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字數:約1700
閱讀時長:約5分鐘
很多家長會發現,孩子的語言學習能力極強,認為孩子的語言學習能力甚至于超越了成人。在兒童時期,是孩子學習語言和表達的關鍵時期,語言能力也代表着孩子的學習能力,所以家長對于孩子第一次開口總是焦急又滿懷期待。
不少家長為了讓孩子更快地掌握語言,總是會刻意教孩子說話,但有些教導方式并不适合孩子,從而引發的負面效果,導緻孩子越來越不願意講話。
張媽媽最近存在一個巨大的苦惱,她的孩子變得越來越不願意說話,有的時候問他問題,孩子也是簡單的“嗯”、“好”,而不過多的表達自己,使得她十分擔心。
張媽媽教孩子學字,教孩子讀音的時候,孩子更是萬分抗拒,甚至于表現出極度的焦躁、不耐煩。張媽媽描述了自己的難題,講述了自己平常教導孩子的方式,才知道原來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
張媽媽教孩子學字認讀音的時候,隻要孩子說得有點差别,非得把孩子糾正不來不可,因為張媽媽認為就應該從正确的讀音教導孩子,孩子才能養成正确的念法。
這本來并沒有什麼錯,但是張媽媽不單單在學習的時候嚴格要求孩子,甚至于在生活中都不放過一絲一毫糾正孩子讀音的機會。
當孩子在日常的說話中,出現了讀音不對的時候,張媽媽非得把孩子糾正過來不可,先給孩子講聲母和韻母分别是什麼,叫孩子跟着自己讀,直到孩子讀對了才肯放過。慢慢地,孩子變得越來越不愛說話,也不敢說話了。
孩子越發不愛開口,可能是父母教育引起的心理負面效果。
一、為什麼父母教說話,孩子會抗拒?
□ 父母愛糾正
孩子說話正在學習之中,家長應該注重培養孩子學習語言和語言表達的興趣。在學習的過程中,孩子難免會出錯,孩子的學習能力極強,在多次模仿和學習中也會學會自我糾正。
但有些家長因為過于在意孩子的語言學習,孩子一說錯,就着急糾正孩子的發音,非得讓孩子說對不可,造成孩子說話的恐懼,使得孩子因擔心被不斷糾錯而變得不愛說話。
□□ 父母強制孩子學習
家長都希望孩子能擁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但學習存在一定的過程性,并非短時間就能掌握。
家長過于着急給予孩子過多的學習任務,強制要求孩子今天需要學習和掌握的内容,使得孩子把語言的學習看成負擔,對于語音的學習失去興趣,促使孩子越來越不願意開口。
二、抗拒交流,會給孩子的生活帶來什麼影響?
● 影響孩子交友
人與人最重要的交流方式是語言,孩子不願意說話,不跟别人進行交流,形成和他人之間的有效互動,自然無法交到朋友。沒有人喜歡結交一個不愛表達自己,也不和自己交流的人,即便這個人再優秀。不愛說話,将嚴重影響到孩子的社交能力。
●● 影響孩子自我表達
孩子的開心、難過、郁悶、憤怒等情緒無法表達出來,他人無法接收到孩子的有效訊息,孩子會因為而受到忽視或委屈。
因為孩子抗拒交流,孩子的情緒無法得到發洩,事情常在心中堆積,久而久之,孩子更容易産生負面情緒,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三、家長怎麼正确引導孩子表達?
▶ 增加與孩子的交流
良好的表達能力是建立在不斷的溝通和交流,經過不斷的訓練基礎上不斷發展起來的。家長多和孩子交流,可以問問孩子今天發生或者發現什麼有趣的事情,學習了什麼新的東西,讓孩子教教自己。
提供給孩子更多機會表達自己,關于學習孩子還能在表達中回憶和複習知識點,對于提升孩子的成績具有促進作用。孩子擁有更多說話的機會,孩子自然能在平時中學會如何更好、更有邏輯性的表達。
▶ 提升孩子表達的興趣
在孩子同自己交流,表達自己遇到的事情或者感興趣的問題時,家長應該适當的表達出對于孩子講述事情的興趣并充滿疑問。
孩子會提升自己表達和為家長解惑的興趣。其次,可以跟孩子玩一些促進語言表達的遊戲,比如互相講故事,進行小演講之類的,在增強孩子表達能力和闡述能力的同時,還能不斷提升孩子表達的積極性。
結語
自我表達的能力雖然不單單體現在語言上,但語言無疑是最直接、最簡單的方式。
不愛說話的孩子,很難讓周圍的人明白孩子的想法,不單單造成周圍人想要了解孩子的困擾,也會給孩子造成極大的危害,不僅在于情緒上,還在于孩子的心理上。
孩子話太多是好是壞?當孩子話太多時,家長要求孩子安靜點有何危害?歡迎大家分享!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這裡是小微爸爸育兒課堂,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分享給更多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