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統之一,具有涵養水源、淨化水質、調節氣候、維護生物多樣性等生态功能,擁有不可替代的生态服務價值。
《關于特别是作為水禽栖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簡稱《濕地公約》)把濕地定義為“不論其為天然或人工、長久或暫時的沼澤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帶,帶有靜止或流動的淡水、半鹹水或鹹水水體,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水域。”另外,根據《濕地公約》的分類系統,濕地可劃分為三種類型:一是海洋/濱海濕地,如海草層、灘塗、珊瑚礁、紅樹林沼澤等;二是内陸濕地,如湖泊、河流、泥炭地、灌叢沼澤等;三是人工濕地,如水庫、水稻田、鹽田、魚塘等。
作為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自然綜合體,濕地有“生命的搖籃”、“物種基因庫”之稱。據統計,全世界超過10億人以濕地為生,全球40%的物種在濕地中繁衍生存。因為濕地具有污染物降解、顆粒物沉降、營養物轉化等淨化地球環境的功能,又被譽為“地球之腎”。
濕地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碳庫之一,與氣候變化有着密切的關系,它不僅對一定範圍内的小氣候具有明顯的調節作用,還擁有強大的碳彙功能。濕地中植物種類豐富,植被茂密,這些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轉化為有機碳。同時,随着植物根、莖、葉和果實的枯萎凋落,植物殘體在濕地土壤中不斷累積,緩慢分解,這樣大量的碳就被“鎖”在濕地中。盡管全球濕地面積僅占陸地面積的4%-6%,碳儲量卻占陸地生态系統碳儲存總量的12%-24%。以泥炭濕地為例,泥炭從冰河時期便開始大規模積累,盡管初級淨生産量較低,但碳的儲量仍不斷增長,與森林固碳有成熟期或碳飽和不同,泥炭濕地固碳是無限期的。它不僅能夠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還能存儲大量有機物質,因泥炭濕地的厭氧條件,極大地限制了營養物質的轉化和有機物的分解,避免其中的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回到大氣中去。
健康的濕地生态系統具有分解速率低、碳沉積速度快的特征,在植物生長、促淤造陸過程中會積累大量無機碳與有機碳,具有很強的固碳功能。濕地中的植物、藻類和部分細菌,通過光合作用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使其以有機物的形式儲存在植物體内,又通過分解和呼吸作用分解轉化成簡單的氣态産物,以甲烷、二氧化碳等形式釋放到大氣中,形成濕地碳循環,為人類的生産生活提供良好的生态服務。所以,濕地一旦遭到破壞,碳分解的速度就非常迅速,造成短期内的氣溫升高和災難性事件發生。保護濕地不僅是保護強大的生态系統服務功能,更是保護人類自己。我國自1992年加入《濕地公約》以來,與國際社會共同努力,在應對濕地面積減少、生态功能退化等全球性挑戰方面采取了積極行動,為全球濕地保護和合理利用做出了重要貢獻,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認可,2018年,全球43個國際濕地城市中,中國占13個,數量位居第一。
2022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正式施行,這是我國首次專門針對濕地生态系統保護進行的立法,标志着我國濕地保護全面進入法制化軌道新階段。我國濕地保護從過去的濕地單要素保護、局部保護延伸到整個濕地生态系統的保護,這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實踐,也是中國參與全球生态治理、彰顯大國形象的重要行動,我們将會以更加自信地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提供中國方案。(王莉中國地質圖書館副研究員,肖紅葉 中國地質調查局沈陽地質調查中心高級工程師)
中國科協科普部
新華網
聯合出品
來源: 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