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最有營養的堅果松子
最有營養的堅果松子
更新时间:2024-10-12 03:24:07

松子的身材輕盈,與葵花籽可媲美,是人們愛吃的堅果之一,更被譽為“長壽果”。這種松鼠愛吃的食物為何與長壽能扯上關系呢?我們來一探究竟!

最有營養的堅果松子(本草綱目中稱松子是)1

松子被冠以美稱其實由來已久

明朝的李時珍是中國古代十大名醫之一,他對松子的藥用曾給予很高的評價,他在《本草綱目》中寫道:“海松子,又名新羅松子,氣味甘小無毒;主治骨節風,頭眩、去死肌、變白、散水氣、潤五髒、逐風痹寒氣,虛羸少氣補不足,肥五髒,散諸風、濕腸胃,久服身輕,延年不老。”

傳統中醫認為,松子性味甘溫,有祛風澤膚、潤肺止咳、潤腸通便等多種作用,多本醫學或營養著作中均有介紹。

《随息居飲食譜》:“補氣充饑、養液熄風、耐饑溫胃、能暢辟濁、下氣香身、當益老人,乃果中仙品。”《名醫别錄》:“松實主風痹、寒氣、虛羸、少氣,補不足。”《海藥本草》:“久服輕身,延年不老”;《本草經疏》:“味甘補血,血氣充足,則五髒自潤,發白不饑。仙人服食,多餌此物,故能延年,輕身不老”。《日華子本草》:“逐風痹寒氣,虛羸少氣,補不足,潤皮膚,肥五髒”。《玉楸藥解》:“潤肺止咳,滑腸通便,開關逐痹,澤膚榮毛”。

古者對于松子的喜愛延續至今,“長壽果”之稱名不虛傳。現代人買松子嗑松子,更看重松子補腦、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美顔烏發、抗衰老和通便的功效。

松子雖好,但并非人人适合

松子是“長壽果”,很多人都喜歡買,但他們忽略了一件事,到底自己是不是适合吃松子。哪些人與松子“無緣”呢?

主要是兩類人群,一種為脾虛腹瀉者,一種是多痰者。松子油性較大,屬于高熱量食品,吃得太多不易消化,會使體内脂肪增加,脾虛腹瀉或肥胖者不能多吃。多痰者一般濕氣較重,也不宜多吃松子,以免攝入後産生相反的副作用。

松子即使是“長壽果”,正常人食用也要控制食量。每天建議抓一小把吃就足夠了,以20至30克為宜。若同時攝入其他熱量的堅果,應根據情況減少松子入量。

【原标題:松子能擔起“長壽果”這樣的美稱嗎?】,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大型床罩與被套洗滌方法
大型床罩與被套洗滌方法
大型床罩與被套洗滌方法:如果并不肯定床罩與被套可用洗衣機洗,最好的方法是幹洗,以免縮水。但必須先行過水及脫水,這樣便能清除大部分塵垢。清洗後,保持微濕,待晾幹後,便可恢複原狀。
2024-10-12
實用家居清潔技巧:蘸牛奶擦木制家具
實用家居清潔技巧:蘸牛奶擦木制家具
實用家居清潔技巧:蘸牛奶擦木制家具實用家居清潔技巧1、用鹽去地毯上的湯汁有小孩的家庭,地毯上常常滴有湯汁,千萬不能用濕布去擦。應先後用潔淨的幹布或手巾吸幹水分,然後在污漬處撒些食鹽,待鹽面滲入吸收後,用吸塵器将鹽吸走,再用刷子整平地毯即可。2、蘸牛奶擦木制家具取一塊幹淨的抹布在過期不能飲用的牛奶裡浸...
2024-10-12
三伏天用什麼排濕氣寒氣最好?
三伏天用什麼排濕氣寒氣最好?
01伏天去濕氣寒氣的辦法:1、少吃甜、膩的食物。如果你身體有濕氣少吃甜膩食物,因為甜膩容易轉化為濕氣。2、别吃生冷食物。3、别喝酒。4、可以多吃姜去寒濕。5、可以多吃綠豆、西瓜、扁豆來去濕寒氣。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這段時間也是冬病夏治的好時候,非常适合排除體内的寒濕,伏天去濕氣寒氣的辦法:1、...
2024-10-12
圍棋怎麼下
圍棋怎麼下
圍棋現在比較流行的一種棋牌類型,主要是取決于中國,格狀的棋盤以及黑白二子去進行對弈,同時進行以為地的大小來決定勝負,中國的時候對于圍棋是非常講究的,是一樣樣精通的這樣的說法,是目前世界上最複雜的遊戲,不僅動腦,需要很多講究很多的戰術,而且需要非常透徹地理解圍棋,那麼很多人那堆圍棋怎麼進行下的也是不清...
2024-10-12
漲潮退潮時間是怎樣的?
漲潮退潮時間是怎樣的?
如果是規則的半日潮,漲潮、落潮的時間是每12個小時為一個周期潮水進行漲退。可運用公式:最高潮時間=農曆*0.8,算出最高潮時間,再用公式:最低潮時間=最高潮時間+/-6,比如農曆十五或三十,漲潮時間就是12點和零點,落潮時間就是早晚的6點。由于海水的漲潮退潮是受到月球引力影響而産生的一種地理現象,因...
2024-10-12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