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部】先寫左長豎,再寫橫折,最後封口寫橫,字形方正,框廓較大。
“固”字的“口”字框由于左右豎用筆粗重,使得整個字看起來是一個方正的字,我們借助回米格可以發現這個是一個豎長字形。左上粗下略細,起筆角度和收筆角度相近,但起筆較方收筆宜圓,以側縫書之,要加大與紙面的摩擦力,用筆意濃和幹一下,以腕力禦筆,其力度和氣勢自生。需要注意的是起筆宜低不宜高。橫折豎畫,起筆較高,位置在回米格的外側落筆後先平後上運筆。橫畫寫到适宜位置先駐鋒作輕頓,在調鋒向右上鋪毫,以側筆勢挫鋒向斜,側鋒向先運筆。止收筆處先輕頓,頓出收筆位置的圓角,然後重新調鋒向上出鋒。第一豎的的起筆和橫折豎的起筆出留有氣道,以免字框内部過于于閉塞沉悶。
中部“古”字偏左,橫的起筆,和“口”部第一豎與左豎粘連,中豎與上橫粘連。“古”的第一橫不宜向右延伸,宜短不宜長,為右部留出空隙。“口”部的橫折豎和最後一筆橫用筆宜圓,要一氣書寫完成。
【巾部】承上筆勢寫豎點,回鋒啟下寫橫鈎,最後寫下尖豎。
“帶”點畫較多,且相近筆畫也多,但王羲之處理巧妙,每一形似點畫筆筆見異,又和諧生動。
上部“卅”部三豎從起筆到收筆和中段的曲直,點畫的開合均不同。我們可以将其看做兩組,第一組兩個豎中見空間大,第二組空間小,而且兩組間的距離也較近。整體上左低右高。
寶蓋部分左豎外弓,收筆戛然而止,橫鈎的橫畫部分細而上弓。出鈎部分向下側縫行筆,然後再挫鋒向左出鋒,出鈎方向向左。“巾”部的左豎與寶蓋的左豎點在用筆略基本一緻。橫折豎鈎的橫畫部分起筆輕中段粗收筆細,折肩要圓,豎部分右弧線,由細漸粗,收筆前先向左挫鋒頓筆然後再略提筆向左上出鋒。豎作懸針豎,起筆方頭,落筆後先下後上挫鋒在向右運筆,短而促向右平鋪毫,再挫鋒向下運筆。用筆略帶側鋒意,故收筆出鋒出才能自然而然向左出鋒,不是絕對如懸針狀。
“帶”字是一個對稱結構力學字,王羲之仍然把它處理成不對稱的字形。但整體上看,字内疏密對比較小,回米格内點畫布置基本均勻。
這個“帶”寫的非常美而且點畫元素豐富,同時也意味着用筆技法豐富,中鋒側縫、提按、頓挫等技法都有表現。
,