倘獲公之福,得遇沃壤之地土,分居安插之後,各姓子孫,貧富不一,富者建祠奉祀,貧者同堂共餐,各沽貴公之澤,萬代永不相忘也,世世相好,無相害也。”
如何才能不相忘?将先人的故事寫出來、傳下去,才能不忘。明朝,珠江三角洲地區掀起了修譜熱,并延續到了清朝。大部分家族追溯家世時,都會提到從南雄珠玑巷遷徙到珠江三角洲。中國近代曆史風雲人物康有為、梁啟超師生二人,康有為是今佛山南海人,他在自編的年譜中稱本家“南宋時,自南雄珠玑裡,始遷于南海縣西樵山北之銀塘鄉,又名蘇村”;梁啟超是今江門新會人,他說廣東梁氏自先祖梁紹始,梁紹是宋朝進士,紹聖年間(1094年—1098年)在廣東為官,“擇居南雄珠玑裡”。
今天前來珠玑巷尋根的遊人絡繹不絕,當親臨傳說中祖先曾居住過的地方時,富有曆史感的中國人心中必是激動不已。較之空間的拓展,中華文化更注重時間的綿延,故而我們悉心保護先人撰寫的文獻、留下的傳說、居住的場所,有時一個地名便能見得我們對曆史的敬意。
珠玑巷,關于這個地名的由來,明清之交的番禺人屈大均提出了一種說法,他說自己的祖先多從南雄珠玑巷來,北宋開封府祥符縣中就有一條珠玑巷。北宋滅亡,一批朝臣逃到了臨安,一批朝臣逃到了嶺南,在南雄落腳,為了不忘家鄉,就把聚居的地方命名為珠玑巷。南雄珠玑巷之所以成為其落腳之地,得益于珠玑巷的地理位置,唐朝有名的詩人張九齡曾開鑿梅關古道,這條道路是通往嶺南的必經之路,翻越梅嶺,進入南雄,首先到達的就是珠玑巷。
到了南宋末年,珠玑巷人南遷到了珠江三角洲,其理由自然不是前面所述的胡妃傳奇,而更應是蒙古軍隊的進逼。家譜中的記載,常與真實曆史有出入,讀家譜時應首先注意這一點,但這并非說家譜不具史料意義,而可以如此看待:家譜表達了一個家族的共同情感,呈現了一種曆史想象,這種曆史想象也可以轉換成一種寶貴的曆史資源,為今人所活用。
今日廣州城内也有一條珠玑巷,是由從南雄珠玑巷南遷而來的移民命名的,同樣是為了不忘故鄉。三條珠玑巷,一段移民史。正是這批移民筚路藍縷,首先開發了珠江三角洲的沙田,敬宗收族,辦學興教,傳續文化,為這片土地帶來了勃勃生機。
海上遊牧民的歌
在推薦名單傳統音樂這類下,有一項三亞疍歌。
讀者朋友想必會對“疍”這個字很有興趣。疍歌是疍家人的歌謠。疍家人又是什麼人呢?他們是生活在水上的族群,以船為家,以捕魚為生,漂泊在江海之上,因此又被稱為“海上的遊牧民”,他們主要分布在廣東、廣西、福建、海南的沿江沿海地帶。
疍家人是一個古老的族群,而“疍”這個字卻是一個相當年輕的字。據學者考證,先秦典籍中記載長江流域有巫誕、武陵誕兩個族群,他們夾江而居,善操舟楫,很有可能“誕”是他們的自稱,與之打過交道的漢人用“誕”這個字記下讀音,并不具有特别的意義。之後,又用過“蜑”“蛋”等字來代替“誕”字,但這兩個字都是蟲字旁,以蟲指人總是不好,于是在近代人們始發明了“疍”這個字。宋代之後,長江流域的水上人家逐漸消散,而随着大批移民進入嶺南,他們将生活在嶺南的水上人家稱之為疍家人。
疍家人駕一葉小艇,漂泊在江海之上,哪裡有魚群,便開赴到哪裡,這樣的生活看似浪漫,其實十分艱苦。能為這艱苦的生活帶來一些歡樂的,是歌謠。疍家人的歌謠又叫“鹹水歌”,因為海水是鹹的。海南三亞的疍家人是明清時期從嶺南遷來的,所以三亞疍歌是用粵語演唱的。他們沒有自己的文字,因此歌謠承載了他們的曆史與情感。三亞疍歌皆清唱,在江海搖曳的波濤中,一副好嗓子就是最好的樂器,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三亞疍歌形成了幾個固定的曲調。疍家人擅長即興創作,看見什麼唱什麼,與此同時,也有一些傳承下來的經典歌謠。
疍歌在疍家人的獨特生活中至關重要,據研究者雲:“疍家人唱鹹水歌進行教勸、訴情、自歎、痛斥;出海捕撈以歌鼓勁;修船織網以歌提神;休閑時光以歌娛情;喜慶節日以歌抒情;男女戀愛以歌傳情;喪葬時以歌當哭。”三亞疍家人有哭嫁的習俗,這時他們便以疍歌唱出即将出嫁的女兒對家人的難分難舍。
今天,絕大多數的疍家人已經搬到岸上居住,結束了漂泊無定的生活,疍歌脫離了孕育它的環境,更加需要保護。熱愛疍歌的人們,近年來新創作了一些疍歌,有一首歌的歌詞寫道:“自古疍人闖四海,舉綱開網耕八方。頭頂烈日腳踏浪,風兇浪惡隻等闖。明星朗月當被穴,五湖四海當戰場。世世代代平凡過,疏衣遮雨篷擋風。一生操勞陪大海,随水漂流少返家。水上蛟龍騰浪起,我是一個疍家人。”這首疍歌提醒人們不要忘記疍家人獨特的生計方式,他們曾為了生存而搏擊江海,也不要忘記地大物博的中國所孕育出的文化多樣性,這是一筆何其寶貴的遺産。
别具一格的藏棋
上古傳說,堯舜時代,圍棋便被發明出來了,堯以其教子丹朱,舜以其教子商均,皆是為了訓練智力。圍棋,兩方對弈,萬千變化,盡在其中,它的意義,早已不是智力遊戲如此簡單,古人認為由棋道可以窺測天道,故而圍棋又可謂是一種哲學。
圍棋的家鄉是中國,不獨漢族人享受圍棋的妙趣,許多少數民族亦鐘愛圍棋。在推薦名單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類下,有一項藏棋。藏棋是藏族人一種類似圍棋的遊戲,有研究者指出“藏棋是中國圍棋的分支,或者是中國圍棋的古老形态”。
藏棋的曆史十分悠久,關于它的起源已難确切追尋,有人認為起源于藏地,也有人認為是從漢地傳過去的,有說是三國時期諸葛亮先傳到雲南再經雲南傳入西藏的,有說是唐朝文成公主入藏時攜來的。據敦煌藏文文書記載,松贊幹布父親朗日倫贊有一位精善棋藝的大臣,他與人對弈,眼看對方就要輸了,轉幫對手下棋,令其取勝,可謂神乎其技。與唐王朝同時期的吐蕃王朝,藏棋已在貴族中流行開來。
據今日的研究者分析,藏棋大體可分為兩種,一種稱“密芒”,一種稱“久”。密芒棋,又稱“多目棋”,在藏語中,密指眼睛,芒是多的意思。密芒棋的棋盤,粗看似乎與我們熟悉的圍棋棋盤一樣,其實有細微的差别,密芒棋的棋盤是十七路棋盤,也就是十七條橫線和十七條豎線交叉形成289個交叉點,漢地圍棋也曾采用過十七路棋盤,後來發展為十九路棋盤,這樣便有361個交叉點,這個數字大有講究,宋朝問世的《棋經十三篇》說:“夫萬物之數,從一而起,局之路三百六十有一。一者,生數之主,據其極而運四方也。三百六十,以象周天之數。”
密芒棋在正式下棋前,要在棋盤的指定位置先擺放十二枚“座子”,黑白各六枚。由于圍棋的棋盤、棋子都具有濃厚的象征意義,一些研究者認為密芒棋的十二枚座子,也許受到了西藏苯教的影響,象征天上十二宮。漢地圍棋也曾設座子,但座子數量沒有十二枚這麼多,由于座子制使棋局的變化更少、限制了棋手的自由發揮,現代圍棋取消了座子制。
設好座子後,就可以下棋了。密芒棋可以使用虛着,也要提取無氣的子,棋局下到雙方都認為不可落子時告終,最後再計算勝負。有意思的是,密芒棋是白棋先行、黑棋後行,這與現代圍棋規則正好相反,這其中也包含着深刻的意義。在藏地,白色代表着正義、善良,黑色代表着邪惡、不祥。傳說有位叫加措的勇士,在其幼時,他的父親為人所害,長大成人後,他決心為父親複仇,母親為此十分擔心,在兒子出征前拿出棋盤,令兒子一手執白、一手執黑自弈,最終白棋勝出,母親長舒了一口氣。
至于久棋,簡單來說,棋盤為十四路,對弈雙方先要将棋子落滿棋盤,再以跳棋的方式吃子,誰的棋子被吃完了就輸了。久棋變化多端,深受百姓喜愛。(陳彧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