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在古代的神話傳說中,影響力巨大的女娲和伏羲,他們的造型竟然是人面蛇身!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圖騰崇拜呢?
《山海經·大荒西經》郭璞注:“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變。”。
東漢王延壽《魯靈光殿賦》雲“伏羲鱗身,女娲蛇軀”。
曹植《女娲畫贊》“或雲二皇,人首蛇形”這裡的二皇指的就是伏羲,女娲。晉王嘉《拾遺記》:“蛇身之神,即羲皇也。”
如此種種,很多文獻或出土文物中,都記載了上古時期人首蛇身的形象。
事實上,蛇,就是幾乎與華夏部族同時主宰黃河流域的東夷部族的圖騰。他們将蛇視為圖騰,因為在他們的眼中,蛇具有頑強生命力,蛇死而不僵,僵卻不死,更是被視為是永恒生命的象征。
上古時代的初民更是有這樣一種認知,對神秘的敵對力量進行安撫和祭祀,可以化異己力量為自己擁有的能量。于是,人們開始撫慰和祭祀蛇的靈魂,長此以往,慢慢的開始産生對蛇的崇拜,蛇便升格為神靈了。
這種神靈,代表着生命力和部落的繁榮昌盛,起初時這種神靈幾乎到處都有,到最後,濃縮成伏羲、女娲神話形象。
還有一種觀點,對蛇的崇拜,就是對于生殖力的崇拜。
有關女娲神話的材料中,最能說明蛇身為女性象征的,應算是女娲伏羲的人首蛇身交尾圖。
蛇作為冷血爬行動物,具有冬眠的習慣,蛇出洞穴活動的季節,正是春暖花開尋偶的時節。這時候原始人們見到的蛇多為正在尋偶或正在交尾的蛇,而見到這種蛇,被視為吉祥的預兆。因此,交尾蛇就被人們當作人類自己興旺發達的标志,自然而然地将它作為生殖的圖騰象征。
例如,山東武梁祠漢畫像石上的伏羲、女娲像。畫像石上的伏羲、女娲均為人首蛇身,下身作交尾狀中間有一個嬰兒。
所以,神話中,人類對于蛇的崇拜,基本可以分為早期的對生命力的圖騰式的崇拜,以及對生殖繁衍的崇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