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教育
/
高考常考禮俗常識
高考常考禮俗常識
更新时间:2024-11-24 23:07:43
一、宗法

高考常考禮俗常識(高考語文必備文化常識)1

1.宗法。古代以家族為中心,按血統遠近區别親疏的法則。它包括封建社會規定的嫡庶、系統的法則和家族中祭祀、婚嫁、家塾、慶吊、送終等事情的家法。

2.嫡子。封建宗法社會中指正妻所生的兒子。有時也指正妻所生的長子,即“嫡長子”。從周代起,王位一般都由嫡長子世襲,直至清末。

3.宗子。指嫡長子。依宗法,嫡長子要繼承大宗,為兄弟族人所共尊。他有祭祀始祖的特權,要繼承特别多的遺産,應受小宗的尊敬。宗子也是一宗之祖,地位特别高貴,故又叫“宗主”。

4.庶子。封建宗法社會中指妾(小妻)生的兒子。周代以後王位由嫡子世襲,諸侯的君位也如此。宗法社會以“殺嫡立庶”為非法。

5.衆子。指嫡長子以外的諸子。包括長子以外正妻所生的嫡子和小妾(妻)所生的庶子。

6.親戚。在古代,“親”表示的親屬關系比較廣泛,兒女對父母可以稱“親”,父母對兒女也可以稱“親”。“戚”表示親屬關系時比“親”疏遠些,使用頻率極低。漢代以後,“親”主要表内親,“戚”表外親。“親”與“戚”連用時,有時指父母兄弟等本宗同姓親屬,有時指内外親屬,包括本宗與外姻,即同姓本族與異姓外族姻親。如《廉頗蔺相如列傳》:“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

7.六親。泛指親屬。但具體說法不一,按《左傳》說,指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媾、姻娅;按《周易》說,指父子、兄弟、夫婦;按《漢書》說,指父母、兄弟、妻子等等。

8.三黨。指父黨、母黨、妻黨,亦指父族、母族、妻族。

9.喪服。舊時居喪時穿戴的服飾。根據與死者關系的親疏,分為五等,稱作“五服”,包括“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缌麻”。喪服制度反映了男尊女卑的觀念,也反映了血統親疏的等級。習慣上以五服之内為親,五服以外為疏。

10.期功。古代喪服的名稱。期,喪服一年。功,指大功和小功,分别為九個月和五個月。 如《陳情表》:“外無期功強近之親。”

11.七廟。曆代帝王為維護宗法制度,設七廟供奉七代祖先,太祖廟居中,左三昭,右三穆。後以“七廟”為王朝的代稱。 如《過秦論》:“一夫作難而七廟隳。”

12.太廟。天子的祖廟,如《伶官傳序》:“入于太廟,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13.伯(孟)仲叔季

兄弟行輩中長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古代貴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後面加“父”或“甫”字表示男性,構成男子字的全稱,如伯禽父、仲尼父、叔興父等。

二、尊卑

高考常考禮俗常識(高考語文必備文化常識)2

(1)室内座位尊卑

古時座次、坐向規定嚴格,一般坐北朝南為尊位。如《鴻門宴》:“亞父南向坐,——亞父者,範增也;沛公北向坐。”

(2)車座的尊卑

古時車座分左中右。一般車座以左為尊,如《信陵君竊符救趙》:“坐定,公子從車騎,虛左。”

(3)官位的尊卑

秦漢以前,朝堂及官位多以右為尊,以左為卑。

(4)住地的尊卑

古時把貴族稱為右族或豪右,貧賤者居住之地稱“闾左”,貶官稱“左遷”。

三、忌諱

高考常考禮俗常識(高考語文必備文化常識)3

(1)古人諱言“錢”字

“古人以錢之名不雅馴,缙紳先生難道之,故易其名曰賦,曰祿,曰饷,天子千裡外曰采。”常見的說法是“孔方兄”。再如,把請人作詩文書畫的酬勞錢物稱為“潤筆”。

(2)古人諱言大小便

常見的說法有“更衣”“出恭”“解手”等。如《赤壁之戰》:“權起更衣,肅追于宇下。”

(3)古人諱言“死”

《禮記·曲禮下》載:“天子死曰崩,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祿,庶人曰死。”宗教教義中也諱言死,如:西歸、仙遊、升天、坐化、圓寂、涅槃、就木、入土、謝世、作古等。現代漢語中如逝世、長眠、遇難、捐軀、殉國、夭折等。

四、避諱

避諱實際上是一種反映封建禮法的忌諱,即遇到與君主、尊長的名相同的文字就采用某種方法回避。主要分兩大類:一是國諱,二是家諱。

(1)國諱

國諱指詩文中不直書在位甚至前朝某些君主及其親屬的名。例如,《呂氏春秋》中稱“楚”為“荊”,是因為“莊襄王名子楚,諱之故言荊也”。《治平篇》中“自此而元焉”,因避康熙玄烨諱,改“玄”為“元”。

(2)家諱

亦稱為私諱,即說話行文中,避免提到自己的父名、祖名。例如,司馬遷祖父名僖,所以《史記》中“僖”字皆作“釐”。《信陵君竊符救趙》:“昭王薨,安釐王即位。”

(3)避諱的方法

改字法

就是把帝王及所尊者之名改用其他字來代替

②空字法

即将應避諱的字空而不書,或作“某”,或作“□”

缺筆法

即對所避之字少寫一兩筆

④改音法

就是讀書時遇到諱字,就改變聲調或讀别的字音

五、禮俗

高考常考禮俗常識(高考語文必備文化常識)4

(1)五禮 五種禮的合稱。古代以祭祀的事為吉禮,冠婚的事為嘉禮,賓客的事為賓禮,軍旅的事為軍禮,喪葬的事為兇禮。

(2)六禮 有兩種解釋:

①指冠禮、婚禮、喪禮、祭禮、鄉飲酒禮、相見禮。

②指婚姻成立的手續,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

(3)冠禮

高考常考禮俗常識(高考語文必備文化常識)5

 古代男子成年時舉行加冠的禮儀。古代未成年的男子束發,不戴冠;20歲行過加冠禮後則标志着進入成年了。後代冠禮雖廢,但仍保留“加冠”“已冠”“弱冠”“未冠”等說法。如《送東陽馬生序》:“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祭妹文》:“予弱冠(初加冠,體猶未壯,故稱弱冠)粵行。”

(4)笄(jī)禮 

高考常考禮俗常識(高考語文必備文化常識)6

古代女子到了成年時舉行的盤發插笄(即簪子)的禮儀。舉行笄禮的年齡一般在15歲時,表示年屆成人,可以結婚。後來女孩子到了成年又稱“及笄”“笄年”。

(5) 兩膝着地,兩股貼在腳跟上,是“坐”。兩膝着地,直身,股不着腳跟,是“跪”。跪而挺腰聳身,叫作“跽”(jì)。

坐席也有講究,所謂“虛坐盡後,食坐盡前”。盡後,是盡量把身體往後坐一點,表示謙恭的樣子;盡前,是盡量把身體往前挪一點,不因飲食而玷污坐席。

(6)跪 與坐不同,往往在有急事或表示謝罪之時,直身,兩股也離開了腳跟。所以前人指出跪與坐二者的區别是“跪危而坐安”。如《史記·刺客列傳》:“荊轲見太子,言田光已死,緻光之言。太子再拜而跪,膝行流涕。”跪又表示對長者的尊敬。《論語》:“‘點,爾何如?’鼓瑟希,铿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這裡的“舍瑟而作”,就是指曾皙放下瑟,從席地而坐到聳身直起腰來,與跪着相同,表示尊敬。

(7)長跪 指挺直上身而跪,表示恭敬。如《孔雀東南飛》:“府吏長跪告:‘伏惟啟阿母,今若遣此婦,終老不複取!’”

(8)跽 跪起,準備起身,膝尚在地上。如《鴻門宴》中寫樊哙進帳,“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跽,是受驚而聳身欲起的樣子。

(9)箕踞 兩股着地伸直兩腿,形似畚箕,叫作“箕踞”。這種姿勢是表示傲視對方的意思。如《史記·刺客列傳》寫荊轲刺秦王不中,身被八創,“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罵”。箕踞,就是這種兩股着地伸直兩腿的樣子。

(10)拜 拜是古人常用的表示禮節的方式,就是行禮叩頭。不同的場合,用不同的拜禮。《周禮·春官·大祝》:“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動,五曰吉拜,六曰兇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肅拜。”

拜禮中,禮節最重的是稽首。稽首與頓首、空首不同。一般說來,稽首是臣拜君之拜,頓首是地位相等者互相之拜,空首是國君回禮臣下之拜。

高考常考禮俗常識(高考語文必備文化常識)7

頓首是拜跪于地,引頭至地,頭頓地即舉起,所以叫作頓首。

空首是拜跪于地,先以兩手拱至地,再以頭至手,因其頭不至地,所以叫作空首。

稽首是拜跪于地,引頭至地,多時方起,因為頭叩地多時,有所稽留,因此叫作稽首。

肅拜是拜禮中禮節最輕的。

高考常考禮俗常識(高考語文必備文化常識)8

《周禮·春官》注:“但俯下手,今時撎(yī)是也。”隻是拱手行禮,就是現在的揖。軍隊中有這樣的肅拜。婦人行禮,主要也是肅拜。褒拜是手持符節行的禮。喪禮中先作頓首後作稽颡(sǎng),叫吉拜;先稽颡後頓首,叫兇拜;振動,是戰栗變動之拜。

高考常考禮俗常識(高考語文必備文化常識)9

(11)揖 古代作揖與後世不同,古人作揖是推手。《儀禮·鄉飲酒禮賓厭介注》:“推手曰揖。”古人作揖,根據對象的不同,推手時有高平下之别。《周禮·秋官》:“土揖庶姓,時揖異姓,天揖百姓。”對庶姓,沒有親屬關系,推手時稍微往下,叫土揖。對異姓,是指有婚姻關系的,則用時揖,平推手。對同姓,是同一個族的,就用天揖,推手時稍微舉高。

(12)執手 表示親昵的行禮方式,和現在的握手相似。最先見于《詩經》:“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又如柳永《雨霖鈴》:“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13)壽 以酒或物向别人祝福。如《鴻門宴》:“沛公奉卮酒為壽。”

(14)趨 臣見君時的禮節。小步快走,表示恭敬。如《觸龍說趙太後》:“入而徐趨。”

(15)郊迎

高考常考禮俗常識(高考語文必備文化常識)10

 到郊外等候迎接,以表敬重。如《戰國策·秦策一》:“父母聞之,清官除道,張樂施飲,郊迎三十裡。”

(16)萬福 舊時婦女對人行禮,口裡說着“萬福”,後來用“萬福”作為行禮的代稱。如《魯提轄拳打鎮關西》:“看那婦人,雖無十分的容貌,也有些動人的顔色,拭着眼淚,向前來深深的道了三個萬福。”

(17)九賓 也稱“九儀”,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一種禮儀,由九名傧相(迎賓贊禮人員)立于殿廷,接引賓客上殿。如《廉頗蔺相如列傳》:“秦王齋五日後,乃設九賓禮于廷,引趙使者蔺相如。”

(18)朝(cháo) 周代各國的諸侯,按規定的時間觐見周天子,叫“朝”。《王制》:“五年一朝天子。”另一種說法是《左傳·昭公十三年》杜預注:“三年一朝。”每次朝見天子,都要帶着玉帛、獸皮、珍玩和土産等貢品,叫作“朝貢”。如《左傳·隐公八年》:“鄭伯以齊人朝王,禮也。”如果不按時朝見天子,就被認為是不尊敬天子,天子就要出兵讨伐。如《左傳·隐公九年》:“宋公不朝,鄭伯為王左卿士,以王命讨之,伐宋。”

(19)觐 朝拜皇帝。古代諸侯朝見天子稱觐。諸侯春見曰朝,秋見曰觐。諸侯朝見天子的儀式稱觐禮。觐禮規定,天子不得下堂見諸侯,下堂而見諸侯則天子失禮。如《譚嗣同》:“至七月,乃扶病入觐,奏對稱旨。”

(20)聘

①天子派卿大夫見諸侯叫“聘”。如《禮記·王制》疏:“其天子亦有使大夫聘諸侯之禮。”諸侯德風方面有突出成就的,天子往往也派人去聘問。如《左傳·隐公七年》:“冬,天王使凡伯來聘。”凡伯是天子的大夫,周王派他來見魯隐公。

②諸侯的國君即位,強大的諸侯國來賀見,也叫“聘”。如《左傳·襄公元年》:“九月,邾(Zhū,即鄒)子來朝,禮也。”“冬,衛子叔、晉知武子來聘,禮也。”邾是小國,所以叫朝;衛、晉是大國,就叫聘。

③諸侯派大夫見别國諸侯也叫“聘”。這是諸侯之間邦交的禮節。《王制》:“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左傳·隐公七年》:“齊侯使其弟來聘。”諸侯相聘,使者還帶着玉帛,表示尊敬對方的意思。所以《左傳》注曰:“諸聘皆使卿執玉帛以相存問。”

(21)盟 兩國以上或兩人以上互相宣誓約定來協同辦事叫“盟”。會盟時殺牲、歃血,并且宣讀盟書,誓于神,叫作“盟禮”。《曲禮》:“涖牲曰盟。”“盟”與“誓”不同之處就在于舉行儀式時要殺牲、歃血。遇有急難,諸侯之間會見,舉行盟禮,共同約定,相互援助,就叫“會盟”。如《過秦論》:“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

結盟以後,雙方就有義務約束。如《左傳·襄公三十年》記宋國在五月間遭特大火災,冬,與宋同盟的十一個諸侯會于澶淵,共同以财貨來援助宋國。

(22)免胄 胄,盔。按古代禮法,諸侯的軍隊過天子門,戰車上的左右衛士必須脫胄卷甲,收好兵器,下車步行而過,以示對天子的尊敬。如《崤之戰》:“左右免胄而下。”

(23)祖 古代餞行時的儀式,即出行之前祭祀路神,引申為在半路上為别人設宴送别。如《荊轲刺秦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24)齋戒 古人在祭祀或進行重大活動前,需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葷,潔淨身心,表示虔誠。如《廉頗蔺相如列傳》:“于是趙王乃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書于庭。”

(25)封禅。

高考常考禮俗常識(高考語文必備文化常識)11

古代帝王祭天地的最隆重的典禮叫做“封禅”。一般都是由帝王親自到泰山上舉行。古時認為泰山是五嶽之長,稱為岱宗。泰山高離山近,所以先要到泰山頂上舉行祭天的儀式,以報答天之功,叫封。然後在到泰山腳下的一座小山----梁父山上舉行祭地的儀式,以報答地之功,叫做禅。

(26)社稷 古代帝王、諸侯所祭的土神叫“社”,谷神叫“稷”。後來就以“社稷”代表國家。

(27)犧牲

高考常考禮俗常識(高考語文必備文化常識)12

 古代祭祀時把宰殺的牛、羊、豬等牲畜叫作“犧牲”。做祭祀用的毛色純一的牲畜叫“犧”,體全叫“牲”。古代又有“三牲”之說,指祭祀用的牛、羊、豬。後來也以雞、魚、豬為“三牲”。

(28)太牢 古代祭品,指牛、羊、豬各用一頭。

(29)少牢 古代祭品,指豬、羊各一頭。

(30)青廬 用青布搭成的棚,古代舉行婚禮的地方,東漢至唐有這種風俗。如《孔雀東南飛》:“其日牛馬嘶,新婦入青廬。”

(31)文定 相傳周文王蔔得吉兆納征訂婚後,親迎太姒至渭濱。後世因此以“文定”代稱訂婚。

高考常考禮俗常識(高考語文必備文化常識)13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