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是當今唯一還在使用的表意文字,其博大精深體現在方方面面。比如有人故去舉辦葬禮時,從訃告的發布到祭文的寫法,皆要遵循嚴格的規章制度。就連墓碑上的碑文都有獨特的含義,一旦使用錯誤,必定惹人恥笑,本期就帶大家揭開其中的奧秘。
墓碑源起于漢代,最早是将棺材放入墓穴的輔助工具,後來才開始在上面書寫文字用作紀念,稱為“豐碑”。後來又演化為在墓前樹立竹竿,系一塊布帛,在上面記述死者生平,也就是“銘旌”。但其難以長時間保存,古人便開始以石為材制作碑用于祭奠。
碑文的擡頭一般都是“故”字,代表去世的意思。在古代,人們對于死亡很避諱,通常以其他字代指,比如皇帝專屬的“駕崩”,皇後、嫔妃、重臣一般稱“薨”,普通人隻能用“卒”。
接下來是對死者的尊稱,我們通常看到的是“先考”、“先妣”、“顯考”、“顯妣”等字眼。考指的是父親,位于左邊,妣指的是母親,位于右邊。先和顯原本沒有區别,可互通,但後來語意發生了變遷。先表示對長輩的尊稱,而顯則表示父母生前乃是一方龍鳳,威名顯赫,死後去另一個世界,仍舊會是顯貴。
有一種極為特殊的情況,即死者沒有後嗣,由友人收葬,便不用考妣,隻稱“友”即可。比如宋朝著名大詞人柳永,一生命途多舛,科舉不第,無法實現人生抱負,心灰意冷後混迹在風月場所,因才學出衆深受風月女子歡迎。後來窮困而死,知己友人便湊錢為他殓屍。
碑文中段,一般是死者死後追贈的官職或者榮譽頭銜,比如明朝嘉靖時期的内閣重臣張璁。他一生忠貞廉潔,敢于破舊制、搞改革,大力打擊貪腐問題,深受百姓愛戴。他死後,皇帝哀傷不止,特地追贈他為左柱國、太師、太傅以示恩寵。
再後面就是死者的姓名,右邊會用小字标注其表字或者谥号。表字是與名相平行的對一個人的稱呼,一般在成年之後使用,比如李白也可叫李太白,杜甫也喚作杜子美。谥号是對一個人一生功績的評價,我們熟知的漢武帝,谥号即為武,大臣死後也會有谥号,大名鼎鼎的範仲淹,死後便被賜予最頂級的谥号“文正”。
碑文的左半邊會用簡短的字描繪死者生平,可視作是濃縮版的墓志銘,其中包括其生前功績,好友的評價等。碑文的右半邊則會刻上立碑者的名字,一般是子女、甥侄等。如果死者名望很高,會有地方豪強,或者京城權貴,甚至是皇帝親自撰寫文章或詩詞用作吊唁,這些東西會刻在另一塊碑上,立于墓碑左右作為陪襯。
比如北宋大儒張載,雖然在官場上不如意,但在文教上功績彪炳,是關學開宗大師,其思想精神流傳千秋。死後受到各方的追思,立碑數十塊。再比如明朝名臣張居正,才能出衆,經世濟民,被譽為大明第一宰輔,死後明神宗親筆題字“元輔良臣”,用以追思和表彰。
到了如今,碑文不僅僅是一種文化遺存,也是一種精神傳承。我們不忘先輩的養育之恩,繼承他們的意志開創更美好的生活,追思過去,不代表守舊,而是不願割舍那份能将我們團結起來的親情。假使我們不再祭奠先人,慢慢地就會變得冷漠,忘記了中華民族立足之根本,未來将會變成無根之草,無源之水。要是被西方價值觀侵略,便會遭受思想霸淩,失掉自信心。所以,每年的清明節等特定時期,我們應不忘祭奠亡故的親屬,不忘過去,方能赢得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