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人腦的機能,是對客觀世界的反映。建立在唯物主義基礎上的現代神經科學認為人腦的物理系統是由獨立的部份組成,這些部份隻能和關聯物體發生相互作用,并且行為是确定的。這種理論本質上仍是基于牛頓的經典世界觀來研究大腦的功能與意識的本質。
然而,随着科學的發展,特别是量子力學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科學家認識到,在大腦神經層次上無法真正了解意識。真正要研究意識,要在神經系統更微觀的領域,特别是在量子的層次上進行研究。我們知道,微觀領域是量子力學描述的世界,而量子力學本身又遇到了意識的難題。因此,物理學和生物學在意識這個問題上找到了共同的研究對象。
一般而言,物理規律是線性和邏輯性的,而生物規律是選擇和反饋性的,是非線性的。意識對人來說看不見,摸不着,無法用時間、空間、物質、能量等概念來測量。但現代量子力學認為,意識同樣具有人們熟悉的特征。量子力學的諸多實驗中,已經很明顯地表現出微觀粒子似乎具有自然的意識。其中量子糾纏實驗就是很明顯的一個。
在量子力學中,有共同來源的兩個微觀粒子之間存在着某種糾纏關系,不管它們被分開多遠,都一直保持着糾纏的關系,對一個粒子擾動,另一個粒子不管相距多遠總是立即能夠感受到并作出反應。
對于量子糾纏實驗,過去人們主要是認識到物質之間存在着内在的聯系。但這種認識仍然是從純物質的角度來看待微觀粒子,反而并沒有全面認識量子糾纏的意義。進一步的實驗表明,量子糾纏一旦發生後,會持久保持下去。反映在意識上,就是微觀粒子能夠保持這種記憶,能夠區分和識别與其有“糾纏關系”的粒子,排除非糾纏粒子,能夠不受時空限制地“認識”和“記住”這種糾纏關系。這用純物質粒子的觀念是無法理解的。那麼,如果我們承認了量子糾纏中粒子表現出來的特性,會很容易發現,微觀粒子的這些特征和人的意識高度相似。
西方有一句諺語,叫“走起來象鴨子,叫起來象鴨子,那麼很可能就是鴨子”。如果套用在量子糾纏實驗上,或許我們可以說,量子糾纏所表現的就是兩個微觀粒子的意識。這種觀點本身也是量子糾纏的一個自洽的解釋。當然,這種觀點或許過于驚世駭俗,一般人還很難理解,但實驗結果又清晰地提示着兩者的聯系,相信随着進一步的研究,這一切會有更完美地解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