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很早就想寫一篇關于鍋具的文章,因為家裡的鍋實在是有點多了,目前已經15個了,吧~前幾天看到張大媽的征稿,就立馬報名參加了。
家裡的這些鍋,有自己買的,也有裝修時買建材送的,還有張大媽的衆測産品。
對于如何購買鍋具也算是有點心得,在這裡就跟大家分享下。
我做什麼事都有點強迫症,喜歡給東西分類。就比如買鍋這事,我都喜歡把鍋先分類,我最早用的是不粘鍋,然後琺琅鍋、到後來的鐵鍋,直到現在又加了一個蒸鍋。
根據常見的烹饪方式,我們大緻可以分為炒、炸、蒸、炖等不同用途的鍋具。基于我的使用經曆,我就說說這些鍋都有哪些特點及注意事項。
1、鐵鍋
這是我超級喜歡用的鍋了。受熱快,各種中式菜随便來。有時候還能裝一下,來個颠勺啥的。除了做飯時好用外,還有一個我特别喜歡的地方就是:皮實。有時候不小心沾水生鏽了,沒事!鋼絲球一刷又變成新的了。打理起來真的一點不含糊、不矯情。
使用場景:日常使用
使用心得:
①鐵鍋需要開鍋和養鍋,剛買的時候一般都需要開鍋(開鍋教程一般網上也有,或者直接讓賣家幫你開鍋就可以了。)除了前期開鍋,還有後期養鍋。
很多人在使用後都不養鍋,造成鐵鍋越用越難用,炒菜糊鍋,這就是為什麼要養鍋。
養鍋也很簡單,在用鍋後,燒熱鍋然後用豬皮把鍋擦一遍,這樣就會在鐵鍋表面形成一層油膜,據說是在炒菜時可以隔開食物和鐵鍋,這樣會不就出現糊鍋的情況了。(具體養鍋的技巧,大家可以網上搜一下,而且很多賣家也會告訴你怎麼養鍋。)
我養鍋的時候,大概養了一個月,不過剛開始還有塊豬皮養鍋,後來偷懶直接用植物油擦拭的,效果也沒什麼差距。
②熱鍋冷油:有些用鐵鍋炒菜的朋友,經常遇到一炒菜就糊鍋要不然就油煙特别大的情況。其實這就是沒有掌握好下菜的時機,經常用鐵鍋的都知道一般炒菜都講究“熱鍋冷油”,就是在鍋體熱了後,再放油,然後再放菜,這樣就不會出現糊鍋的情況。
油煙大是因為沒有掌握好油的“煙點”,放好油後,别等油都快濺出來了放菜,這樣當然容易冒煙甚至起火。我最初都是用筷子提前放一點菜進去,看到菜在油裡冒泡就能放菜了,如果放進去沒動靜說明油溫還不夠。
③清洗技巧:鐵鍋清洗相對就省事多了,能應對各種清潔用品,鋼絲球、清潔海綿都可以,不挑。但是,清洗後一定要保證鐵鍋的幹燥(我一般用廚房紙擦一遍,或者竈上烤幹),不然還是會生鏽的。(生鏽不要擔心,不影響使用,直接用鋼絲球刷掉就可以。)
2、不粘鍋
目前有兩個不粘鍋,一個是三年前買的拉歌蒂尼不粘鍋,還有一個是前段時間衆測成功的京造不粘鍋。
我個人還是挺喜歡用不粘鍋的,有時候做個餅不粘鍋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鐵鍋受熱快,很難把握溫度容易糊了。不粘鍋就好多了,最起碼不用擔心粘鍋的情況。
使用場景:日常使用
使用心得:
①不粘鍋在前期使用時,要比鐵鍋省事,不需要養鍋。但是後期清理需要格外注意,不能用一些尖銳的清潔用品清理,否則會破壞不粘鍋圖層。
②不要用鐵鏟,不粘鍋要用矽膠鏟和木鏟這類“溫和”的鏟子,優先推薦木鏟。
③不粘鍋也有使用壽命,雖然說不粘鍋省事但是随着時間推移,不粘效果也會打折扣。比如我用的這個拉歌蒂尼不粘鍋現在在鍋體中間已經明顯看出與周邊塗層的差異了,有時候做菜多少會有點粘鍋,但是已經服役這麼多年,我已經很滿足了。
3、不鏽鋼鍋
不鏽鋼鍋算是個網紅鍋了,很多網紅達人都喜歡用這種鍋做背景。特别是在看國外美食劇時,經常能看到不鏽鋼鍋具的存在。
單純從顔值上來看,鐵鍋像是一個粗糙的“大漢”,而不鏽鋼鍋絕對算得上是個“美人”,但是漂亮不代表就一定好用。至少,我目前用的不鏽鋼鍋,局限性太大了。
使用場景:清淡類炒菜
使用心得:
①使用不鏽鋼炒鍋時,首先不适合長時間做菜,那金屬把手會燙的你沒有繼續做菜的欲望,你以為會像法式大廚那樣悠然自得的做菜,naive!
②中餐博大精深,動不動帶“顔色”的調料,要是用不鏽鋼鍋過的話,在清理的時候,真的很想哭:這鍋太特麼嬌貴了。
③不鏽鋼鍋沒用前,漂亮吧?都能當鏡子吧!用完後,你就會發現鍋底變色了吧,鍋内壁上有痕迹了吧。
④刷鍋的時候,這不鏽鋼鍋對水質還有要求的。北方水質都“硬”,每次刷完鍋後,都會看到鍋體上有水漬,也不好擦幹淨,後來一搜是因為水質原因。
4、麥飯石鍋
在此之前,隻是在影視劇中看過這鍋,當時的感覺就是:這鍋真漂亮的,像星空一樣。(說像頭皮屑的你走開!)當時種草了,後來耐不住内心那個占有它的心,最後入手了。
使用一段時間後,它已經替代我喜歡的鐵鍋,目前是家裡的主力鍋。
試了試無油煎蛋,效果還不錯沒有粘鍋。
使用場景:日常家用
使用心得:
①在之前的麥石鍋評測文章裡,詳細說了這種鍋的“特殊”之處。這種鍋用起來的感覺,打個比方就像加了潤滑油的不粘鍋。(額,好像不是很貼切)總之就是順滑,比不粘鍋更順滑,隻要控制好溫度,根本不用擔心會糊鍋。
②清洗超級省事,用水一沖,廚房紙擦拭一下就OK了。
5、鑄鐵琺琅鍋
鑄鐵琺琅鍋,如其名稱,其是在鑄鐵鍋具本體的内、外表面附着一層琺琅層,兼備鑄鐵鍋的實用和琺琅的美觀。适合各種日常炖。
鐵鍋和不粘鍋,适合短時做菜,但是長時間炖的話,你就需要一個導熱快、保溫好的鍋,選來選去最後就選了這款琺琅鍋。一來看中顔值,二來看中功能。
至于品牌的選擇,我沒買Le Creuset,貴!後來京東搞活動買了網易嚴選家的,沒覺得多難用。
使用場景:各種炖
使用心得:
①琺琅鍋也要開鍋的啊,說明書裡都說了,熱水沖洗一遍然後擦幹,在鍋内抹上一層食用油,然後用小火烘幹。等鍋涼了後,擦掉多餘的油就可以了。雖然麻煩點但是好在不用每次都去做。
②不能長時間空燒,也不能剛用完就直接用冷水沖洗,否則急速的溫度變化會造成琺琅層脫落,影響鍋具使用壽命。
③端鍋的時候一定要帶烘焙用的手套,把手很燙的。
6、蒸鍋
雙層,直徑30cm,家用基本無障礙。
有段時間學習面食,尤其是饅頭、包子這類,但是怎麼去蒸就遇到一個問題了。
畢竟蒸鍋用的頻率并不過,所以一直用雙立人的不鏽鋼鍋放上篦子蒸,但是保溫性太差,而且容易把水燒幹,(之前有一次忘了時間,鍋底都已經燒黑了。)所以決定要買個蒸鍋。
我實在是太喜歡這個蒸鍋了,再來個特寫鏡頭。
最後選了這款功能和顔值兼顧的蒸鍋。用下來也是超級好用,總共兩層,直徑30cm,絕大部分情況都夠用。
使用場景:各種蒸
使用心得:
①在用蒸鍋時要注意加水的深度,如果蒸的時間較長,就多加點水,不然會出現水被蒸幹了,幹燒鍋的情況,也不太安全。
②鋁制鍋具不能和強酸強堿(如某些清潔劑)接觸,使用時也要配合竹質、木質或矽膠鏟,避免鋼絲球等銳利物品破壞塗層或者氧化膜,而且劃一道也是挺難看的。
7、康甯鍋
如果推薦一款“兼具美貌與實用”與一身的鍋,我可能會推薦康甯鍋了。之前看一個網友用過,後來知道這種鍋叫康甯鍋(詳細介紹可以自己百度)。
不過有點搞不懂的是,我當時買來的時候,說明上備注鍋體是進口的,但是鍋蓋是國産的。搞不懂!
容量大小可以根據家裡人數和使用習慣去選,如果兩個人偶爾煮點東西,1.25L的夠用;如果人多煮的東西也多,那麼就買個大的。
最後提示下,這個有時候能撿到好價格,不急用可以等價格。
使用場景:各種煮
使用心得:
①不要擔心“玻璃”鍋會炸掉!不要擔心“玻璃”鍋會炸掉!不要擔心“玻璃”鍋會炸掉!我煮過半個多小時都沒有任何問題。
②移動的時候要帶手套,鍋體很熱。
8、砂鍋
每周末休息的時候,雷打不動的習慣就是騎車去菜市場逛,我也不知道為什麼這麼喜歡逛菜市場?這個砂鍋是在菜市場一個小攤上買的,20塊錢好像。
當時感覺挺漂亮的,想到回家可以炖個紅燒肉啥的,買吧!反正20塊錢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
使用場景:各種炖
使用心得:
①使用的時候,溫度要一點點升上來,不能上了就用大火,不然會出現“鍋裂”的情況。
②砂鍋也需要開鍋,具體的就不多說了,網上都有也不難。
9、搪瓷鍋(小奶鍋)
曾經有段時間特迷嚴選,其中就包括這個搪瓷小奶鍋。其實,我個人使用的頻率還是很高的,有時候一個人下班回家後煮個面,小奶鍋的優勢就出來了。當時買了湊單買了一黑一白,白色好看,但是容易髒,黑色更耐髒一點。
使用場景:非常适合單人煮
使用心得:
①不能空燒鍋,我之前試過,鍋底差點炸掉。
②建議買黑色,白色雖美,但是用的時間久了很容易髒。
10、其他目前在吃灰的鍋
說完以上正在服役的幾個鍋,然後說說購買失敗的案例。其實,買鍋這事就跟用單反一樣,單反裡的操控那麼多,真正常用的很少,下面幾個鍋就是使用場景太受限,所以基本買了就吃灰了。
大家可以作為一個反面教材。
煎鍋
買來就沒用過的鍋,我真想給自己一錘子。(不好意思,不是說您的羅老師。)我當時買鍋的時候,大概失去理智了吧。
除了煎牛排這類場景還能用到,實在想不出幹啥用了。還吃啥牛排!
網易嚴選不粘煎餅盤
同樣購買失敗的案例,買了就用過一次做銅鑼燒和香蕉吐司卷,以後就一直出于吃灰狀态。其實不粘鍋完全可以替代它的功能,所以不建議買。
使用場景:可麗餅/蛋餅/煎蛋/煎餃/牛排等煎制食品
WOLL不鏽鋼湯鍋
到現在我也不清楚當初為什麼要買這麼個“小”湯鍋,可能當時被它的美顔迷惑了。但是用起來并不是特别好用,這個标榜的是湯鍋,用的時間久了,兩邊的把手會很燙手,而且離近了能聞到塑料味。
目前也就是吃火鍋的時候,還拿出來用下,基本吃灰了。
選購技巧
說了一些鍋具的特點及使用技巧,然後就說說買鍋時一點心得。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沒有順手的廚具,做飯與其說享受,不如說更是一種折磨。
1、材質:
如果說圖省事,我建議優先考慮不粘鍋。現在的不粘鍋應對個90%的情況,應該沒問題。炒、炸、炖、甚至臨時客串下蒸也可以。
不粘鍋用的時候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後期清潔時,避免使用金屬清潔用品,防止對鍋體塗層的破壞。
當然,想練練手買個鐵鍋也不錯,就是需要掌握好火候、油溫。不鏽鋼鍋這類看你飲食習慣,否則不建議買。
2、口徑選擇
根據用餐人數确定鍋的口徑,家裡人少就買個小口徑的就可以,如果是一大家人,就要考慮大口徑的鍋了。
一般鍋具說明書裡都會注明适用人數。
總結以上都是個人一點買鍋心得,談不上經驗。簡單總結下就是:隻買對的,不買貴的。
也歡迎喜歡美食的小吃貨留言分享自己的買鍋經驗,如有不足,多謝指正。
就醬了~
↓↓↓ 閱讀更多内容 請點擊 了解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