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爸-詹晶明】
孩子聰明,确實會讓父母更愛,也會讓周圍的大人們更愛。
假如我們父母因為孩子聰明,或者自己太愛孩子,就在不知不覺的生活中給予孩子更多體諒和安撫,孩子就會養成嬌氣的習慣。
什麼是嬌氣?
就是習慣了享受被關注、關照、關愛;接受不了壓力,挫折和辛苦。嬌氣,也被稱為一種幸福,因為,他有可以嬌氣的資本——至少有一位很愛很愛他的人。
一個孩子在三歲前,如果是嬌氣的,沒有問題,因為他在生命的初期,需要得到最足夠的安全感和自信心,他需要建立一個完整的,幸福的“自我”感受,這會在他未來成年之後,化作内心無盡的力量去挑戰艱辛,去不懈地追求理想。
但三歲之後,如果我們的孩子還在嬌氣中,那問題就大了。
因為三歲的孩子已經懂得習慣的價值,已經完全能運用自己對周圍環境的感知(還不是認知)來為自己争取期待的利益,并且已經開始出現對既得利益的自我保護。比如
這是我的,我不會給你
我要你的,你應該給我,如果你是愛我的,那你就會給我,否則我将不再親近你
我需要你陪,所以你不可以離開我
我知道,如果我是傷心的,或者病痛的,你會遷就我的
我當然會被關注了,因為我很聰明或者很漂亮(是你們說的),如果不關注我了,那是你們的錯,我不會原諒你們的……
如果我們的孩子,一旦出現上面類似的表現,我們就需要十分警惕地知道——
1 孩子的安全感已經足夠,足夠到可以用安全感來威脅愛他的人了;
2 孩子的嬌氣已經開始障礙他的心智成長——決不丢失既得,可以放棄更多。
嬌氣的孩子,往往都很黏媽媽。因為媽媽是這個世界上真正最可能永遠無條件愛他的人,而其他人,無論是誰,都不能與媽媽相比,即使有人是比媽媽還愛自己的,但那也是不能讓孩子感受到完全的信賴——
外婆很愛很愛我,我也很愛她,但外婆畢竟是外婆……唉
爺爺很愛很愛我,我也很愛他,但我依然更想與父母在一起
所以,嬌氣的孩子,在媽媽面前是驕縱無禮的,而且很黏(下意識認為是理所當然的)
所以,嬌氣的孩子,在他人面前是蠻橫無理的,但是不黏(下意識認為他與這些人沒有更緊密的關系)
于是,三歲左右嬌氣的孩子,幾乎都有一個共同的行為特征——黏住媽媽不放,出門玩,吃過飯,玩玩具,洗澡睡覺講故事等,無一例外都要媽媽陪,再往後,見到陌生人就躲到媽媽的身後,我們可能以為是孩子害羞,或者怕生,其實不是。
三歲左右的孩子,在安全感十分充足(都充足到可以嬌氣了)的情況下,不可能怕生的,不然,我們可以做一個實驗。
在一間房子裡,裡面坐着一個相貌比較嚴肅的中年男子,是孩子的陌生人。
在這間房子裡,還有一個孩子非常熟悉的親人,不必是最親密的人,但這個人的手裡有那孩子最愛吃的甜食,或者一直都很盼望着要玩的玩具。
看看,此時我們那位平日看起來很害羞陌生人的三歲孩子,會最後采取什麼措施——幾乎無一例外地,他會忽略那個陌生人(不看他),然後徑直去想他熟悉的人要甜食或者玩具了。我們會看不到這孩子有任何障礙。
這說明孩子在平日的表現并不是真的害羞,而是在表演,來博得愛他的人——當然最重要的那個人是就媽媽了的更多關愛和關照。他習慣享受這樣的感覺,喜歡這樣的遊戲,也為他随時逃離壓力環境,不喜歡的局面儲備了理由。——這些對于嬌氣的孩子來說都是潛意識的選擇和行為傾向。
所以,嬌氣嚴重的孩子,還會在各種不順利的時候,沖着媽媽叫嚷、打媽媽發洩、拼命地拿媽媽來做自己的擋箭牌——把錯誤責任推卸給媽媽……他們已經開始習慣把媽媽——那位很愛很愛他的人當成自己的“私有财産”,直至失去了對愛他的人的基本尊重和感恩。
曾有一位這樣的孩子,在媽媽生日的時候,他很開心,開心的是有蛋糕吃,我在他吃蛋糕的時候,跟他說:
“寶貝,蛋糕很好吃吧?”
——是的,很好吃!
那你給媽媽說“生日快樂”了嗎?今天是媽媽生日耶!媽媽好漂亮呀!
——我不說!
啊?那是最愛你的媽媽哦,你現在吃的是媽媽生日的蛋糕耶。
——我就是不說!不說!
然後,真的一直都沒有說,媽媽走到他身邊跟他說,“寶貝,媽媽想聽你說祝媽媽生日快樂哦”,孩子面對媽媽的回應是更強硬了:“不說!”
我沒有更多幹預這件事情,因為,畢竟在快樂的生日聚會中,但我很傷心,很痛心,我知道此時孩子不願意說的原因不是不愛他的媽媽,而是他不願意尊重他的媽媽,他在下意識地用這種不尊重的方式來炫耀他在媽媽面前的優越感,在證實給周圍的人看。
雖然,在日後,我再次遇見那孩子媽媽的時候,那媽媽還特意來告訴我:“唉,現在孩子太個性了,那天回到家,他又不停地跟我說——媽媽生日快樂!哈哈哈……”
我知道,那媽媽的表情告訴我說:她的孩子其實很好,隻是我不理解而已。
所以,我也就沒有更多與那媽媽交流。我想我說其實對她也不會有什麼用的,從那天起,我就一直在想要寫這個故事,我想這個故事還是會對一些爸爸媽媽有警示作用的——嬌氣的孩子,很難懂得珍惜和感恩。
嬌氣的孩子是怎麼培養出來的?知道了這個問題的答案,就能化解孩子的嬌氣,讓我們的孩子突破這層心智發展的障礙,成長為積極,開放,健康,向上的人。
培養嬌氣隻需要我們的父母,或者愛孩子的成年人有一個習慣就成了!
總是能及時安撫
孩子的挫折情緒
比如孩子表現出怕陌生人,媽媽就會很快去牽着孩子的手,雖然一邊跟孩子說,那是誰誰誰呀,他很愛你呀,你不用怕呀,一邊卻用下意識的動作,去保護和安慰孩子,讓孩子能更好地藏在媽媽的身後,或者允許孩子離開這裡的要求。
比如孩子表現出不喜歡吃東西,媽媽就會很快地去幫孩子,并一邊跟孩子說,這個很好吃呀,是誰誰誰專門做給寶寶吃的哦,能長高高,很有力氣的哦,一邊開始精心喂食。
比如孩子表現出受挫後的難過,哭泣,媽媽就會及時地站在孩子的身邊,一邊跟孩子說沒有關系呀,一邊撫慰這孩子的頭,輕輕拍打孩子的背,極度愛憐地關愛,縱容着孩子的傷心情緒。
以上這些情況并沒有什麼了不起的錯誤的,錯誤的核心是媽媽此時常常
伴随着内心對孩子
不尊重自己的理解和允許
孩子的嬌氣,就這麼越來越深了,越來越成為習慣了。無論是媽媽,還是其他成年人,隻要我們在與孩子交往的時候,如此而為,必将培養出一個自私,且不懂珍惜和感恩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