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觀賞魚,過濾系統是必不可少的。
自然水域有完整的水體生态系統,它具備自淨的功能。水族箱養魚就是模拟自然水域,如果沒有過濾系統使水體流動循環起來,魚缸就是“一潭死水”,這樣是沒辦法養魚的。
魚的新陳代謝、投喂的餌料殘餘,這些都是水體污染源,如果不能淨化,水體很快就會惡化,生活在裡面的魚也很快就會死亡。
過濾方式大緻可以分為4種,分别是物理過濾、化學過濾、生物過濾和植物過濾。這四種方式構成一套完整的過濾系統,它能夠控制水體中的物理、化學、生物等多方面因子的平衡,維持整體的生态環境。
不過,并不是所有的水族箱的過濾系統都需要具備這4種方式。下面就來說一下這4種過濾方式。
(1)物理過濾物理過濾就是利用各種過濾材料(如生化過濾棉這種孔隙較密、透水性好的材料),将水中的懸浮物、較大的顆粒等雜質除去,以保持水體幹淨透明的過濾方法。
應該将過濾棉放在過濾系統的進水口,也就是過濾器的第一道防線,這樣才能第一時間截留大顆粒。在進水管上套一個絲襪,這樣也可以過濾掉比較大的顆粒雜質,記得要常清洗。
(2)化學過濾
化學過濾就是利用濾材将溶于水體中的有害物質(如硫化氫),以吸收法除去的過濾方法。
比較常見的有活性炭和沸石,它們可以吸收水體中的氨、硫化氫等物質。有一種叫蛋白棉的東西,也就是D301樹脂,可以有效的吸附魚缸水黃問題,也就是吸收色素。
對了,沸石不能用于海水中。而活性炭和D301樹脂這些也是治标不治本。
(3)生物過濾
生物過濾就是利用微生物制劑(如硝化細菌),将魚的排洩物、殘餘餌料等廢物所産生的氨氮分解氧化處理,使其轉化為毒性較低的亞硝酸鹽,然後繼續轉化為沒什麼毒性的硝酸鹽的過濾方法。
生物過濾是過濾系統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是治标治本的關鍵。當魚缸建立穩定的硝化-反硝化系統,魚缸小環境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夠達到生态平衡。
培養益生菌的濾材有細菌屋、生化球、陶瓷環等,其實這些就是起到一個增面的作用,生化過濾棉也可以培菌。硝化細菌等益生菌會附着生長在這些濾材上面,從而分解水體中的有害物質。
(4)植物過濾
植物過濾就是利用水生植物會吸收氨氮和硝酸鹽等物質的特點,将水體中的有害因子除去的方法。
水草或藻類植物都能夠吸收水中的氨氮、二氧化碳和硝酸鹽,這種過濾方式具有生物、化學的雙重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過濾器裡面可以沒有細菌屋、生化球、陶瓷環這些東西,但是一定不能沒有過濾棉。雖然這些都叫濾材,但是嚴格來說細菌屋等稱為增面物可能更合适。
過濾系統的 4 種過濾方式就介紹到這裡,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我是小羅,歡迎關注、評論、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