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口是重要的資源,尤其是遇到戰争的時候,梁惠王就曾向孟子抱怨說:“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除了希望别的國家的民衆能移民來,先秦時期,一些國家為了繁衍人口,增加戰争資源采取的一個重要措施就是鼓勵早婚,如《國語·越語上》記載越王勾踐的命令說:女子要是十七歲還沒有出嫁,男子二十了還沒有娶媳婦,他們的父母是要負責任的。
漢代,統治者為了增加人口,發展生産,明文規定女子要是十五歲還沒有出嫁,就要被罰錢,“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算”是人頭稅,對于男子則沒有規定,估計是二十歲或者更早。但漢儒們并不推崇早婚,而是鼓勵晚婚,儒家強調人性,認為男女年紀太小而為人父母是不理性的,因為他們尚不知道如何做父母,也不知道如何教育下一代。《周禮》規定“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這是西漢儒家倡導的理想婚齡。
東漢末年,國家掌握的在編人口為五千六百四十八萬,然而經過對黃巾起義的鎮壓,到三國時期,人口隻有七百六十七萬了,人口減幅高達百分之八十六。究其原因,除了編民的流失外,時人有詩日:“出門無所見,白骨敝平原”即指出戰争對人口的重大消耗。于是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為了加強軍力,發展生産,也多提倡早婚,如晉武帝下令,要是女子到了十七歲還沒有嫁出去,國家就要出面幹涉了,國家負責給她找個對象,“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長吏配之”。随着戰亂,大量人口南遷,北方人口變得稀少,在北朝,更尚早婚,周武帝下诏說,男子十五、女子十三就可以結婚了。
唐代,唐太宗與唐玄宗的規定有所不同,唐太宗規定男二十歲、女十五歲後到民政局學習一下,就可以結婚了。鑒于當時窮人婚嫁困難的事實,他特别強調親戚鄉裡要多随份子。到了開元年間,唐玄宗則規定男子年十五歲、女子十三歲就可以結婚,“男年十五、女年十三以上聽婚嫁”。
宋初承襲唐開元之制,司馬光《書儀》則把婚齡定為男十六以上、女十四以上,朱熹《家禮》與此相同。明清時期,統治者規定:男十六以上、女十四以上可婚配嫁娶,“凡男年十六、女年十四以上,并聽婚娶”。指腹為婚在明代是被禁止的,《大明令·戶令》:“凡男女婚姻,各有其時,或有指腹割衫襟為親者,并行禁止。”
以上所言,隻是曆代官方的“法定”婚齡,古人實際的結婚年齡,又因地位、财富、風俗等因素的影響,或提早或推遲。《左傳·襄公九年》說:“國君十五而生子,冠而生子,禮也”,先秦時期貴族早婚是受地位的影響,而清朝民間早婚則又是受滿人習俗的影響。至于晚婚的原因,和現代社會差不多,要麼是工作、生活沒有穩定下來,居無定所,如白居易《贈友》詩說:“三十男有室,二十女有歸。近代多離亂,婚姻多過期”;要麼就是積蓄還不夠,沒房沒車,歐陽修《孫明複先生墓志銘》說:“先生年逾四十,家貧不娶”;要麼就是一直在讀書、考試:同學戀愛,你在上學讀書,同學結婚,你在上學讀書,同學生二胎了,你在上學讀書,同學都快離婚了,你還在上學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