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實體經濟企業通過跨國并購,實現在技術和品牌等方面的協同效應,是個不錯的路徑。
全文1116字,閱讀約需2.5分鐘
▲甯波杭州灣新區的吉利汽車研發中心的前台。 圖/新華社
2月24日,吉利集團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已通過旗下海外企業主體收購奔馳母公司——戴姆勒股份公司9.69%具有表決權的股份。這一持股比例意味着吉利成了戴姆勒集團最大的股東。該消息引發廣泛關注。
這是吉利成功收購著名汽車品牌沃爾沃、寶騰之後,又一個重大企業并購行為。而這起廣受矚目的并購,也被視作中國企業跨國并購的一個突出案例。
吉利近年來在國際資本市場大動作頻繁,從收購沃爾沃、寶騰、戴姆勒等并購案來看,都是立足于自身發展規劃,對标國際頂級汽車品牌、世界級汽車經營管理團隊,瞄準汽車發展核心技術,并實現了吉利汽車的連續“跳級”。
▲德國斯圖加特,戴勒姆公司旗下奔馳汽車工廠。圖/視覺中國
這對中國企業尤其是實體經濟企業跨國并購行為,提供了一個頗具價值的示範樣闆。
我國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從微觀企業層面來看,通過規模化等實現了企業的高速發展,出現了吉利等規模較大的企業。我國很多企業并不缺資本、市場規模,但在品牌、服務、企業經營管理、核心技術等方面還是與國際上的企業巨頭存在不小差距。
▲甯波杭州灣新區的吉利汽車研發中心展出的一款新能源汽車。圖/新華社
企業并購理論認為,企業産生并購行為最基本的動機就是尋求企業的發展。尋求擴張的企業面臨着内部擴張和通過并購發展兩種選擇。内部擴張可能是一個緩慢而不确定的過程,通過并購發展則要迅速得多。
但站在一個更為宏大的時代背景,來看待我國企業跨國并購行為,其動機顯然不是單純為了實現快速的規模化擴大,而是到了品牌、服務客戶的能力、企業經營管理、核心技術“跳級”的關鍵階段。
按照現代企業并購理論,并購最常見的動機就是——協同效應,并購交易的支持者通常會以達成某種協同效應作為支付特定并購價格的理由。吉利在收購沃爾沃後充分享受到了這種協同效應的紅利。
這也是一種啟示:中國實體經濟企業通過跨國并購,實現在技術和品牌等方面的協同效應,這無疑是個不錯的路徑。
值得關注的是,對于這筆90億美元資金的來源,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表示,收購資金是吉利海外公司通過海外資本市場安排,實現收購資金自我平衡。他強調,吉利此次入股資金沒有使用中國境内資金。
這告訴我們,現代實體經濟所處的環境早已經不是“汽車不就是‘沙發 四個輪子’”的時代了,企業發展離不開金融思維,跨國并購必然離不開國内、國際資本市場的金融工具助力,這恐怕是吉利為我國實體經濟企業留下的另一重啟示。
企業強則中國強,對中國實體經濟來說,最關鍵的,是實現其高質量發展,而非規模化增長。鑒于此,這樣下着一盤“協同效應”大棋的跨國并購,顯然有其可資參照之處。
文/盤和林 編輯 思凝
值班編輯:一鳴 李二号
(更多新聞,請關注新京報微信公号:bjnews_xjb)
本文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歡迎朋友圈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