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科技
/
固态硬盤的區别和優缺點
固态硬盤的區别和優缺點
更新时间:2025-04-04 18:26:50

在目前的市場上,主流硬盤主要分為固态硬盤和機械硬盤,而現如今,基本都是首選固态硬盤了,而機械硬盤往往被作為存儲盤使用,固态硬盤相比機械硬盤在讀寫速度提升還是十分顯著的,并且可以讓我們實實在在的能夠感受到速度體驗,就例如系統安裝在固态硬盤中,明顯就可以感受電腦開機速度快了很多,通常十秒左右就可以完成開機,并且遊戲、軟件安裝在固态硬盤也大大提升了載入時間,流暢性也提升了不少,所以固态無論是新裝機還是升級硬件首選的産品,那麼固态硬盤差價為什麼那麼大?下面電腦城峰哥來科普一下便宜的固态硬盤和貴的固态硬盤區别,希望大家通過本文知識更了解固态硬盤。

固态硬盤的區别和優缺點(固态硬盤差價為什麼那麼大)1

便宜的固态硬盤和貴的固态硬盤區别

一、固态硬盤品牌差異

固态硬盤差價為什麼那麼大,相信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固态硬盤品牌的差異,品牌确實會影響着一款産品的定價,好的品牌價格也确實會貴一些,但是好品牌價格貴點也是有道理的,主要在産品做工用料優秀一些,品控出色,返修率較低,售後也比較完善,而三線、不知名雜牌的固态可能在品控方面差,主控、顆粒選用比較差,可能存在雜牌主控,黑片、白片的瑕疵顆粒,甚至是翻新打磨之後打标的顆粒等,質量無法保障,返修率較高,總之一等價格一等貨。

固态硬盤的區别和優缺點(固态硬盤差價為什麼那麼大)2

但其實除了品牌的差異,即使是相同品牌并且同樣的容量,也存在價格很多差異,主要可能是讀寫性能、顆粒、主控、接口上的差異等。

二、閃存顆粒不同

我們可能在選購固态硬盤的時候,發現同樣的品牌、同樣的容量并且接口都保持一緻的固态硬盤,固态硬盤價格卻差距了不少,可能就會存在閃存顆粒不同的情況。舉個例子,就例如三星860 EVO和三星860 QVO兩款SATA接口的固态硬盤,如果不去深入了解的話,可能隻能發現顔色不同罷了,但其實是存在顆粒上的不同,三星860 EVO采用了是目前主流的TLC顆粒,而三星860 QVO采用的是QLC顆粒,同樣是1TB容量,兩者因為顆粒的原因差了差不多400元。包括intel 760P和660P M.2固态差價那麼大,也是因為顆粒不同原因。

固态硬盤的區别和優缺點(固态硬盤差價為什麼那麼大)3

那麼顆粒不同為什麼會導緻價格不同呢,到底之間有什麼區别呢?

顆粒主要有QLC、SLC、MLC、TLC等,SLC是企業級服務器用的,MLC已經逐漸退出市場,目前市場主流主要是TLC顆粒,還有新推出不久的QLC顆粒,它們之間的區别如下。

SLC(單層存儲單元)

全稱是Single-Level Cell,單層電子結構,每個cell可以存放1bit數據,SLC達到1bit/cell,寫入數據的時候電壓變化區間小,P/E壽命較長,理論擦寫次數在10萬次以上,但是由于成本最高,所以SLC顆粒多數用于企業級高端産品中。

MLC(雙層存儲單元)

全稱是Multi-Level Cell,使用高低電壓的而不同構建的雙層電子結構,MLC達到2bit/cell,P/E壽命較長,理論擦寫次數在3000-5000次左右,成本相對較高,但是對于消費級來說也可以接受,多用于家用級高端産品中。

TLC(三層存儲單元)

全稱是Trinary-Level Cell,三層式存儲單元,是MLC閃存延伸,TLC達到3bit/cell,由于存儲密度較高,所以容量理論上是MLC的1.5倍,成本較低,但是P/E壽命相對要低一些,理論擦寫次數在1000-3000次不等,是目前市面上主流的閃存顆粒。

QLC(四層存儲單元)

全稱是Quad-Level Cell,四層式存儲單元,QLC閃存顆粒擁有比TLC更高的存儲密度,同時成本上相比TLC更低,優勢就是可以将容量做的更大,成本上更低,劣勢就是P/E壽命更短,理論擦寫次數僅150次。

TLC和QLC顆粒固态哪個好?

通過以上的介紹,我們發現QLC最大的優勢就是在于成本更低,并且在相同的成本下能夠做出更大容量的固态硬盤(SSD),容量将不再受到限制,1TB容量對于QLC顆粒來說基本都是小意思,幾十到上百TB才是主流,所以我們看到的QLC顆粒固态基本是512GB或者以上容量的,像120G、240G、256GB等小容量的固态硬盤基本不會有QLC顆粒的。

雖然QLC顆粒降低了成本,讓固态硬盤能夠快速步入大容量時代,但是由于QLC顆粒弊端導緻了用戶口碑比較差,QLC顆粒每一個Cell單元存儲數據越多,單位面積容量就越高,同時就會導緻不同電壓狀态越多,并且越難控制,所以采用QLC顆粒的固态,雖然容量更大價格更便宜,但是穩定性較差,并且P/E壽命較低,速度也是這些顆粒中最慢。

所以QLC顆粒在穩定性、壽命以及讀寫速度上無疑是不如TCL顆粒的,兩者相比,無疑是TCL閃存顆粒更好。但其實以往的MLC顆粒口碑相比TCL顆粒更好,隻是成本較高,廠家為了考慮成本因素将其逐漸淘汰掉了,所以目前市場上MLC顆粒固态産品基本銷聲匿迹了。不過随着技術的進步,TLC顆粒固态硬盤已今非昔比,無論性能還是耐久度,都得到了極大提升。

三、接口不同與協議不同

目前市場上,固态硬盤最主流的接口分為是SATA3.0和M.2兩種接口,SATA3.0接口的固态硬盤和機械硬盤接口是相同的,我們知道SATA 3.0通道的最大傳輸速度為6Gbps,實際速度最大為560MB/s,這也意味着目前市場上SATA3.0接口固态硬盤發展已經遇到了性能瓶頸!所以就有了M.2 NVME協議的固态,走的是PEI-E通道,擁有更大的帶寬,性能自然有了突飛猛進的提升。

固态硬盤的區别和優缺點(固态硬盤差價為什麼那麼大)4

M.2固态硬盤認準NVMe協議!

還有并不是所有的M.2接口都是NVMe協議走PEI-E通道的,所以我們選擇M.2接口固态硬盤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是支持NVMe協議的,還是支持SATA協議的。如果是SATA協議的M.2固态硬盤,與普通SATA固态硬盤速度上差異不大,隻是接口區别,而NVMe協議是走PCI-E通道,而目前主流PCI-E3.0能提供高達近32GB/s的雙向帶寬,而PCI-E4.0相比3.0規範實現了寬帶翻倍,由于走PCI-E通道帶寬充足,可提升空間極大,傳輸速度更快。

固态硬盤的區别和優缺點(固态硬盤差價為什麼那麼大)5

即使是均是M.2 NVMe也有速度區别!

可能我們購買一款M.2 NVMe協議的固态硬盤,同樣品牌、容量,甚至均為M.2 NVMe固态,會發現标注的速度不同,自然價格也有所不同,較入門的NVMe協議的M.2固态硬盤順序讀取速度達到1500MB/s左右,性能相對出色一些的甚至可以達到3000MB/s以上,這就是主控與閃存顆粒的好壞差異導緻存在了很大的速度差異,價格自然有差距。

本文也并非讓所有的主機都上M.2 NVMe固态硬盤,比較偏入門的主機也完全沒有必要,比如普通辦公,要求不高的家用,SATA接口的固态硬盤完全足夠使用,你可能你想上,入門主闆上未必支持M.2插槽,對于生産力、玩遊戲,對性能要求苛刻的人群等建議上M.2 NVMe固态硬盤,一般目前主流或者以上級别都配備了M.2 NVMe插槽。

以上就是電腦城峰哥分享的便宜的固态硬盤和貴的固态硬盤區别,相同容量的固态硬盤差價為什麼那麼大,當然是有很多原因的,例如品牌溢價、做工用料好壞(主控與閃存顆粒)、甚至不同協議,走的通道不同均存在價格上的差異,不可能無緣無故賣的就貴的,其實說白了就是一等價格一等貨的道理,電腦中水很深的,不光是固态硬盤,電腦中任何硬件都存在這些問題。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系統工程學的認識
系統工程學的認識
零.幾句閑話在正式開始今天的主題前,這裡先說幾句無關的閑話。不想看的請請直接跳到“壹”。之所以起名叫溯源,溯的是本源。因為我想說的不是從哪來、如何發展這類問題,而更近于“正本清源”的意思。在赴法學習系統工程之前,我對系統工程的認識不外乎需求...
2025-04-04
無主之地3開啟新的遊戲
無主之地3開啟新的遊戲
衆所周知,相較于微軟對Xbox跨平台聯機的寬松要求,索尼在這一方面一直極為“苛刻”,目前PS4平台支持跨平台聯機的遊戲卻屈指可數,而據最新消息來看,這些僅有的遊戲中,又要減少一款了。Gearbox日前宣布,《無主之地3》将在下一次的更新補丁...
2025-04-04
oppo有專門的官方商城嗎
oppo有專門的官方商城嗎
大部分人在購買手機、更換新機的時候,都會首先考慮選擇去各個手機廠商的官網,這樣才能更快捷了解到在售機型的購機優惠,并且也能清楚查閱到不同手機的參數配置等等。但不能忽視的是,其實大部分人對于這些官網的了解還是比較少的,近幾年來像華為、OPPO...
2025-04-04
nvidia rtx高性能顯卡
nvidia rtx高性能顯卡
來源:快科技昨天RTX30系列移動顯卡正式解禁,新一代遊戲本也已經開賣了,今天NVIDIA也同步推出了GeForce461.40驅動,正式支持移動版RTX30顯卡。此外,這是一款GameReady驅動,還針對新遊戲《TheMedium》做了...
2025-04-04
華為freebuds4是主動降噪嗎
華為freebuds4是主動降噪嗎
5月19日,華為全場景智慧生活新品發布會上,華為全新主動降噪TWS耳機華為FreeBuds4正式發布。半入耳主動降噪,隻憑這兩點就足夠吸引人了,再加上出色的聲音水平和綜合性能,就紙面實力和目前的使用體驗來看,個人認為主打舒适佩戴和主動降噪的...
2025-04-04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