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圓話中秋#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我國古曆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稱謂“仲秋”,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征,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 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托深情,因此,祭月賞月、便成為節日的重要習俗。
祭月最初主要是由帝王貴族進行的。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禮記》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裡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我國各地至今遺存着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迹。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
後來,祭月的習俗也逐漸影響到民間。而拜月,則更接近大多數平民百姓的生活。無論男女老幼,在中秋節的晚上,都可以把自己的願望對着月神訴說,希望得到月神的保佑。人們說,中秋節的月亮最圓,比其他月份十五的月亮更圓、更明亮。天上月圓人間團圓的美好願望成為了中秋拜月的主題。
随着時代的發展,賞月更重于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每當中秋月亮升起,在露天設案,将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後,全家人圍桌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而如今,祭月拜月活動已被規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衆賞月遊樂活動所替代。
古時祭月有一套完整的儀式
首先,沐浴更衣,待月亮出現後,向着月亮的方向安放好祭桌,擺放好祭品,點燃紅燭,鋪設好席子。參祭者正坐于祭者席上。執事、贊禮就位。由祭月贊禮唱:“祭月”。主祭出位,到奠席前,跪于席上。由祭酒贊禮唱:“三上香”。執事遞上三支香,主祭在蠟燭上點燃,向月神鞠躬,再将香插于香爐中。如此三次。接着贊禮唱:“三祭酒”。執事斟滿酒爵,遞給主祭,主祭将酒灑在席前的地上,再将酒爵放到祭桌上,如此三次。執事遞上贊美月亮的祝文,主祭借月光與燭光,向月亮展開誦讀。誦讀後将祝文及月光紙放到席前小盆中焚燒。此時贊禮再唱:“拜月”,“拜-興-拜-興-平身”。主祭及參祭者一起向月神行“再拜”之禮(即拜兩次)。贊禮唱:“從獻”。主祭離開奠席,參祭者按照長幼之序依次到奠席前,跪,上香,默默祈禱心中所願,然後向月神行拜禮一次。直至所有女性參祭者拜完。贊禮再唱:“禮成”。至此,中秋祭月儀式完成。撤掉祭桌,在月下布設中秋家宴,大家一起賞月、宴飲。由主祭持切刀,将月餅按人口數均勻分切,每人一份。西瓜每人一瓣,水果自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